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到最好没关系,只要你是你自己.
宝宝:美丽(Amelia) 5岁
妈妈:谈雪晶 中国Folli Follie公司中国区总裁
父亲:Alexander Rocos 希腊
五年前,谈雪晶在北京协和医院生下女儿。谈雪晶相信中国人“坐月子”的方式。可外国婆婆说:“呀,我们这里生宝宝,两个星期就可以光脚穿鞋上街走,我生几个孩子也没出什么问题。”不过,先生很理解她。先生也是混血儿,父亲是希腊人,母亲是英国人,在美国长到十几岁,又在英国很多年。他很理解中国文化,认为“坐月子”未尝不可。
女儿的名字,完全依欧洲的习俗,是家族里传下来的名字,与祖母一致:AMELIA。中文名字,由谐音而来——“美丽”。
为了女儿,谈雪晶做了三年的全职妈妈。“国外宝宝生下来,就放在另外一个房间。我不能够,每晚要自己照顾女儿,坚持母乳喂养到六个月。保姆从不需要照顾孩子,对女儿的教育我是亲力亲为。先生曾警告,中国人太宠爱孩子。但女儿一哭,他就奔过去,其实他更宠……”
小美丽名副其实,走在外面,经常有人赞她美丽。
对女儿的教育方式上,谈雪晶和丈夫比较一致,倒是和自己的父母有分歧。外公外婆觉得不让美丽从小背唐诗之类,很遗憾。可谈雪晶认为,要让女儿多出去玩,让她自己去体验生活,才能更多理解书本知识。“读万卷书”固然好,但一定要“行万里路”。美丽很小的时候,走在街上,谈雪晶会很细心地告诉女儿很多细节:“看,绿灯亮了。这时我们可以过马路,而红灯的时候,不行。”她不希望女儿在玩具城得知交通规则。她去任何地方,都尽可能带上女儿。6个月起,小美丽就跟着爸爸妈妈飞来飞去了。她会记得很多度假时的事情,海滩,小螃蟹,她对于大自然已有强烈的感受:在新加坡野生动物园,一看到小鹿,她一边兴奋地尖叫着,一边把她从书本上、电视里看到的关于这类动物的常识滔滔不绝地讲出来。谈雪晶,喜欢用这样的方式教授女儿。
美丽3岁起开始学习钢琴,外公外婆认为“棍棒下出状元”,要在练习上对美丽严厉。这更让谈雪晶体会到中西教育文化的不同:她还记得小时候写错一个字,会被打手心;而先生,虽然读书成绩一直A,但在上学前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他是“玩”大的。他经常会说:“美丽已经很了不得了!还没有上学已经学了很多,不要再多要求她了。”谈雪晶还很担心如果要求太严格,美丽会有逆反心理,“女儿3岁时做不到的事情,也许5岁时很容易就做到了。但她3岁时的乐趣却一去不复返了。”谈雪晶认为,中国教育有一点很不好,非常刺激孩子的虚荣心。很多时候,孩子要做到表现好,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如果小孩子达不到要求时,自信心就会受到打击。
身处国内环境,小美丽也会在意自己在集体中的表现,如果一首曲子没弹好,一首歌没唱好,她就会有心理压力,觉得不开心。于是爸爸告诉她:“要承认自己,接受你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就OK!”
谈雪晶说:“国外的教育总是一直在鼓励你,只要你能做到1,你就已经很好了,更不要说做到2和3……可在中国,一堂课,可能是要求孩子必须做到5。”外公外婆觉得需要让美丽多做功课,而有时,美丽不开心,会哭着要求不去上学。于是谈雪晶送女儿到国际双语学校,告诉她“你做不到最好,没关系。只要你是不同的,是你自己。”
谈雪晶会宠爱美丽,但不许女儿乱来,要求女儿有礼貌,有教养,很多时候,以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她。美丽知道,家里要保持整洁,在饭厅,她会自己在脚下铺好垫子,不让食物掉在地毯上。
谈雪晶把自己的工作重点放在中国,女儿也会在国内读书,但她也有些担心小美丽被中国的教育同化,她希望女儿始终有不一样的东西。
谈雪晶并不要求女儿长大后一定要读牛津大学,去牛津大学看朋友时,她却会带着美丽去感受这种学院的气氛。“让女儿见多识广最重要。要她热爱生活,让她知道亲人都爱她。用亲情,用传统的价值观、道德观,把中国的根种在女儿心中。”这就是谈雪晶对女儿和自己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