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前不久告诉我,一天吃晚饭时,他说起邻居孩子的一件“壮举--因为考试时心情不好,虽然试题全会做,但还是一题未答交了白卷。而且,这孩子与考试过不去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上学期他就因为不喜欢地理,而放弃了这一科的考试。朋友刚上初一的儿子闻听,张大嘴想了半天说:现在的教育的确有问题,可他用得着这样吗?
这个12岁的孩子说,别管你对现在的教育有多少意见,对这一科有多不喜欢,你也不能自己交白卷!书上早说了,一个人应该有许多能耐。郑板桥是大画家,但他同时还是进士。当年会画画,爱画画的人很多,可只有郑板桥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50岁后又当了县令。所以,他的画比别人的更有品位,更有名,也更值钱。你有自己的爱好、自己的想法没错,但如果你放弃考试,那你前边的努力岂不都白费了?你拿不到大学文凭这个敲门砖,你的理想和特长也没有多少机会去施展了。
好一番宏论!这“黄口小儿”的几句话让我目瞪口呆。到底是什么样的经历,能让一个12岁的孩子对今天的教育有如此深刻的认识?现在的城市生活,过得最辛苦的当首推学生。每天起得最早的是他们,清晨6点便有学生背着沉重的书包奔波在上学的路上;忙碌时间最长的是学生,从早上7点到校,到下午5点以后离校,他们在学校至少要学习10个小时,一天有时要上10节课;而睡觉最晚的也几乎是他们,晚上回家大堆的作业有时要做到夜里十一二点。没有时间看“闲”书,没有时间听音乐,没有时间运动,更没有时间到郊外玩耍。即便这样学,老师每天常说的仍旧是:照你们现在这样松松垮垮,还想考上好学校?
我们一直在努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实施素质教育。但是至今,很多学校初中生的书包一个成人也难以很轻松地拎起来。朋友的孩子每周最高兴的事就是星期二下午的厨艺课。这些在家连碗都不洗的孩子,在厨艺课上跟老师学削土豆皮,学片肉、切丝,学配料调味和掂勺,学洗碗刷锅擦灶台。孩子这样转述他们校长的话:我们一二年级就是要开展素质教育,学厨艺,学无线电技术,有什么本事你都可以施展。初三的时候,我们再搞应试教育,咱们把大家的成绩抓上去,考上好高中。
我终于可以理解朋友的孩子何以会有那样的高论了。哪位老师不想让自己的学生既全面发展,又学有所长呀!那位校长已经尽其所能地在保持孩子们对生活的兴趣了。但是,那位校长肯定无法摆脱一考定终生的终极轨道。在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靠考试选拔人才、靠学历寻找饭碗、靠职称证明水平的今天,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只有学会等待,学会适应,学会宽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