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亲子中心 > 强生婴儿教育中心 > 婴幼儿 > 问题与处理

 孩子爱“攻击”家长巧应对
 2003年5月28日 13:47 《为了孩子》

  孩子有打人、骂人之类的攻击行为,急的是家长。不过,在着急上火之前,我劝您先认清——

  孩子攻击为哪般?

  孩子的攻击行为可分为两种:工具性的攻击和含有敌意的攻击。

  工具性的攻击仅仅是为了达到一个目标,例如为了得到别人的玩具;含有敌意的攻击则以损害他人为目的。3~7岁孩子的攻击行为都不含敌意,属于工具性的攻击。

  常用对策有偏颇

  矫正孩子的攻击行为,家长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惩罚。

  这种权威式的高压政策,常常会使不善于思考的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因而故意犯规、违拗父母。

  另一种方法是暂时转移注意力。例如:看见孩子在外面打架,便用哄骗的办法把他拉到屋内看电视。但是,由于孩子的攻击性行为随时都可能因为各种事情而“反复发作”,所以,这种方法只能收效一时,并不是一种控制、减少孩子攻击行为的好办法。

  “第三类妙计”——扩散思维

  矫正孩子的攻击行为,家长不妨采用一种扩散思维的方法。

  扩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求异思维,它能帮助儿童开阔思路,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争执白热化的时候,能为攻击型的孩子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避免攻击行为。

  扩散思维应用实例

  比如,当小明因为抢不到皮球而推倒小阳时,家长就可用扩散思维法帮助孩子思考:

  “推倒小阳是得到皮球的一个办法,但是,有没有不推人就能得到球的办法呢?好好想想,你会有办法的!”

  小明可能会有以下几种回答:

  “叫妈妈买一只皮球给我。”

  “到有皮球的亲戚家玩。”

  “我们比谁跑得快,谁快谁先玩球”。

  “我们可以一起玩皮球。”

  “我拍球,他在旁边数数。”

  ……

  家长利用孩子提供的答案,一方面锻炼了孩子的思维;另一方面,也让孩子知道:解决争端并不是只有“攻击”一种方法。要知道:幼儿之所以会用攻击行为对付别人,常常是因为没有开动思维机器;而用扩散思维法训练孩子,就能让他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认识问题,思路一旦打开,就能轻而易举地走出攻击行为的死胡同。

  家长备忘

  在帮助孩子运用扩散思维时,家长须注意以下三点:

  一、要持续不断地推动孩子去思考,你可以这样说:“不错,你提出了一种好办法,再想想看,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二、孩子很可能说出一些不切实际的答案,这时家长不要着急,更不要轻易否定。因为否定会使孩子不敢再去想更多的办法。只有家长的不断鼓励,才能使孩子愉快地找到答案,当有趣的答案越来越多时,孩子也会兴奋不已。

  三、在出现了大量答案后,家长要帮助孩子分析比较,让他找出既有助于合作、又切实可行的方案。这时,家长要表扬孩子:“你找到了一个了不起的好办法!”最后,要让孩子自己去试试看,让他亲自看到“聪明思考”的成果,体会到不攻击也能解决问题的欣喜。

  ●林明崖



    关键字:打架  争执  攻击行为  霸道  任性  打人  骂人  家教指导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争执新闻
  

 评论 | 论坛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育儿知识搜索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26-5130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