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亲子中心 > 强生婴儿教育中心 > 正文

 关于早教的讨论-激励与挫折教育(2)
 2003年10月30日 18:32 新浪育儿

  钟豆豆妈妈:

  同诸位妈妈探讨

  这几日常上来看看,心中老是有个问题想不太明白。

  妈妈们对孩子的关心,体现在身心各方面均无微不至。比如小胖妈讲理的方法,确实很好用。其实仔细想想,小孩子还是很容易就范的。但问题是假设一个妈妈学会了坛子里介绍的所有好方法,饭烧得好,同孩子相处得好,又能开发孩子的智力。可是这孩子一旦走出家门,远的不说,单说上幼儿园,如果遇到了蛮不讲理的孩子,他该怎么办呢?如果遇到了象有些家长提过的势利眼的老师,他又怎么办呢?要知道他以前一直都是生活在特别讲道理的人中间呀。

  我有个感觉,如果家长从不让孩子受委屈,孩子长大后的心理承受力应该不会很强。这就象许多放养的孩子反而比由家长精心呵护的孩子更适合社会一样。比方可能不太确切,但如果不生几次病,怎么会有免疫力呢?若是平日太注重饮食卫生,偶尔上街吃回"脏食",可能就会生病吧?所以我想,爹妈偶尔打错了,骂错了孩子,应该不会有太恶劣的后果。

  自己也不能确定这其中的"度"该如何掌握,讲出来,向我开炮吧!

  朵朵妈01:

  还真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我们家,姐姐和我的教育方法就截然不同:她的主张,孩子迟早要面对社会,该给的刺激就应该早给,她说孩子的观察力应变力大着呢!没什么接受不了的东西!她从不在孩子面前掩饰自己的情绪,烦恼时甚至会迁怒于儿子(才4岁多);工作忙的时候对儿子也很少顾及。我总觉得她不是一个好母亲,可是她还振振有辞:只要儿子以后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就说明我是个成功的母亲!

  相比之下,我就太宠着朵朵了,只要自己觉得不是原则问题(日常生活又有几个原则问题呢?)都会由着她,总是到论坛里取经改善自己的种种方法,想使她短暂的童年生活充满乐趣,人的一辈子只有这么几年可以不用察言观色,倍受呵护呀!

  但在我心里,真的说不准谁对谁错。如果以后孩子凭着单纯的心走进复杂的社会会不会觉得很迷茫?如果没有自我调节得很好,会不会痛苦一辈子?我给了她几年的幸福反而造就了几十年的痛苦,那不是目光短浅之人?甚至是个自私的妈妈,养孩子竟然是为了自己有几年欢乐时光??????

  我这样说并不是夸大其词,我自己就深有体会:小时侯被父母宠爱得太多,习惯了被人关心,理所当然的接受着,直到后来成家了,丈夫有了自己的事业,才发现竟不知道怎么细致地关心别人!在自己万分苦恼的时候,埋怨别人不能充分理解的时侯忽视了别人的存在,竟然使他的下属对我产生意见!真是好委屈呀!

  我的丈夫对我的确很好,我也确实想帮助他,却发现自己无能为力!甚至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一下子扯远了,希望与大家探讨!

  贝儿妈:

  我是新来的,大家好!

  我觉的,在身心各方面无微不至地关心孩子,对孩子将来走向社会很有好处。比如讲道理,正由于孩子一直都是生活在特别讲道理的人中间,才会使他在将来的生活、工作中讲道理,以理服人。毕竟,现在的、将来的社会中,讲理还是必须的。

  至于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即使家长有意让孩子受一些委屈,也不可能让孩子先受尽世上所有委屈,孩子将来走上社会还是要适应。包括我们大人,到现在也要不断适应社会。从表面上看,许多放养的孩子比由家长精心呵护的孩子更适应社会,但放养带来的问题可能比孩子适应社会这个问题还多。

  同意你的看法,即爹妈偶尔打错了,骂错了孩子,应该不会有太恶劣的后果。

  乖乖妈:

  (愁)我咋总是说不过乖乖呢???

  前儿教育乖乖说:不管想学会什么都是要付出努力的,(还不是劝她练球),没有什么是天生就会的、、、

  结果她立刻扬起小脸,瞧着我说:那为什么我天生就会画画?

  我又差点给她堵着了。心里那个不满啦!说起来乖乖也是最爱画画,小孩嘛,哪个不爱乱涂,青少年宫就在隔壁,当时我想让她去学个什么的时候,就是想着她喜欢什么就去学什么,只当是更进一步地真正了解一下也好啊,问她最喜欢的两样:画画、跳舞,她就都不肯,乒乓球是走到那里心血来潮报的名(她心里多半也不怎么愿意)。

  我就知道,她就是什么也不愿意去学。我就不知道为什么?我可真从来没有对她高标准严要求,也没有对她学什么督促强迫,就连幼儿园学的英语,老师布置回来的家庭练习她不肯做我也从来不说什么,我只不过希望她能在那里玩,能了解。她呢,就好象自由活动的时候总是不够,她就是不自由,对,我看就是这原因,所以,再不肯进什么班。

  反正,她一说她天生就会画画,我就挺不高兴的。我说:你那,不算会,因为有很多东西你还画不出来,比如,窗外这个风景,你画得出来吗?

  乖乖挺拧地说:我会画,我画的会比它还美。

  当时,我俩在车上,后面我也不知道讲啥合适了。我有点发呆,我怎么一点也不会讲道理呢。

  而且,我还在想,我真的对孩子一直有点太放任了,比如,不想学,就不要逼嘛,不想练,还不是因为她不喜欢。但最近乖乖练球我还真的是在家里管了管,每天最多半小时,最少五分钟,要求乖乖一定要练,练得专心会提前结束,不专心就可能加五分钟,这样一两周下来,乖乖比前面几个月进步都大,有进步自己也很高兴,而且也几乎自己把练球当成习惯了,我的确意识到了,孩子的好习惯还是要家长来培养的,不能要求她小小年纪天生的惰性却能全自觉控制自己。对我来讲,也是意识上的一个巨大转变,(过程中,我还在琢磨)。

  我想每天我要求乖乖练这么长时间的球(周六周日另外各上一个半小时课),乖乖的压力不能算大吧(再说我也没有一定要求她出成果成名成家呀)?她不能说自由活动时间不够吧?她这样什么也不肯学,还是该管吧?怎么管法呢?

  我脑子里有点模模糊糊的,象有什么又象没什么,找不着思路。张教授帮我分析分析吧。

  另外,幼儿园7月21号要举行一个全市的幼儿英语大赛,乖乖学英语我是没管过,纯粹是她自己喜欢,在学校学,我感觉她还不错,如果比赛,是不是会兴趣更大。可是,因为最近我在忙买房子的事,这个星期我已经把她送回外婆家了。我真想再接她回来比赛,结果,她说:算了吧,好烦。

  我就让她去了。心里还是觉得怪可惜的。

  这种比赛,我和乖乖可是第一回遇到,问各位过来人,这重要么?

  乖乖妈:两种教育方法都需要

  你好。关于孩子的教育方法有很多争论。中国传统的说法有"棍棒下面出孝子",现在的教育方法更主张让孩子"自然成长",让孩子在玩中学习。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这也是孩子们从小就受到太多的压力、应试教育给大家的造成的心理压力太重所致。其实强制的方式,和愉乐的方式都需要。但都不能走极端。

  希望孩子们能在玩中成长,学习。但是不是个个孩子都有这样的环境,这样高素质的父母,像卡尔.威特一样。一个孩子的父母是从事音乐工作,父母又有极大的耐心与爱心。孩子从小就沐浴在这样一个很好的环境中。在一种快乐方式下,发展自己的能力。如果这样学习,当然好。可是乖乖的妈妈不是乒乓球运动员,就是再有爱心和耐心,也达不到这个效果。没有办法,只有大棒加胡罗卜。大棒这里就是必不可少的。从父母本身的的知识水平、教育方法、心理素质、道德修养各方面来讲,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教育环境,对绝大部分父母是达不到的。卡尔.威特的方法只能是一个理想的方法。快乐教育方法在大部分家庭内只能做到一部分。

  孩子的能力对孩子将来是最重要的,无论父母采取哪种教育方法,都是要让孩子获得生活、生存的能力,对个人来讲,这就是教育的目的。如果孩子长大以后,不具备他应该、或希望具有的能力。既是从小再快乐,长大也会很自卑,缺乏信心,生活的不快乐。如果从小父母为了让孩子学习,采取过于强制、极端的方法,是孩子的心理受到太多的伤害,留下太深的阴影。长大后既是很有能力,心理上的阴影一生可能都挥之不去。

  孩子感到他能力的提高,得到周围人的认同,对孩子肯努力、自觉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强制学习就会成为自觉学习。就像你让乖乖练乒乓球,学英语可能也要采取这种方式。很多父母对孩子的强制方法是很糟糕的,孩子很长时间都在一种非常不愉快的心情下度过,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是孩子认为永远都不可能达到。孩子听不到奖励、表扬,只能听到批评、不满意。比如孩子上次考试80分,这次考试90分,非常高兴,可是回家只听到妈妈说:你骄傲什么,离100分还差的远呢!在有些父母那里,对孩子教育的态度,虚荣心常常占据主导地位,所以我常说,父母的爱心是教育的基础,虚荣心是大忌。

  快乐学习长大的孩子就没有问题吗,也不一定。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可能耐受挫折的能力差。从小在家里,学校里,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几乎都没有受到过批评。学习什么好像都没有费过力,吃过苦,样样都学得很好。长大后在社会里可以吗?不可以!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一般都很平庸。因为他从小学习的环境完全是别人给他布置的很好,不是通过他的努力得到的。长大后谁给他布置、安排一个非常非常舒适的环境。

  据说现在流行"我平庸,我快乐"这句话,这本书我没有看到,但这个标题我想是作者对现在极端应试教育的抗议!对个人而言,这句话也对,也不对。关键在"平庸"标准是什么,如果平庸的标准是大学毕业,有一个好的工作,既是不成名成家,没有挣到很多钱,但生活的很快乐,很小康。如果这就是平庸的标准,我想绝大父母都能接受这个口号。我对自己孩子将来的希望,第一是快乐,第二是为社会、他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不要老想到自己。是否会有成就,就要看长大后的努力。但是如果"平庸"是缺乏必需的能力,日子过得很差,很辛苦。这能快乐吗?如果"平庸"是前一个标准,绝大部分父母没有必要看这本书,因为我们没有想到孩子长大后要成为朱镕基、比尔.盖茨、杨振宁这样的人。如果是后一个标准,我想也没有必要去看,因为那样孩子将来是不会快乐的。问题是现在的应试教育并没有使孩子学习到真正的能力,反而很辛苦,很糟糕。但是教育又在一个极大的口号下进行。对绝大部分父母、孩子是没有边际的、不切实际口号下进行。过去是人人都要为共产主义献身,现在是人人都要做比尔.盖茨这样的人。

  父母对孩子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孩子获得必需的能力、或者获得你希望的能力。希望孩子获得的能力应该是实际的,而不是盲目的。



    关键字:早教  激励  挫折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早教-激励-挫折新闻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评论 | 论坛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育儿知识搜索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26-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