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亲子中心 > 强生婴儿教育中心 > 正文

 关于早教的讨论-儿童性心理的发展(2)
 2003年10月30日 18:02 新浪育儿

  张仲华:关于儿童性心理发展

  好几位妈妈谈关于孩子性方面的问题。我和大家简单谈谈关于儿童性心理方面的发展。

  性心理活动是人最重要的心理活动,对一个人从年幼的时候到成年、甚至老年的生理、心理、社会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可以说,与一个人的健康有很重要的关系。弗洛伊德认为性是人心理活动的动力,人的所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因都要归因于他广义上的性。这个观点虽然已不被大家所接受,但性对人的意义的确是很重要。

  人的性心理在儿童时期慢慢发展出来,一直到青春期以后。在伴随着性生理发展的基础上,性心理一直持续的发展,与之相关的性的社会能力也持续发展出来。虽然对绝大多人,性生理发展的过程、速度基本一致。但性心理的发展和成人后的性心理状态,及伴随的性社会能力的差异性很大。青春期以后,有的人性心理比较健康,有的性心理出现障碍,更多的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和性社会能力缺乏。性心理发展延缓在我国青年人、乃至成人中很常见。

  儿童性行为在什么时候开始出现。我们在几个月的孩子身上都可以看到孩子的性行为。有少数男孩子,在半岁以后都可以观察到在吃奶的时候,边吃奶,边用手去拽自己的"小雀雀"。平时不拽,一含住妈妈的奶头,就开始这样的行为。观察到这些现象,不能不认为弗洛伊德的性理论有其合理性的方面。

  孩子到三岁左右,性心理开始迅速发展。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性别认同,性角色认同,性社会活动的学习,早期的性情感指向,性快感的体验。这几个方面是儿童早期性心理发展的必然过程。是以生理的发展过程为基础,是由人遗传所决定。人和动物不同,人的先天的、遗传、潜在的基质是需要后天的环境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不同的后天环境,可以造成先天基质的发展速度、指向、程度不同。不同的社会化过程造成个人性社会行为、能力也有很大的不同。无论如何,儿童早期性心理发展的几个方面不可缺失或太少,也不可太过。只有发展到一个合适的程度,对孩子成长是最为有利。

  性别认同:小孩子在两岁多、三岁左右的时候,就开始有性别的区分。妈妈是女的,爸爸是男的。男女之间在身体上是不一样的。孩子在这个时期去观察这些区别。生殖器的差别、第二性征的差别。小孩子除观察父母和其他成人以外,还非常注意去观察同龄的孩子,异性之间互相观察生殖器。弗洛伊德认为女孩子这个时候有"被阉割的恐惧感",男孩子有一种骄傲感。其实主要实施性教育不够所造成的。在维多利亚时代的欧洲,对"性"十分保守,没有人给三岁的孩子进行性教育,结果自然的过程可能被小孩子认为是一个不自然的过程。所以这个阶段,性器官的认识,性征的认识和观察是性教育的第一课。最好的教材就是爸爸、妈妈的身体。爸爸、妈妈要以坦诚的态度给孩子讲性器官,性征的差异。在和孩子一块洗澡的时候,就进行性教育。使孩子对性器官不神秘。父母越是遮遮掩掩的,孩子就越有神秘感。孩子观察其他异性孩子的生殖器时,也要采取以帮助孩子进行性认识态度,不要认为是不好、不道德。以成人的观点去看问题,三岁的孩子观察生殖器和观察街上跑的汽车是一样的动机,没有什么区别,他搞清楚了,就没有多大的兴趣。成人却更多的把成人的观念强加到孩子身上。结果给孩子到来压力。认为不好、不道德,开通一点的父母态度暧昧,保守一些的父母训斥孩子。

  性角色认同:性角色的认同是在儿童性自我意识和性别认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性角色认同,说简单一点就是儿童认同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因为性角色是一种社会角色,儿童要建立其自己的性自我意识。问一个男孩子你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他回答说他是男孩子。你说你不是男孩子,你是女孩子。他会告诉你,他不是女孩子,是男孩子。并不是所有的孩子到三岁左右的时候,都有很清楚的性角色认同,有不少孩子是懵懵懂懂。性角色的认同,是需要儿童在性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发展儿童性社会行为的同时建立起儿童的性角色认同。

  性社会行为能力:儿童性角色认同和儿童学习性社会行为是在同时发展。在孩子们所处的文化中,不同性别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应该有什么样的社会行为、责任。孩子们都要去学习。男孩子喜欢玩枪,女孩子喜欢玩布娃娃。男女应该有什么样的分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父母都要去教孩子,并且在孩子的游戏中都应该穿插这样的内容。尽管现在社会,男女平等,在很多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分工越来越不明确,这也是性社会能力的一个方面,也需要对孩子进行教育。现在很多男孩子,在家里是奶奶、姥姥、妈妈、保姆。到幼儿园有女老师、阿姨。这些孩子的性社会能力很差。很多男孩子缺乏阳刚之气。

  早期的性情感指向:性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情感。我们也称为"性依恋"。我们有很多朋友,和他们之间有很好的感情,但只有对少数异性朋友有一种非常特殊的感情,这种感情和性的要求联系在一块。说通俗一些,就是常说的"来电"。如果一个人仅仅只对同性"来电",对异性不"来电",这个人就是一个同性恋。如果对同性、异性都"来电",说这个人是双性恋。如果这个人对谁都不"来电",这个人就是性冷淡。这些都是性心理障碍。这个时期儿童的心理发展与成人后的性心理障碍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在儿童时期,就开始发展出儿童的性情感。但这种早期的性情感是有特殊指向。就是弗洛伊德认为的"恋母情结","恋父情结"。恋母情结在人类可以观察到普遍存在。男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和性联系起来。这个时期的男孩子很有意思,妈妈是他的,不许爸爸去碰,看见爸爸和妈妈坐一块,一定要把他们分开。我们可以观察到很多男孩子在和妈妈亲昵的时候,特别是晚上睡觉和妈妈亲昵时,小生殖器有勃起现象。儿童的这些心理活动都是无意识的。上幼儿园和小学后,男孩子的性依恋随后指向漂亮的女教师,哥哥的女朋友。到青春期前后,逐步指向和自己同龄的异性。性依恋持续终生,如果儿童早期依恋的发展存在问题,会影响到以后的一生的性依恋。性依恋对男孩子和女孩子都很重要,父母必须要对孩子建立起很好的依恋,并建立起良好的早期"性依恋"。

  儿童性快感的体验:儿童性快感对儿童性心理发展也有很重要的意义。半岁以后的儿童吃奶时去"拽"自己的生殖器。三岁左右的儿童,男孩子的手淫,女孩子的擦阴。都是性快感体验。儿童性快感体验对儿童性心理发展可能存在一定的意义。一般在五、六岁会自然消失。如果儿童的性快感体验一直持续到青春期,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很多问题。所以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手淫、擦阴行为不要给与非常特别的关注,你的特别关注可能会加强孩子的行为。更不要把孩子的这些行为与道德观联系的过于密切。传统中一些老年人常常逗男孩子的生殖器,这并不好。儿童自然性快感的适度体验对孩子性心理发展可能具有积极意义。过渡的性快感体验可能会带来问题。父母应该掌握这一原则。

  儿童时期性心理的良好发展是青春期发展的基础:前面讲过,性心理的发展对人非常重要。如果性角色认同、儿童性依恋发展不良会给成人后的性心理带来很多问题。是成人后性变态和性障碍的潜在原因。而良好的性社会能力,儿童时期良好的性依恋又是青春期性心理发展的基础,是一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之一。性角色混乱的孩子到青春期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感到困惑,儿童时期这个问题可以马虎过去,到青春期就不能马虎。特别是性社会能力差的孩子,给青春期的人际交往、社会适应带来很多问题。幼儿园和小学期间不知道如何与异性孩子交往,青春期就会有更多的问题,因为异性之间的交往和适应是社会能力的重要方面和基础。所以要鼓励孩子多与异性孩子交往。翩翩妈妈不要担心,小学期间如果儿童没有这样良好的基础,对进入青春期是非常不利的。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男孩子与女孩子之间的亲密交往,应该不伴随明显的性依恋与性快感体验。尽管现在儿童受电视文化的影响很大,在这个原则下,亲密是正常、应该的。不知道如何交往是说明存在问题。儿童早期对父母的性依恋也影响到青春期的性心理发展,甚至会影响一生性态度。青春期的爱或者青年时期的爱,更多的是性冲动与情感依恋的结合。如果我们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前,没有给孩子进行性教育,对突如其来的性冲动,孩子们不知所措。孩子不能从理智上去认识这是荷尔蒙所致。性冲动的力量是巨大的,它给青春期带来勃勃生机,是儿童成人化的动力源泉。如果它仅仅是一种盲目的、巨大的力量,它可能就是一种可怕的力量。所以青春期的性教育是要在青春期前开始。如果儿童在青春期到来之前,性的社会能力,特别是早期的性依恋存在问题。一进入青春期,在巨大的荷尔蒙力量推动下,青少年们必然开始去寻找自己的性社会能力和性依恋,他们会感到非常饥渴,盲目的去寻找,如果在某些不良文化的引诱下,他们什么事情都可能干出来。我们在琼瑶小说里可以看到这种盲目,甚至是变态的爱。可以在西方社会和我们正在发展的社会里看到性泛滥和性犯罪。当父母用不合适的方法去阻止他们的时候,遇到强烈的反抗,甚至离家出走。当孩子处于青春期时,很多父母都会感到非常头痛,甚至提心吊胆。如果这个时期青少年对性无动于衷,这也并不是好事情,一种可能存在强烈的性压抑,当它爆发的时候,其后果难以预料。一种是性冷淡,其后果可能更为糟糕。儿童时期性教育和帮助儿童性心理得到良好的发展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流行文化对儿童性心理发展的影响。有了电视,开始有了流行文化,现在又有互联网。以电视为代表的流行文化的积极方面我就不讲了。讲讲对儿童性心理方面的影响。在弗洛伊德时期讲,儿童到小学年龄段,性处于潜伏状态,称为潜伏期。这是人类的一种自然规律。当电视为代表的流行文化发展以来,这种规律开始发生变化。为什么?因为在以前的人类文化里,成人的性行为儿童是不能了解,儿童看不到。现在可好,只要打开电视机,到处都有成人的性行为表演。儿童就会去模仿成人的性行为。尤其是那些黄色、准黄色、低俗的电视剧、动画片、卡通书,现在还有互联网,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这些东西不能给儿童提供精神食粮。甚至有很大的害处。所以我们一再强调,虽然不拒绝流行文化,但是要拒绝黄色、准黄色的流行文化。要给儿童更好的精神食粮,要以人类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教育孩子们。抵御黄色、流行文化中糟糕的部分,最重要的基础是儿童良好的性心理发展与性教育。是不是完全部让孩子接触这些不太健康的东西,也不是这样,第一,完全杜绝不可能,这些东西无处不在,是一个社会问题。第二,完全不接触,可能就丧失产生免疫力。坚实的性心理发展基础、性教育、学习优秀文化,有了这三个基础,孩子们就能够分辨是非。有的父母问,我们怎么知道,这些东西对孩子的影响达到什么程度?有一个标准:青春期以前的孩子不是主动的、有意识寻求性快感体验和性依恋,都属于正常范围。

  当当妈:

  请教张教授关于幼儿性心理

  张教授您好!

  看过您一系列关于幼儿性心理方面的帖子,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非常感谢!

  现在常可以引经据典地告诉嫉妒儿子的爸爸,如果父母过于清教徒式地排斥孩子对异性父母的亲昵,可能会导致孩子成年后对异性的过度迷恋哦!不过有一个疑问:我记得您以前的帖子中,对传统老年人逗男童生殖器的行为好象是比较宽容的态度,但这次的帖子里写到这事的口气较为不同,是否是说需要把握分寸,不能过度?据我观察,不少"知识型"妈妈在这一点上与公婆常常有冲突。

  觉得您在这方面的见解既有最新理论,又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令人耳目一新。能否推荐一、两本书籍给大家?谢谢!

  张仲华回复当当妈:关于儿童性心理、读书等

  你好。中国传统习惯中老人逗小孩子生殖器的问题,有着很深层的原因。从南宋到明清、民国、一直到九十年代初期,在中国文化的深层里有一种很强烈的性压抑,近年来虽然表面上性开放的程度很大,但文化深层的东西很难在短时间内去掉。在中国文化里,采取间接、象征的方式去宣泄人的性压抑是表现在我们的生活、习俗中的各个角落里。成人逗男孩子的生殖器,在我们的文化中非常普遍。我认为从成人的角度看,主要是性压抑的宣泄。中国人从接受朱子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后,对待性的态度非常复杂。一方面认为对性需要去克制,甚至认为是不道德、不好的东西。另一方面却把性表现在文化中的各方面里。在成人中不能表现出来的、认为是不好的行为、观念,但可以在逗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并认为是合理的、普遍可以接受的。现代年轻一代的知识性父母亲为什么不能认同老人的这些行为,主要是这两代人文化的差异太大,中国文化的的转型太快。中国现代年轻人对性的态度、观念。表面上是现代的、西方的,骨子里实际上仍是传统的。这些问题在中国非常缺乏研究。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看成人逗男孩子生殖器,有性心理方面的积极的一面,主要是在性别认同、性角色建立方面有积极的意义。当然从性社会学的角度看问题,在一个夫权社会里,男性有很大的优越感,这样的教育也从小灌输给男女孩子。从逗孩子普遍使用的语言、情感看也很有意思。因为二者之间常常是分离的,互相矛盾的。一个老人很有感情的去逗一个小男孩子的生殖器。她满面笑容的、非常富有感情的去用手逗,嘴里说道:"羞啊、羞啊、羞啊、羞啊......"。从感情上理解,是赞许、骄傲。从语言所表达的道德观念看,却表达着另一层意思。所以从性别、性角色的发展上看,成人这种行为有积极的意义。但从性道德观的角度看,与现代文化不相容。从性快感体验的角度看,老人的行为也有助于孩子对儿童性快感的体验。但是少数孩子因为过于频繁、特别是孩子到五、六岁以后仍然持续去逗孩子,就可能造成儿童性快感体验持续到学龄段,这样就有可能给孩子带来问题。我认为在具体实践上,两岁多、三岁左右的孩子。传统的逗孩子的生殖器的行为,积极的意义要更多一些。但到四岁以后,就要注意,五岁以后最好就不能再有这样的行为对待孩子。

  关于推荐书籍的问题,还真是难住我。国内介绍国外的读物很多,国内的研究很少。你是研究人类学的。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不同的民族文化,差异很大。从一个传统的老人逗孩子的方法,就可以分析出在性心理、伦理、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教育等方面的问题。中国几千年文化沉淀下来的东西非常多,要用西方的科学理论去解析我们的文化,现在只是刚刚起步。真正认真去做的人很少。要深入的去研究西方的科学理论,特别是方法。有的人知道一大堆理论,但是缺方法,如果缺方法,只能说明知道的理论是空洞的、灰色的,并不是自己的。科学理论与科学方法是融为一体的。科学的精髓不是理论,而是实证的理念与方法。要对整个科学的框架有所了解,自然科学的框架、人文科学的框架。知识面要宽。心理学、教育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等等这些学科在我们的工作中完全融为一体,你分不开的。知识积累的多了,看问题的时候眼界就宽得多。我的意思是说,你有很好的基础,一般的书少看,特别是那些告诉你应该如何去做的书,就没有必要去看。多看一些理论方面的书籍,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遇到问题时,自然就会有答案。我关于儿童性心理发展的观点,主要是借鉴弗洛伊德的理论,并且在幼儿期把把弗洛伊德与包尔拜(John Bowlby)的生态学理论结合起来,在学龄期和青春期和埃里克森(E.H.Erikson)的理论结合起来。在方法学上,注意把精神分析的方法与行为主义的方法套换式使用。结果发现能更合适的解释很多现象。理论离开实践就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我们很多从事教育研究的人在第一线工作的机会很少,不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而是为理论而理论。长期在实践中的教师们有非常缺乏理论知识和研究的素养。这是我国教育研究中的大弊端。有很多"专家"你就没有办法和他交谈。你在教育第一线实践。只要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注意在方法的下功夫,就一定会大有成就。

  植根于自己的文化是根本所在。西方人谈我们的文化无论多深刻,总使你有隔靴搔痒的感觉。他总是隔着一个什么东西,既是抓得是地方,也不能解决问题。中国儒学文化体现在一个"用"子上面,实践性很强。正是因为这一点,如何把西方的科学与我们自己的文化结合起来,还得我们自己去做。近百年来,有很多中国的知识分子到西方求学,回到中国除了传播西方文化之外,没有多大的成就。关键就在于"根"的问题没有解决好。关于读书,用朱子的一句话共勉:读书不广,索理未精,乃不能致疑,而先务立说,所以徒劳苦而少进益。



    关键字:早教  儿童  性心理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早教-儿童-性心理新闻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评论 | 论坛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育儿知识搜索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26-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