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exin:
人之初,真的是性本善么?--请张教授指教,也欢迎各位妈妈参与讨论。
在我经历了3年做妈妈的教育历程后,我发现这个答案是否定的。真有点遗憾。想当年(没多久,也就数年或数个月前),同事中有较大孩子的告诉我:他(她)家小孩如何如何不听话,如何如何自私,如何如何以自我为中心。我一句豪言丢过去:"那是你教子无方。"同事就不怀好意地嘿嘿笑:"就看你如何教子。"
大话说出口,自以为家中小儿从十月怀胎到衣食住行均是按最佳育儿方案培育的"优良品种",想来不会为老妈丢份。
为我家雨雨,老妈我可付出了不少心血。自从雨雨上了幼儿园,我就接过了保姆这一光荣职责,可怜我30出头,已熬得两鬓花白(有十几根白头发),满眼皱纹(用放大镜可见)。
饶是这样,看着雨雨茁壮成长,我也是心满意足。这几天,到处都是圣诞节的氛围,现在每天雨雨一回家(或一起床),就在家里那棵塑料圣诞树下转悠,天天看圣诞老人是不是给送了糖――原来我们为了鼓励雨雨做个好孩子,就告诉他如果做了好事(比如乖乖地刷了牙、打了针、点了眼药水,等等),圣诞老人就会送糖或点心给他。前几天晚上,我坐在圣诞树旁看雨雨兴高采烈地拆圣诞老人送的巧克力(我趁他不注意塞到树上挂的手套里的)。突然兴之所至问了一句:"给妈妈吃一半好不好。"他马上说:"不好。"我皱眉:"还记得妈妈跟你讲的兄弟吃西瓜的故事吗?好东西是不是要和大家分享啊?"他马上要求讲故事。我于是开始讲故事(我自己编的),完了说:"这个故事告诉小朋友,好东西要和大家分享。那么你的巧克力可不可以和妈妈分享呢?"回答还是否定。我说:"圣诞老人给了你那么多东西,又有巧克力又有蛋糕,为什么不能给妈妈分享一些呢?"然后又苦口婆心地教育了他半天,总之中心思想就是:好东西要和朋友分享,不然就没有好朋友可交了,圣诞老人也不会送礼物了。我还在兀自唠叨,他已笑吟吟地把他认为最不好吃的一种糖塞到我手上。
昨天是平安夜,我们一家三口在外吃了饭后,买了一大包零食回家,雨雨同时还从圣诞树上得到了许多圣诞老人的礼物(全是零食),他高兴得很,看天线宝宝的时候一颗颗往自己的小嘴里塞大白兔奶糖,还记得起咬下半块奶糖使劲塞到我的嘴巴里来"分享"。
看看,这孩子还是挺大方的,只不过前提是在他有多余的情况下。现在他吃东西,不管怎样我都要咬一口,哪怕是象征性的"分享"呢?可有多大作用就没把握了。我经常想把他最喜欢吃的巧克力的最后一口抢过来吃,可真想不出这样的后果是什么。
我的结论是:小孩从生下来,有意识起就是自私的,长大了,懂得保护自己了,才学会把这种自私隐藏起来,比如说:有好东西,要和妈妈分享,否则妈妈下次就不买了;也可以给小朋友,因为想小朋友跟自己玩儿,但是可以不给楼下的保安叔叔,反正不给他下次他还是要跟我玩儿。表面上他看起来显得大方、有礼貌了,可这种教育到底对不对呢?
多谢张教授给指点迷津。
rosexin:不要上纲上线。大家可以讨论。
你好。首先对三岁的孩子来说,"自私"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一种自然现象,孩子这是把什么是自己的东西分得很清楚,孩子是从这里起步,真正开始形成自我。如果孩子在这个年龄还不知道什么是属于自己的,可能就有问题了。至于分享,是知道如何更好的和其他人相处的一种方式,儿童所知道分享的意义,是不容易的。分享给他人,能得到妈妈的表扬,而形成的一种分享行为,并不是一种儿童与他人交往的实际能力。儿童只有真正明白,如果我能和其他人分享,我就能得到更多的利益,这才是真正获得分享在促进交往能力形成的意义。分享如果要上升到具有道德建设的意义,是指儿童能够体验到其他人的情感上的不安、痛苦等感受,产生真正意义的同情心,克制自己的欲望,把属于自己的物品或精神上的享受,分享或赠与他人,这种分享才具有道德意义。这个问题很重要,我把原则与理论给大家简单讲讲,大家可以讨论讨论。
Everest:
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分享。
昨晚,儿子翻出一本久已没有读过的中文书,找到一个吃冰棍的故事让我给念:小兔和爸爸妈妈一起上街,妈妈给小兔买了一根冰棍,真甜呀。爸爸说:"让我吃一口",就吃了一口。小兔就大嚷起来:"这是我的,这是我的!"
等等等等,故事的意思是小兔不让爸爸吃冰棍不是好孩子,应该和爸爸妈妈分享。
读第二遍的时候,娃娃说话了:"这就是小兔兔的嘛,是妈妈买给小兔兔的。爸爸应该说:'让我吃一口,可以吗?'小兔兔说:'可以',爸爸才能吃。""那,小兔兔会不会不让爸爸吃?"我问。娃娃说:"不会,大家要分享。"
婉儿妈:
宽厚与果敢,能否和谐共存?
关于弱势小朋友受欺负的问题,翩翩妈给了我很好的答案,我从中得窥心地宽厚的孩子是如何培养出来的。
翩翩妈不仅提供了方法,还阐述了观念,小女子受益菲浅,谢谢!谢谢!!
(我一直希望女儿将来是个心地宽厚的人,现在找到了教育路径,顿觉豁然开朗!翩翩妈,以后还要向您多多请教!)
下面是另一种例子,请各位妈妈谈谈,你们希望孩子如何处理此事?
"我要告诉你厦门的一个小姑娘的故事,她、、、、、、在幼儿园上中班。她的个子小,老是有几个男孩子欺负她,常常把她的手绢扔进厕所里,到时候被老师发现没手绢,就要挨批评。她也告状,但是没用,越告,那几个男孩子越要欺负她。
她不哭也不和他们打架,她动脑筋。
一天中午,她不睡觉,偷偷起床,把老师晒在走廊上的全班同学的手绢统统收起来,全部扔掉。
这下闹得整个幼儿园都知道了,老师问是谁干的,小姑娘就承认是她干的,她说:他们扔我的手绢,没人管,我就把全班同学的手绢都扔掉。
结果,她被在全班面前罚站,她奶奶来赔钱。但是她不怕,她说:谁再扔我的手绢,我就再扔全班的。这样一来,小朋友都知道她厉害,不敢随便欺负她。为了不受欺负,她这样做,虽然被罚站、赔钱,但是树立了威信,还是有价值的。
这位小姑娘的爸爸妈妈离婚了,她跟妈妈过。
、、、、、、
我觉得这个小姑娘最好的优点是:她依靠自己的智慧来解决困难,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愿完望。因为依靠老师、父母,有时不能解决问题。老师很忙,父母要放学了才能见面,再说他们都是大人,觉得一个男孩打一个女孩几下是件小事,可是对我们小孩来说,这可是件非常难受的大事啊。所以要自己动脑筋,让别人不敢随便欺负自己。
真的,一个人用智慧是最好的办法,不但可以战胜小朋友,有时连大人也可以胜过的。
、、、、、、"
-----------------节选自唐敏的《致小小蕙书》
想请教的是,翩翩妈教的忍、宽容,适用于这种情况吗?
坚决反击的孩子,智慧与勇敢是无可置疑的了,但,将来会不会少了宽厚恕人的心地?
对学龄前孩子来说,勇敢反击与宽厚容忍,哪样更重要?
或者说,应该先学会哪一样?
还是,这两种品性能和谐地共存于一个人身上?
如何做才能培养孩子达到这一境界?
张仲华:
不要把成人的道德观念套到孩子身上。
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一般也就在四岁多,这样大的孩子处理事物的方法都是直接的方法,间接的方法,对这大的孩子很难做到,因为智力、思维的发展能力达不到间接处理事物,何况孩子很难获得间接处理人际关系的经验。这个故事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包含着的智力活动是很高的,儿童必须有一个很周密的计划,关键对这个计划实施的结果有一个很好的预期,并对每一个环节出现的结果如何去回应,可能发生的结局,事先在大脑里都推算、预演好。并且事后小女孩子正定自若,这不可能。《致小小蕙书》里讲的这个故事的可信度很低。或者是被作者夸大描写。很可能就像雨点爸那样,气不过,为了报复这几个男孩子,把这几个男孩子的手绢扔掉,结果多扔了几个。就象雨点爸,报复打他的孩子时,一怒之下,多砸了几个的孩子头。结果别的孩子都不敢招惹他。
再说正题,果敢、宽厚、和谐这些带有成人道德观的观念不能用到3、4岁的小孩子身上。我们不能用成人的道德观去解释儿童的行为。如果一个小孩子老受到欺负,应不应该还手,肯定应该。不会还手的孩子是有问题的孩子,如果他打不过,能够采取其他有效地措施、方法去适应。打不过、咬,背後想办法整他,找别的好朋友帮忙,回家找自己的哥哥、姐姐。哄打他的孩子,把那个孩子招到自己的麾下,告老师、告诉父母、躲避都是适应的方法。这些方法关键是在什么时候用,是否有变通的方法,一招不行,知道换第二招。如果来来回回就只有一招,这个孩子的适应也不是很好。只会打的孩子和只会告老师的孩子都有问题。
小孩子打架,父母觉得受到欺负,气的不得了,嘿!孩子早又玩到一块了。孩子打架等这样的行为都是相互适应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建立相互关系的方式。我们不能用成人的道德观、心态去看孩子。
父母的责任是把自己的孩子放到孩子的群体中,观察、指导孩子如何去适应,学习如何去保护自己,知道自己获得安全与利益的最好方式是能与周围的其他孩子合作。进一步在合作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在此基础上发展为友谊。体验到帮助其他人,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和奖励,在此基础上发展为道德观,这是需要很多年的实践过程,一直持续到青春期前后甚至成人后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人的道德观。小孩子时期,把老师、父母的要求背得很熟,也照着执行的很好,是不是孩子就建立起自己的道德观,不是,遇到问题,没有人监督,马上就出问题。
张教授,谢谢您指点!
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1)对于这么小的孩子不能用成年人的道德标准去评判他们。
2)对于这么小的孩子,培养他们良好的生存能力(其中包括适应环境的能力)才是第一位的。
3)判断适应能力的好坏,不是看他用了某一招,更重要的是看她会不会变招。
4)孩子的世界观、方法论,不是靠大人讲道理培养出来的,要靠他们自己去实践。
现在心里有底了。
非常感谢张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