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咨询经常听到,‘我这次的考试成绩不好,我妈妈(爸爸)要对我如何、如何……我应当怎么办?或者我要如何、如何…..’的咨询电话。当我们进一步问他的具体学习成绩时,发现他的成绩并不十分的低,而有些成绩还是很不错的,可是我们的家长就不接受,结果逼的他们的孩子不知怎么办才好,极个别孩子因此采取极端的行为。这些出现在孩子身上的问题,使我们在咨询过程中很不好办。我们即不能批评孩子,也不能在他们的面前过度的批评他们的父母。如果我们告诉他们说“这是你们父母的问题,你们应如何、如何……”这岂不是太难为了这些十来岁的孩子。况且这也不是孩子应该解决的问题。
孩子的心灵不是一张简简单单的“白纸”
以上出现在孩子身上的父母问题。其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教育宣传的误导。我们常常在某些文章上或者在某些学校的家长会上,看到或者听到“孩子的心灵就象一张“白纸”,我们(你们)往上画什么,他们将来就是什么,等等”的教育宣传。其实,我们稍微有一点心理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孩子的心灵并不是一张简简单单的“白纸”。这张“白纸”要受到遗传、早期生活环境、物质营养等等的影响,而成了带有不同质地、不同底色的“白纸”。这些有着不同质地、不同底色的“白纸”,它不可能允许我们往上画什么,它将来就出现什么效果。
个人努力+教育可能成功,个人努力+教育成功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消息或新闻,某某“我的成功是我个人的努力+社会教育的结果”。这是经过多少人实践检验过的真理。但是,在我们现实社会中,人们常常只是按简单的数学逻辑关系,进行逆向推理,把等式倒过来(个人努力+教育=成功),在孩子身上实践,结果就出现了一开始的问题。
往你的那张“白纸”画什么,只是我们或家长的愿望,它可能出现我们期望的效果,也可能离我们的期望值相差甚远。现在我们最大的问题是我们许多人和家长都不同程度的否认这一点,而误认为只要我们努力的教育他们,再加上他们自己的努力就能实现我们的愿望(努力+教育=成功)。在这种数学逻辑的影响下,当孩子的成绩不符合我们的期望值时,我们往往首先排除的是教育问题,而把“失败”归因于孩子的学习不够努力,而对孩子实施各种压力。
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张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