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亲子中心 > 强生婴儿教育中心 > 正文

 早期教育个案-everest(9)
 2003年10月29日 11:18 新浪育儿

  圣火令你好,再说几句

  第一,你又转移论题!刚才是没用的知识不学,现在变成不是终极真理的知识不学。你不是提倡学待人处世吗?这可更没有客观标准了。你自相矛盾了啊。另外,人类的任何发现(科学或人文)都不是终极真理,人类所能做的最好,也不过是与终极真理无限逼近。如果不是终极真理就不学,那你倒是什么也不用学了。我却认为,学到一些与真理接近的东西,好过什么都不知道。

  第二,你又提出来,有没有必要学物理和化学。这又一次证明你我分歧所在:对生活没有实际用处的东西是否值得学。我仍然认为是值得的(见上帖第三段)。我认为有必要学物理和化学,是因为我对这个世界、对自然界的规律感兴趣,这些知识对我的日常生活没什么用,但它们让我觉得生命不仅仅是"挣钱娶老婆(或嫁汉子)养孩子,孩子长大挣钱娶老婆(嫁汉子)养孩子",让我暂时忘掉自己生命的渺小。还有,就是另一帖提过的,没有知识的公民对社会是无法负起自己应负的责任的。

  第三,任何有头脑的人都反对愚民教育,但你认为要想抵挡愚民教育,是无知更有力还是智慧更有力?你没学过数理统计仍然能够知道一些东西是假的,那是因为有些做假之人水平比较低。等到做假之人水平高起来了,你凭直觉对付不了的时候,怎么办?愚民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人无知,是不是?你想想这是为什么?

  第四,读前人的书绝不是去前人那里寻找自我或寻找认同,而是帮助自己寻找自我。我一个人的智慧与经历都有限,对生活的感悟会很浅,所以我不在乎借先贤之力,让他们间接地扩大我的视野,让我对生活的感悟更深一些。让我用不同方式再表达一遍:一个人的生命短暂,只能选择一种生活;读书却能使我们在仅有的一次生命里,体验到多种不同的生活。

  第五,既是早教论坛,再说孩子。如果你看过我以前的帖子,你会知道我是多么主张给孩子选择的权利。但话说回来,逼孩子学习是不让孩子选择,不让孩子学什么,同样也是不让孩子选择!另外,孩子什么时候能够有足够的经历与智慧去选择?我现在回想自己25岁的时候,觉得那时候我很幼稚;但我25岁的时候回想我的20岁,也觉得那时候我很幼稚。你问我三年级孩子能不能按自己兴趣选课,我说不能,三年级孩子懂个P!如果孩子半懂不懂的时候又受父母偏激观点很强的影响,就更不好。在掌握了所有相关信息并有正常的智慧水平之后进行的选择,才是有意义的选择。得了,就这么多。我睡去了。你要还恋战,就明儿见。

  圣火令:再说

  是你偷换我的概念啦,我说不让学习了吗?我是说,和生活无关的东西不比人人都学而已,这和愚民政策有什么关系呢?

  讨论的焦点应该是从小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而已!

  人的素质,人文精神,事实上,也是一种生存的技巧,也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技巧(教育)传授给孩子的。事实上,语文课更多的就是在承载这个任务。

  你认为对自然界有兴趣,所以你学物理和化学,但不是所有人都感兴趣!有必要要大家都学吗?何况,我们吃鸡蛋还用管鸡是怎么下的蛋吗?如果不是饲养员?

  对大多数人来说,会吃鸡蛋就够了,谁有兴趣研究鸡怎么下蛋,那是他自己要学的事情,不比要大家都学!

  渺小与伟大,是你的概念,人人心中有自己的判断。这个概念有意义吗?生活为什么,目标在哪里,人人有自己的定义,不是人人都追求什么伟大的,事实上,自我满足就好,而确立这些概念,却恰恰让人不满足,让人不快乐!是观念愚弄人!

  你25岁认为自己明白了会判断了吗?好,我告诉你,我33岁了,我认为我25岁时候的许多自以为是的选择是错的。

  什么时候是对的?我想,我45岁的时候肯定认为现在还有许多错误。而我从小的许多选择,却未必是错的什么是有足够的判断力?什么是有足够的知识?这是没有止境的,难道要不停的等待吗?

  以33岁的人看,25岁的人错的,以25岁的人看,18岁的是错的,以18的看10岁的是错的。用走过的路来剥夺年轻人的选择权力是荒谬的。

  要说愚民政策,我到认为,表面上给你充足的信息,实际上却是有倾向的引导的愚民政策更可怕。

  圣火令:什么是人的第一位的东西呢?

  事实上,对普通小百姓来说,是生存的技能,其他的都是第二第三位的,而现在的学校教育教了些什么?

  没有饭吃的人,是什么礼义廉耻都没有的,这就是事实。

  生存是第一的,而生存的技能是教育的第一位的。

  普通学校教育培养的目标是什么?

  不是什么专业人才,不是什么专家,而是真正有生存技能的人。

  素质,也是一种生存的技能。

  选择自己的生活,这是人的权利,不能用任何框架来束缚,包括强制的教育。

  壮咪妈:你的观点不必人人学物理化学,我赞成;但从三年级开始分科,就有些过了。

  物理,化学不属于基础教育,也不是人人感兴趣人人能学好的,所以咱们小学就没学。

  但是三年纪就分科,肯定太早了。不管以后的志向如何,选择如何,也不管学习是为了素质的培养还是适用的需要,都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的。这应该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根本方针。这个基础应该是保证我们将来无论想成为科学家还是小木匠都能以此为基础而继续发展的。这个基础应该对每个人都是必须必要的。三年纪以内的学习能达到这个标准了?我看不成。

  欧洲的小学也有语文,数学,但程度远远低于咱们国内的小学,不过他们增加了大量的手工,绘画,语言等科目,这对孩子的素质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西方教育界也在对小学中的数学水平是否太低有所讨论。各个学科看似独立的,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即使文科类的许多学科也需要比较高水平的数学基础知识。比如MBA这样的文科专业也要学统计,财会等需要数学知识的科目。欧洲由于小学里数学程度比较浅,小学后就按兴趣选择专业了。许多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还不得不回头来补习如数学等的基础知识。所以这也促使欧洲教育界反思他们的小学基础教育。

  咱们国的基础教育内容还是不错的,如EVEREST所说,缺的是好的方法,当然如果能增加更多一些适用学科,如我们这儿小学有木工课,教孩子如何做木工活,这样就会更全面地给予孩子们真正基础的教育了。这样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孩子,就既可以成为科学家也可以成为小木匠,只是看孩子将来自己的选择了。不过,有黑色七月当前,这恐怕还只能是一种理想的学校了。

  你好,有点糊涂

  我的不同观点,一是孩子认了字并不代表他理解,不是说孩子认了字就能自己教育自己。你现在说认字是开始理解是发展,这好像是在支持我的观点,是吗?

  第二,我认为如果家长说了不听,书上说了才听,这岂不是迷信书?你现在说三岁以前讲道理没用。但既然如此,如果孩子不迷信书,为什么他会"家长磨破嘴也没用,看看书就自觉了"?另外好像又多了些新的不同意见。比如说认字是开始理解是发展,这对於认字太早的孩子是对的,对於三、四岁才开始认字的孩子,认字与理解却可以同步。另外三岁以前讲道理没用,我也不同意,关键看家长是否能把道理讲得让孩子听得懂。

  至於"易子教育",有一个很可能的原因,就是孩子在外人面前不会撒娇,他有什么无理要求,在父母面前敢提,在外人面前要收敛一些。和真懂道理还是不同的。

  也看到你楼上从生物学谈育儿的帖,你真是有心,如果更多妈妈象你这样为了教育孩子而充实自己就好了。但是要提醒的是,现在很多流行的说法其实并没有科学根据,或者很不准确。比如说人脑只开发了5%,这个说法并不准确:人脑中是有很多细胞功能是重复的,但是否有必要有这些功能重复的细胞、是否这些细胞可以被"教"会其它功能,都不知道。另外关于对孩子的感官刺激,如果没有足够感官刺激(比如孤儿院里的孤儿)孩子不会发育正常,但一般人家的环境(有人说话、活动、带孩子出去散散步)都是够的,研究发现在这之上人为加更多的刺激并没有什么用。

  欢迎你来论坛,时间长了你会发现这里的妈妈们各自的特点,比如我就拿辩论当消遣,遇到强手就欣喜不已,主要是我喜欢一切需要严密逻辑的东西。可不要以为我在和你过不去。

  再说最后一句关于乐器

  我看到的书上说学小提琴对孩子音乐素质更有好处,不是随便说的,音乐教育方面专家在这方面有不少研究的。不过就象楼下小人儿妈妈说的,如果家长辅导不了孩子,也有可能学小提琴反而学出问题。另外也还有兴趣因素。另外钢琴也有钢琴的好处,就象翩翩妈所说,还可以锻炼其他能力。最终还是得看个人情况。

  国外的说法有时候也确实不能直接搬到国内。国内孩子好象学琴早。国外说法不一,但象我给儿子报的音乐班,采用的是一个在美国影响比较大的教学流派。他们的建议是七岁以后才学琴。七岁之前培养节奏感、旋律感、固定音高、对音乐结构、表现力和风格的理解、音乐想像力,五岁到七岁要掌握读、写音乐。这期间一直让孩子接触乐器但不强调技巧。这样教出来的孩子音乐素养高,学起乐器都进步神速,可能也就不会有小提琴学坏了这样的问题。但如果学琴早,音乐基础不扎实,可能就会有问题。

  在楼下吵了那么久,其实无非是我刚听说一个(自己认为)很好的想法,急着转告大家而已,如果得罪了谁,就当我没说吧。



    关键字:早教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早教新闻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评论 | 论坛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育儿知识搜索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26-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