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关灯,很黑呀!”兰心才把灯关上,儿子张望就哭了起来。近来,兰心发现,已经两岁半的儿子似乎特别怕黑,睡觉时死活不给熄灯,有时半夜醒来发现灯关了就哭。“我们家张望以前不是这样的,半年前就可以自己睡觉了。现在不但怕黑,还一定要跟妈妈在一起才肯睡觉,不知道究竟哪里出了问题。”兰心担忧地说道。
兰心的心情是许多幼儿的家长都深有体会的。例如,本来早就已经可以自己吃饭的孩子,突然之间非要抱着奶瓶不放或要爸妈喂才肯吃饭;早已又会唱又会跳的幼儿突然说起话来像才开始学说话时那样说“吃肉肉”、“喝水水”,或者干脆嗯嗯啊啊地不肯说一句完整的话。这种“退步”的表现当然让爸妈们着急。
不要逼我长大
作为家长,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加聪明些、活泼些、大胆些,因此在孩子才牙牙学语的时候,就教他们背唐诗宋词;孩子刚刚断奶,就希望他马上学会控制大小便;许多孩子连幼儿园的大门都还没进去过,就已经上过各种智力开发班了。然而,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也许忽略了,当幼儿的身体、智力或情感发展在面临新的挑战和飞跃时,尤其是在面对超出他们年龄承受能力的要求时,他们很需要在其他方面得到安抚,因此就会出现一种看似“退步”的表现,借此来帮助他们做出适当的调整,适应新的要求和发展。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个已经能够走路的幼儿突然像九个月大时那样在地上爬时,完全是正常现象。而当我们试图告诉一个已经上学前班的孩子他已经是大孩子了,要懂规矩,要学会照顾叔叔阿姨家的小弟弟、小妹妹时,孩子却突然变得像一两岁时那样不懂事,孩子显然是在用他的行为告诉父母:不要逼我做小大人!
给孩子舒缓冲突的空间
许多爸妈可能会说,现代社会的竞争如此激烈,不严格要求和尽早培养孩子各种技能和能力,将来怎么生存下去?的确,我们的社会和文化都告诉我们,要出人头地就要稳重不依赖人、具备真才实学,否则就是没有出息的表现。然而,揠苗助长的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家长的责难会使孩子的情绪变得焦虑而不安。
当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表达方式或身体活动能力出现“倒退”现象,“变得越来越小了”的时候,家长首先应当意识到这是孩子身心发展从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时所需的一种必然的心理调整和适应的过程,另一方面,爸妈也应审慎思考一下自己对孩子的期待是否过高,是否超出孩子目前的承受能力。
要缓解孩子这种试图回到“小的时候”、“变得越来越不懂事”的情绪和表现,爸妈与其批评和指责孩子,说他越来越不像样,倒不如适当地纵容一下,允许孩子有一点点的“小娃娃”表现。例如,假如幼儿坚持要用奶瓶喝奶,那么就允许他每天可以有一次像婴儿一样抱着奶瓶把奶喝完的机会。有时候,我们也可以让一个已经三岁还撒娇要妈妈抱的孩子坐在自己的怀里,轻轻地摇他、摸他的背,像哄婴儿入睡一样,满足他情感上希望受到父母宠爱的需要。毕竟,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爱护,感到被重视和珍惜,何况是一个三岁的孩子。父母放松心情适当地给成长中的孩子以“变小”的机会,让孩子心理上的压力和冲突得到舒缓,待孩子适应了成长过程中的新阶段的时候,自然就会愿意长大,变成一个独立、自信的小大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