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妈妈之后的续篇:儿子三岁感言
谢谢张教授还留着我两年以前的帖,看看以前的旧帖,发现以前的自己竟然有着那么多彷徨。孩子出生之际,面对孩子我虽然感觉到无比爱意,却也感到紧张、茫然,感到自己力不从心,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给孩子一切自己想给他的东西,感到孩子的到来把自己的生活搅了个翻天覆地。如今孩子三岁,日子就是在琐事与琐事之间飞快地过了,停下来细想,才发现就在不经意之间,生活重新变得安宁平和,我的紧张焦虑也变成了自信,变成了从对孩子的爱那里得到无比的享受。从对孩子满心爱意却说不出什么具体的东西,到慢慢体会到:爱是付出,却不是"牺牲";爱是幸福,是不要求回报却得到一生受用不尽的回报;爱是不迷失,是再爱孩子也要知道他是他,我是我;爱不是空洞的一个字,也不仅仅是是抱孩子亲孩子、给孩子买好吃的好玩的,爱是理解孩子一如理解自己,尊重孩子一如尊重所有的人,是帮助孩子走他要走的路。
爱是付出。孩子的来临迫使妈妈改变自己的生活,很多变化倒不是刻意作出,而是很自然地发生。对孩子的付出,我是从怀孕之始就开始了。当时,我特意去问过医生能否继续攀岩,医生认为没有问题,可是我到怀孕四个月的时候自己决定停了。为什么呢?因为每次去体育馆训练的时候,只要身体离地三米以上,心里就开始紧张,万一摔了,胎儿会不会受到过大震动?於是手脚就不敢动。这样攀岩还有什么意思呢?干脆就停了。这是为了孩子,我的生活中第一个重大改变。孩子出生之后就更不必说了,哪一件事没有妈妈的心血?特别是我们没有老人帮忙一切要靠自己。以前我在合唱团里唱歌,现在呢,独自开车出门的时候放一盘贝多芬或威尔第,关紧车窗跟着吼一阵;以前我喜欢到野外露营,可是臭小子死活不进帐篷(因为"人是住在房子里的");去爬山,娃娃走不动就要抱着走,每次回来都下决心再不去了;以前周末在鸟语花香之下读书,现在趁孩子睡了赶紧做家务、买东西;以前看电影、看电视、与朋友一起聚会,现在都拉倒了……儿子出生之后我连买衣服的时间和兴致都没有了,偶而去一次时装店,常常不由自主地在童装部从头转到尾。
可是,人都是每天有24小时的,没有时间干什么事,不过是这事与其他事比起来不重要罢了。放弃自己以前的爱好而把时间花在儿子身上,也只是因为我从这里得到更大的快乐,干自己喜欢的事不如干儿子喜欢的事,自己快乐不如让儿子快乐而已。穷人家的妈妈让孩子多吃一口,也是因为孩子吃比妈妈吃会让妈妈有更大的满足。所以,爱不是"牺牲",爱是心甘情愿不求回报为了自己的心而作的付出。认识一位长辈,为了孩子到了不尽情理的地步,明明经济条件不差,却连一个鸡蛋也舍不得吃。可是呢,孩子一有"错误"一"不孝顺",就历数自己的功劳:"我为了你们……,你们却还……"。这不是真正的爱,这是交易。真正的爱也并不是没有回报。先不说孩子对妈妈的爱是多么美好,就说我从孩子那里找到了多少平凡的乐趣,重新学会欣赏多少已经在俗事中被遗忘的东西吧。我在孩子出生之前最后一次画画,也许是大学里了,可是有一天,娃娃拣回来一块平整光滑的石头,我想了想,拿出水彩把它变成蓝天白云下鲜花开放的草原。娃娃又惊又喜,而我也重新想起,艺术的快乐可以来自给自己画一张书签给朋友画一张生日卡。跟娃娃一起把他心爱的纪念品──第一次坐火车看电影的票,住过的旅馆的明信片,小朋友送的生日卡,来幼儿园"访问"的消防队员给娃娃的名片──贴到剪贴本里,就象是重新经历了娃娃的成长、妈妈和娃娃一起成长的时光。看着孩子为一棵草、一条蚯蚓、一块饼干而兴奋,妈妈会深深体会到:与所爱的人一起在精彩的世界里享受每一个平凡的日子,胜过一切名与利。
爱也并不意味着失去自我。再爱孩子,他也是独立的人,除了与妈妈在一起,他也有他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意志,妈妈永远不应该让自己去左右孩子的生活。同样,妈妈也是独立的人,也永远不应该让孩子左右自己的生活。我没有因为有了孩子而放弃自己的工作,只是工作起来更加有效率;我没有放弃很多业余爱好,听音乐、读书、旅游,一如既往,而且因为做了妈妈,还更加投入公益事业,也为别人的孩子做事。以前的工作狂,现在变得爱好越来越多,绘画、雕塑、弹琴,我都想学。正是因为有了孩子,生命才变得更多彩世界才变得更美好,妈妈实现自我价值的心情才更迫切。我的网名为为什么是everest?因为登上珠穆朗玛峰是我的一个梦想。有了孩子,再不想了,那么危险的事,不干。但是,我不会停止攀登的,是我心里的珠穆朗玛峰:实现自己的价值,作一个好妈妈、好妻子、好女儿、好朋友、好同事、好人,享受爱与被爱,享受生活与世界。
儿子三岁了,从过去那个糊里糊涂的小东西变成了有自己的意愿、自己的习惯与性格、自己的朋友与世界的小人儿。以前好哄好说话,而现在妈妈说什么他却有一大堆反对的理由。以前要玩什么要做什么妈妈还有些决定权,现在却自己说了算。将来,如果儿子选择的道路是妈妈所喜欢的,妈妈为儿子喝采;如果妈妈没有本事让儿子学会洞察与判断,儿子执意要做妈妈不喜欢的事,妈妈也会静静地等着,如果儿子吃了亏回来,安慰他理解他鼓励他以后做更好的选择。不管怎样,妈妈永远不会替儿子选择生活,但是妈妈永远是儿子背后坚实温暖的臂弯。
这就是儿子三岁之际妈妈的心情,为了自己的心而写。
看了张教授的帖我也在想这个事
我的理解是两点。第一,真正爱孩子的人(父母、亲戚等)没有必要控制自己对孩子的爱的表达,但是要帮助孩子也学会向这些人表达自己的爱意。第二,孩子还要接触很多"外人",比如说老师、同学,等等,这些人并不是都爱他,而如果孩子喜欢这些人,他就要学会怎样主动去跟自己喜欢的人交朋友、赢得比别人的感情。
不知这样是否有道理。
张教授,也请帮我分析一件事好吗?
娃娃现在三岁,在幼儿园里非常开心,有很多好朋友,他有病的时候让他在家里,他都不干。以前不会跟成年人交往的问题,也已经没有了,现在很会与各色人等打交道。但是他最近以来很频繁地跟我们说他想谁谁了、想跟谁玩了。比如说,他说他喜欢幼儿园的朋友,要请他们来家里玩,我们就请了;他说想他上幼儿园以前带他的阿姨和婆婆,所以每一、两个月我会带他回去看望一次;他说想那个阿姨家跟他最亲近的的那个小朋友,我们也有时请那个小朋友来玩;他也在电话里告诉姥姥和姥爷"我想你们了,你们以后再来看我,我也要去北京看你们"等等;班上一个老师生孩子休产假去了,娃娃也说想她。有了喜欢的书、玩具,他要带到幼儿园给小朋友看,甚至在大街上告诉跟他打招呼的陌生人他有新鞋、新玩具,等等。我们的生活环境比较──冷清?不象在国内,周末孩子回奶奶家姥姥家、有七大姑八大姨宠着、有表兄弟姐妹玩着。我们在美国没有亲戚。另外,大家都是独门独院住着,来往不多,不象国内那样一个大院或一栋楼的孩子串来串去地玩。我们的朋友中有孩子的也不是很多,所以,娃娃周末主要是跟爸爸妈妈一起,我们一般都带他出去玩(当然也包括到公园里跟小朋友玩),周末两天安排得满满的,如果忙,会请中学生来陪娃娃玩。
我的问题就是:娃娃现在似乎非常渴望与人交往,这也许是因为他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愿望,但我又担心这是因为他寂寞,因为他确实没有一个住得近、随时想见就能见到的朋友。我小时候,就是跟院里孩子野跑长大的,不能体会象娃娃这样生活环境的孩子是否会觉得寂寞。从我说的这些事情看,您觉得哪一种更为可能?
everest:这是儿童交往的一个发展过程
您好。这是孩子交往的一个发展阶段,儿童交往的发展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被动交往阶段、主动交往阶段、探索(创造)交往阶段。成人的交往也是这样,举个例子,你到一个新的单位,一个人也不认识,刚开始的时候就是被动交往,如果你的交往能力一直很差,你可能大部分一直停留在被动阶段。如果你的交往能力很好,很快就进入主动交往,你会主动去的认识你周围的人,和他们发展关系。当你和周围的人熟悉后,你是否就会停留在在这个水平?大部分人如此,但是有少数人会积极去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当然动机因人、因事而异,可以是为了友谊,也可以是为了利益,研究周围人之间的关系,使交往能够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这样的交往,虽然也是主动的,但是更多的带有探索(创造)性。
看成人的交往水平与交往模式,就可以看到他在青春期以前、儿童时期的交往水平,他达到哪一个交往阶段。很少有儿童与成人达到第三个阶段(水平),只有那些具有领导能力的儿童与成人会达到探索(创造)性水平,绝大部分这样的孩子是在一种近似达尔文的原则下形成更高的交往能力。他的能力越高,他得到的利益(对儿童,得到友谊与关爱也可以视为利益)就越多。如果孩子与父母之间有很好的依恋,并且能很好的达到主动交往水平,父母能够给与指导与帮助,使孩子能够达到探索(创造)性的交往阶段(水平)。不然的话,孩子是在一种盲目的摸索下,有的能够达到这种水平,大部分就很困难。这三种交往水平贯穿在人的一生中,就是说,在人的一生中的任何时候都可以去建立,当然最佳是在3-5岁的阶段。年龄越大,可塑性越差,被动的体验越多。
你的孩子现在是处在主动交往与探索(创造)交往阶段的过渡阶段,就是说孩子现在尝到他的主动交往给他带来的利益、友谊、关爱,使他感到很兴奋。一种行为使孩子得到利益与快乐,孩子就会反复的去做,一直在他得到新的满足与快乐之前,他不会歇手。他在摸索如何能够得到更多的利益、友谊、关爱。当然,这个年龄的孩子还谈不上有意识、有目的探索。需要父母在以后发展中给予指导与帮助。
你的孩子每天都在幼儿园,并且与幼儿园的小朋友、老师关系都很好。所以能够满足孩子在这方面的需求。除了积极帮助、指导孩子的交往外,要使孩子有更多的兴奋点,从你下面的对话中看,你应该帮助孩子阅读,使孩子能够在5岁左右达到基本阅读水平,但是你要考虑是汉语、还是英语阅读,从长远看,如果孩子一直会在美国生活,就必须是发展英语的阅读能力,汉语阅读到英语的阅读能力过关以后再说。
二十世纪中,心理学的发展,使人类对自身行为发展的了解达到一个非常的高度,对儿童教育不再是盲目的进行,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好,但是,他们极好的逻辑思维习惯,也给他们带来很多困惑,他们太逻辑化,不能深刻去理解"中庸"的思想,往往容易走极端。上次讨论的DAMAN的闪卡识字法,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人太复杂,所以我们对儿童教育的实施,不能完全站立在某某心理学研究的理论上,仅仅关注在某些方面的发展。虽然我们对儿童有了很多的了解,但是,未知的与已知的相比,已知的可能是微乎其微。所以,我们更多的强调儿童教育是建立在对人类文化的传承的基础之上,就可以避免很多教育的错误。
张教授,非常感谢,还想再问清楚一下
看了您说的,知道娃娃不是寂寞,反而是交往能力进步的表现,很高兴。但是您说的被动、主动与人交往好理解,但是探索性、创造性的交往是指什么?是不是说不仅仅主动交往,而且是对人有洞察力、有所谓的"知人之智"之后的交往?是不是在交往中可以由自己来控制局面的走向,不仅是主动去交往,而且是交往过程中自己占据主动?这是不是听着象是在"操纵"人?如果说这样的人有领导才能,我信。不过最好别在自己心爱的人面前也老想着控制局面。:)
如果是这样,那么父母可以做的,好像是应该帮助孩子培养洞察力、去了解人,在这基础上有些行为上的指导,是这样吗?
另外,谢谢您关于阅读的建议。我听说美国这里上小学的时候,老师习惯把超前的孩子分到类似"快班"的班上,这对於智力有好处,但是这样的孩子父母往往要特别注意让孩子不要在社会能力和心理上有问题,听说有父母虽然孩子聪明却等着让他们跟同龄孩子一起学,所以我也犹豫过。不过最近娃娃频繁要求认字,所以我还是准备开始教了。是准备让娃娃学习英文,正如您所说,从实际出发考虑,娃娃的第一语言是英语。娃娃的语言能力确实不错,他们老师说他现在在幼儿园同龄孩子里英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是数一数二的,但其实他是去年九月上幼儿园之后才正式学说英文(刚去时连老师说话都听不懂,老师跟他比划),他的中文比英文还好。上学之后的心理、交往问题,那时候再说了。
关于平凡日子的流水帐一则
早饭桌上,爸爸感慨今天是个阳光灿烂气温颇高的日子,让娃娃想到爸爸妈妈说过,新买的小游泳池到了热天就可以用,就催着爸爸吃完了饭,催着爸爸把小游泳池拿出来,爸爸二十下娃娃五下轮流着给充上了气,灌了水,就等太阳把水晒热了。之后爸爸在院里打扫卫生,娃娃拿着小桶小铲负责捡树叶,又趁爸爸打扫前院的时候把小自行车推到人行道上骑了一番。
然后妈妈带娃娃去了图书馆,借书与录像带、玩那里的拼图。出门要去音乐班,却发现今天是今年第一次"美酒与艺术节",路都堵了,妈妈绞尽脑汁想绕到社区艺术学院(音乐班所在地),同时娃娃看着满街的人群与气球犯了难:是去音乐班还是逛艺术节?主意每半分钟一变。最后妈妈提议下午和爸爸一起来逛艺术节,才解决问题。
每周一次的奥尔夫音乐班,前前后后加起来已经上了六个月。尽管具体的游戏是每两星期一换,也不过都是教节奏、音的高低快慢之类,最近几次娃娃显得有点腻了,今天更明显:只有介绍乐器(今天是钢琴)和玩一个从没玩过的数数游戏时才全神贯注,其他的游戏,有些随便玩玩,有时候干脆躺地上看别人玩。回家路上妈妈问娃娃是不是腻了,娃娃说是。"那咱不去音乐班了,妈妈带你去跳舞班好不好?""我要。我要去跳舞班。""反正天热了,要不,带你去游泳班也行。""我要!!!我要去游泳班!!!"
回家告诉爸爸艺术节的事,爸爸说:"哟,不是说下午去航空博物馆吗?"
娃娃养的五条毛毛虫今天都成了茧倒挂起来,快变蝴蝶了。娃娃一改平时大呼小叫的习惯,每次去看它们都悄悄的,怕吵了它们睡觉。
午饭之后娃娃缠着妈妈把上午借来的书都念了一遍。最喜欢的是一本前几年获得Caldecott奖的无字书"星期二":夜晚,青蛙们都成了飞行侠,白天蹲坐的荷叶成了飞毯,成群在夜空呼啸而过,追蝙蝠撵狗,谁家睡觉时忘了关窗就进去看电视……,第一抹阳光出现,它们从飞毯上掉下来,蹦跳着回到池塘,等待下一个夜晚。娃娃边听边笑得滚在床上,或仰面朝天往天上踢腿,或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地抢着要讲。爸爸进来见状大喝:"疯成这样,还怎么睡觉?"
娃娃午睡时妈妈去办公室干点活,两小时以后回家,一进门就见娃娃从屋里伸出头来喊:"妈妈,我们等你都等了好长好长时间了!"爸爸从他身后伸出头来说:"瞎说!刚起床十分钟。"全家赶到艺术节,娃娃听了几个乐队,看了水彩画幽默画若干(娃娃最近迷水彩),坐了小火车,在模拟的汽车驾驶室里开了汽车,玩了以前不敢或不会玩的一些大型游乐器械。本来说回家游泳的,但是回家时已经晚了,气温已经降下来,作罢。
晚饭后去玩具店。依娃娃的打算,是要把店里所有玩具都"检查"一遍。在爸爸妈妈软硬兼施之下,只玩了火车,就挑了一个绒老虎和一副墨镜回家了。娃娃一向自比老虎,最近更发展到在被妈妈称为乖宝宝的时候回答说"爸爸是你的乖宝宝,我是大老虎"。果然对绒老虎无比喜欢,回家之后戴着墨镜很"酷"地给老虎讲"星期二"。妈妈问要不要给老虎起名字,娃娃憨憨地说:"就叫tiger吧"。
现在,精疲力尽的娃娃终於睡了。妈妈写流水帐,爸爸翻开报纸,找找明天有什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