有同情心的孩子

  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会提醒孩子们,如果对别人遭受的不公置之不理,难保同样的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现代化技术(尤其是互联网)让人际沟通更加便捷,但高科技设备并不能代替真实世界的联络。人类需要互相联络和理解,而互联网是无法保证其有效性的。联络和理解的有效性是由同情心和同理心所决定的。

  英语中的“同理心”和“同情心”这两个词起源于拉丁文和希腊文,原意是“一同受苦”。同理心的意思是用他人的眼光看事物,认同他人的想法,理解他人的感受及行动背后的原因。具备同情心则使你能够帮助别人感觉好些,因为你明白他正在遭受不幸。这些建立成功关系所必需的品质是孩子们在家学到的。比同情心试图分享他人的感受更进一步,同理心让孩子试着理解他人。

  不论孩子们接受多好的教育或多么精通电脑,他们成年后成功与否都不取决于这些技能。幸福感来自于充满爱的关心。在我们所在的社会培养一名富有同情心的孩子是困难的,因为这个社会十分看重利己主义,鼓励人们无限索求,而不考虑他人感受。这种“以我为先”的想法对哪怕最简单的人际交往都会产生影响。在儿科诊所里,一位母亲告诉我们,她7岁的女儿在接电话前会先看看来电显示屏。“是莫莉告诉我可以这样来防止接到不想接的朋友来电。”妈妈对女儿对待他人态度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在一个缺少联系的世界中培养亲密关系是一个挑战,尤其父母每天的时间都被小孩、工作、琐事和责任填满。尽管我们努力想要成为富有同情心的成年人,但我们常常无法做到如自我期待中那般富有同理心,就连对待自己的家人也是如此。然而,养育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小孩仍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冷漠的世界更需要关心他人的人,同时也是为孩子们着想。曾有人说,向生活索取能使我们活着,但给予则让我们拥有完整的人生。

  父母们可能想知道怎样才能将“同理心”和“同情心”这两种品质灌输给孩子们。尽管孩子们有时表现出深切的爱心,但也有可能做出令人惊讶的自私举动。这种现象源于自我中心的心理,是孩子在发展自我意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父母们能做些什么,才能把孩子们塑造成富有同情心的人,让他们相信给予有时比索取更重要呢?

  我们为人父母的经验,以及有关儿童成长的调查研究都表明,父母是传授核心价值观的第一任、也是最重要的老师,他们在孩子的早期生活中就打下了基础。

  看看下面这位母亲讲述的故事:

  在聚会中我的小女儿绊倒了,额头撞到了人行道上的石头。她的前额开始流血,她特别害怕,哭了起来。我把她抱到野餐桌旁,搂着她、照料着她,这是我当时唯一能想到的安慰方式。

  别的孩子停下了手头的事情,聚在她身边。我被孩子们对这个情况的不同反应迷住了。有些凑近来抚摸她的头,握着她的手,注视着她,脸上流露出担心和同情的神色。有几个孩子走开去找药膏和绷带。

  还有少数几个孩子站在她旁边,脸上没有任何表情,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几乎是互相推挤着靠前看她前额上的血迹,做出诸如“咦”和“恶心”之类的评论。

  什么原因使这个聚会上的孩子们对同一个情况的反应差异如此巨大?先前的何种经历对他们的回应造成了影响?而那些做出关心表示的孩子们是否从他们父母那里学到了类似的行为?很可能是这样。那么只是站在一旁呆看着的孩子们呢?是什么让他们不能表现出更多的同理心?他们的教育缺失了什么,或者说他们缺少什么样的情感资源?

  在本章中,我们将分享养育富有同理心和同情心的孩子父母的经验。要实现这一任务,并无任何秘诀,只有凭借努力来帮助孩子们理解他人,并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本文由北京阳光博客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授权摘自《西尔斯亲密育儿练习手册》

文章关键词: 家庭教育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