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个选择生活的权利与国情是无关的
雪瑞妈,你问我是否愿意扔下我在美国的一切回国去当那临界数量的一部份,我一点也不惭愧地告诉你,我不愿意。我是一个不崇拜英雄也不准备当英雄的人,或者可以说我是一个很个人主义的人。这世界上对我最重要的是我自己和我的家人,我首先要为这些人着想,如果有余力我才会去帮助别人。我也一直认为这世界上如果人人都能把自己和家人照顾好,如果人人都能把自己的那份工作做好,我们也就不需要英雄了。
另外,我觉得你和幸福妈咪都理解错了我的意思。我不是希望坛子里的父母们都去当先驱,去组织委员会反对应试教育。我也不是希望所有父母都不许孩子顺从社会上的主流价值观。我希望的,是父母们不要规划自己孩子的前程。我们应该教给孩子的是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学习能力、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能力。我们也可以给孩子讲中国的国情,讲应试教育的利与弊。也许你的孩子会觉得在中国这种国情之下,不喜欢穿红舞鞋也得穿;也许你的孩子会选择不顺从国情。就算他选择了应试教育,比起由他的父母替他选择,仍然是个进步。在我们允许我们的孩子思考和选择的同时,我们就是在改变国情。你问我是否愿意回国去为我们的下一代争取更广的生存空间,你如果能让你的孩子自己选择是否顺应应试教育,你就已经给了他更广阔的空间。
最后再说一句题外话,我在美国还是在中国,不应是讨论的内容。我知道国内有些人觉得在国外的人没有资格评论国内的事。我不这样看。一句话是对就是对,是错就是错,跟这句话是谁说的无关。
钟豆豆妈,应试教育之下很难有学习乐趣的
我的中学时代过得很有乐趣。有个原因是我比较放得开,在不喜欢的科目上没有花太大精力。我以前只喜欢数学、物理和生物,其他科目都是大概应付,政治、历史什么的,都是大概背背就算了。每次考试之后如果我没拿第一,通常都是因为政治之类要背的科目我考得比第一名差,所以我一点不难受。再加上我上的中学水平很高,老师们就算讲政治和历史都还讲得比较生动有趣,而且从来没有老师对我说:你应该多背政治争取考第一。但现在这样也许不大行得通了。现在分数那么重要,连考研都马上要变成高考那种阵势了,特别是在几分决定有没有大学上,或是上重点还是非重点的时候,很难放得开。记得张教授说,他儿子学习在班上中等,但花大量时间读书和思考,初中的时候读哲学史等等,我想他的儿子肯定是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的。但如果乐趣是要用分数来换的,现在有多少父母能允许孩子这样做呢?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如果他从小就被灌输了分数就是一切的概念,如果他从小除了分数之外就根本没体验过为学习而学习的乐趣,你就算允许他选择,恐怕他除了分数之外也是别无选择。
我上中学的时候还有很幸运的一点,就是我的同学里有一部分很有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我们当时真是一起在探索世界探索生活,我们常互相推荐好书,读了之后交流感想,一起讨论人文、科学的各种问题。因为他们的存在,学校变得更有意思了。现在不知道有多少学校、多少班级还能有这种气氛。
当了妈妈之后
昨天很难得地全家一起去买菜。妈妈正推着购物车挑东西,忽然听见爸爸在远处对娃娃说:"娃娃,把姜给妈妈送去"。一抬头,就见娃娃两手捧着块姜,颠儿颠儿地来了。旁边的顾客都说"这小孩真乖",妈妈接过姜又亲娃娃又抱娃娃,于是娃娃越发得了意,扭身又找爸爸要东西,香油、菠菜、粉丝之类一趟趟都给妈妈送了来。才一岁三个月的娃娃,能帮爸爸妈妈干活了。惊喜感动之余,也大惊:我成为妈妈,已经一年三个月了!
我是在认真想了好几年,确信自己心理上完全作好了准备之后才要的孩子。但是孩子出生之后我才发现,我的"准备"完全不够用,做母亲的感觉是只有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才能体验到的。
首先孩子带给我的快乐与爱一个人的感觉是娃娃出生之前我没有料到的。他现在还小,没有很多故事可以拿来讲给网友,但在妈妈眼里,孩子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是了不起的。至于爱别人,对于孩子的爱跟对于其他人的爱真是太不同了。我自己,好象是孩子出生之后才意识到原来爱一个人胜过爱自己是如此容易。以前听到一些父母为了孩子而牺牲自己的故事,比如国内某旅游点索道断裂缆车下落,一对夫妻在缆车落地之前把自己孩子高高举起,大人死了孩子活了下来;比如国外一对探险家夫妻带着一岁的孩子在沙漠里迷了路,水喝完了之后夫妻两人割破血管让孩子喝自己的血。丈夫与妻子相继死去,孩子是最后死的。这些故事以前听的时候只是感动,而现在想起来,觉得如果我处在那种境地,让我牺牲自己来救孩子我是想都不想就会做的。就如壮咪妈刚刚说的,为了孩子的幸福妈妈愿意付出一切。生命的成长和延续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原始且朴素,对于人的思想的改变和同时给予人的快乐,也不是其他任何东西可以代替的。
但是由爱而来的是为人父母的责任,这种责任有多重大,也是我在当了妈妈之前没有想到的。每个做妈妈的都想把这世界上最好的东西给自己孩子,每个妈妈又都会因为自己力不从心而难过。而且,我认为是最好的,到底是不是最好的呢?有了孩子以后,一直很自信的我,开始常常怀疑自己的选择。别看我整天在这里高谈阔论,其实我心里虚得很。当妈妈之后的这一年多,理智与感情、一种价值观与另一种价值观不知交战过多少次----
比如说我家娃娃,刚开始从一个糊里糊涂的小肉团变成一个有自己爱好和个性的人现在吃饭的时候我把各种菜放一个盘里让他看,他想吃哪个就指哪个(他不喜欢却又因为营养原因非吃不可的,我藏到米饭底下喂给他)。喜欢让妈妈给搭积木、弹琴,不要爸爸,想扔皮球或者想下楼"骑"小车了,找爸爸不找妈妈。要听哪个故事了,自己把书找出来拿给妈妈。挺有幽默感,有时候冲我叫爸爸,我一说"咦,我是妈妈",他就"哈哈"笑;有时候玩着玩着忽然在地上捡个东西小手捏着拿给妈妈,妈妈伸手一接,什么都没有啊,他又"哈哈"笑。可是还没等我高兴,他就学会了要什么玩具没要着就往地下一躺打滚,跟小朋友玩的时候把别人的玩具都抢过来自己抱着(娃娃虽然个子小,但因为目标明确,总是一下就能把玩具从大孩子手里抢下来),拿着蜡笔不在纸上画非要往沙发上画,去游乐场玩喜欢的游戏一遍一遍没够,强行带离现场他就给你哭得没完没了。我当然知道从小要教娃娃懂事,但其实心里很酸地想,将来他大了,有很多人生的责任要负,很多规矩要守,无忧无虑的日子很短,真想就让他随心所欲算了。惩罚娃娃的时候我比娃娃还难受。
再比如说我从来认为人生很短,一定要抓紧时间做自己最喜欢的事。但我虽然做科研很起劲,我所在的学校却不巧处在一高科技园区,物价奇贵,满街电脑公司,满街二、三十岁的百万富翁(当然现在经济衰退公司倒了一大批),学校里从教授到学生耐不住诱惑纷纷弃学问而去,尤其是那些要养家活儿的人----搞基础研究的人在美国也是很清贫的。有了娃娃之后,看到别人住独立洋房,孩子在自家草地上玩滑梯荡秋千,我的娃娃住租来的房子,到街心公园去荡秋千。有钱人家请保姆,我的娃娃四个月就送了托儿所(这还不算最差。美国法定带薪产假六周,谁家没老人帮忙,孩子六周就得送托儿所)。再想到美国公立学校之差,私立学校学费之高,不知想过多少次:到底是我自己的兴趣重要,还是给儿子(以及他的弟弟妹妹)一个舒适的生活重要。几年来一直跟丈夫谈是留在美国还是回国,以前只谈哪里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而现在就还要想,在哪里能给娃娃一个好前程。
再比如说,我一直觉得世界上有意思的值得学的事太多,以前如果不是在实验室,也是读书和出去逛博物馆,总得学点什么。而且很敬业,实验有问题就晚上睡不着觉地琢磨。看见谁一下班就奔孩子,不看书不看报,满足于过小日子,总是很不屑。现在才发现我也不能免俗,每天最快乐的时光还真是跟娃娃一起的时光,做了一顿好饭菜看着娃娃和他爸狼吞虎咽还真是比我实验出结果更让人高兴。我想我不会放弃事业,不会放弃自己的爱好,但要我象有些女学者那样整天钻实验室,每天孩子睡觉了才回家(学校里有个博士研究生,孩子生下来两个星期送了托儿所,自己回实验室赶论文去了),我是永远做不到了。想起以前的自己,倒不觉得自己错,毕竟人生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侧重。但我总算学会了不要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别人。
当妈妈一年有余,觉得自己变化很大,很多事不再肯定,多了些疑惑;多了些责任,自己的生命陡然添了意义。将来,随着孩子的成长,还会有很多新问题要想,还会有新的变化,真的如张教授所说,父母与孩子是一起成长的。我只希望这些努力与思考换来的是更充实的人生。我的生命因我的孩子而更美丽,我也希望我的孩子能以我为自豪。
张仲华评:有了如此深刻的感受,就一定能做一个好妈妈!
如果每一个做妈妈和做爸爸的,都有如此深刻的感受,感受到我们的孩子给予我们巨大的幸福,使我们能更快的成长和成熟起来,就一定能做一个好妈妈!好爸爸!
张教授,各位妈妈:请教孩子睡觉问题
我家娃娃一岁四个月。从一岁一个月开始到现在,大约四、五次他夜里睡得好好的,忽然毫无征兆地大哭起来,而且是歇斯底里地尖声嚎哭,白天从来没见他这样哭过。怎么哄也不行,一般十分钟以后自己会安静下来。当然有可能是做恶梦,但他脸上又没有害怕的样子。问了医生,说有可能是小孩睡眠中惊悸,但一般睡眠中惊悸都是小声哭或哼哼,不是这种歇斯底里的哭。也不是生病。
娃娃刚出生时体质不好,总生病,但逐渐在好转,已经好几个月没病了。平时去托儿所,阿姨对娃娃特别好,娃娃也喜欢阿姨。晚上回家爸爸妈妈轮流陪着玩,晚饭后一般全家去公园。睡觉很规律,从出生到现在一直自己睡小床(跟爸爸妈妈一个房间),现在是上床之后妈妈给唱两个歌,就自己睡了,从来不闹。他脾气好,极少哭闹,整天都乐呵呵的,而且起码就我所知,也没有受过什么惊吓。所以我很不明白他这样夜里哭是怎么回事。
请问有谁遇见过类似情况?是什么原因?如何避免?谢谢。
everest:你好
孩子一岁左右的时候,常常有你讲的情况,什么原因?不清楚。有部分孩子伴有抽搐,可能是缺钙。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的问题,只有这样解释。因为也不能用做梦来解释,这个年龄的孩子很难说夜间做梦,甚至说做恶梦。这种现象对养育的很好、条件很好的孩子也经常见到,所以说是"睡眠中惊悸",也很难解释。过一段时间自然就好一些。有时注意孩子是否有不舒服的地方,比如饿、口渴、热、憋尿,其他什么地方不舒服。
张教授,再问一个问题
谢谢您在下面回答我孩子睡觉时哭的问题。我还想再问一下补钙。美国这里好象不太提倡补钙、补维生素,每次带孩子去体检医生都说什么都不用补,好好吃饭营养平衡就行。我看了一些育儿书也基本是这个观点。但国内好象孩子补钙非常普遍。您觉得这仅仅是习惯、观念上的差异、还是一种办法确实比另一种办法更好?我家娃娃从来没补过任何东西,是否应该考虑补?
everest:关于补钙
你好。孩子的各种营养素最好是从食物中获得。国内目前给孩子乱补很多。很多是没有必要。国内人素质还是较低,缺乏基本的生物学知识,甚至在相当学历的知识份子中,也是缺乏简单的生理常识,加上商业行为,就造成目前的局面。其实美国人也是走过这一阶段,到现在仍然是这样,比如加工的各种各样的儿童食物,这些食物对儿童营养均衡并不好,但是这些快餐却销售的很好。这些问题也在极大地影响国内对儿童的喂养,甚至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所以尽力主张孩子早吃饭,以中国传统的营养方式为主喂养孩子。能很好的搭配,孩子是不会缺乏营养。当然在搭配不太好的情况下、孩子偏食、孩子生病、孩子在某一段成长的特别快,都需要给孩子补一些必需的营养素。所以也不是一概不补。美国的孩子因为喝牛奶多,特别是在奶粉里、和加工奶里,加上各种营养素。所以孩子们一般不会缺乏钙和维生素,他们的蛋白的摄入量也比我们多。所以什么时候给孩子补钙,也不一定完全听医生的,因为当孩子有症状去看医生时,常常已经是问题很多,但是医生对孩子的情况并没有父母了解的清楚,只要掌握这些简单的知识,你就会知道如何给孩子补充营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