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亲子中心 > 强生婴儿教育中心 > 正文

 关于早教的讨论-教育目的(3)
 2003年10月31日 14:33 新浪育儿

  溜溜妈妈:

  看了您的帖子,感慨很多.要是爸爸妈妈们的问题尚未解决,何谈教育孩子?

  张教授:

  你好!从您的回信,不难看出您的拳拳之心,可惜平日周围像这样的人,这样的讨论,都太少了,人们有意无意的回避.我觉得好多人都活在细节里了,包括我自己.车,房,格调,锦衣美食,减肥养生......没空抬头,看看路的远方究竟是什么.

  平时,我尽量教孩子体会关于分享,感激,节制,助人的乐趣,并注意从小事上作起.比如,家人同学生病时,问候并作些小事帮忙;在地铁里停步聆听"街头艺人"的表演,并放下零钱;出门记着带上自己的筷子,几个塑料袋;让孩子试着体验残疾人的不便;郊游时垃圾随身带走;有很多东西比金钱重要,比如,亲情,友情,健康;关注比自己更弱小的个体;每个人的责任......总之,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有各自的深意,可以让小小的心灵有所触动(当然,问题照样层出不穷,让人感叹家长之不得不活到老学到老).

  可我的困惑依旧:真要是每个大人都能做到这些"幼儿园法则"(最近有一本书以次为题),所谓"素质问题",不会像现在这么触目惊心,这个社会也会好很多很多,即便不再考核"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党".所以我觉得教育的目的不用太高高在上.但仅此,好像还不足以面对"这个复杂、激烈、残酷的世界".比如,在我原来的同学,同事中,有两位被公认为心底特别善良的人(其中一个更是人见人爱,从外到内均美的小妹妹)后来信了法轮功,还特别坚定,让我困惑良久.要说待人处世,俩人都口碑记好,关心起别人来让人感动,也曾同人讨论"人生的目的"什么的,可一旦走上那条路,真是百折不挠,怎么劝都"鸡同鸭讲",徒劳无功.所以,到底应该怎样教育孩子呢?同样强凋"爱","真", "善"等等,用在不同地方,竟然能带出这么大的差别,有时想想都觉得害怕.

  所以,我认为这个问题,真的很难讲清.

  印证666:

  阿甘----闲扯教育目的

  父母在孩子这么小就担心他会问及活着为什么,呵呵,确实长远。我个人人违反是考虑这个问题的都是很优秀的父母,无论其思考是否有成果。

  限于时间,举个简单的例子----"阿甘正传",因为这个电影大家基本都看过,容易形成一个共同的语境。"阿干正传"作为电影轰动一时,影评很多,但是我认为其中的关键内涵未见有人拈出,就是做人的基本态度,也就是你认为生活是什么样的。阿甘的妈妈教给他的信念是阿甘最基本的人生观,她妈妈说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没有打开包装之前永远不会知道是什么口味在等着你。阿甘妈妈是很爱孩子的,比如她会为了让阿甘上学而用特殊的方式找校长谈判。他妈妈教给他的就是"要去体验",我想父母实际上不可能告诉孩子生活是什么,正如你能告诉他磕到脑袋会痛,但是你无法让他一辈子不疼,也无法替代他去感觉什么是痛苦。相反,如果你做到不让孩子去感受痛苦,实际也就是消灭了他的幸福。所以,从感受的角度来说,细腻是父母最可贵的品质。

  阿甘从军时有两个战友,巴布和上尉(好像是吧,记不清啦)。巴布的信念是成为捕虾船的船长,渴望过上一种劳作而丰裕的日子,此外无它,这是一种常见的强有力的简单信念。我把他归类为现代的个人乌托邦。上尉的信念是要像先辈一样战死沙场,摔倒在战火和泥泞之中。而和平无事的日子在他看来是庸常的,无法忍受的,是违背了他的血统和他存在于世界的目的的。这两个战友的身世背景、处世方式似乎很大不同,但和阿干比较起来,就会发现他们采用的是和阿甘相反的同一类别的人生观。都是先验论的,即在他们心目之中早有关于自己这辈子应该怎么过的预定观念。这里说一句扫兴的推论,虽然巴布是阿甘的好朋友也甚为大家喜爱,但是他的这种观念决定了他的生活仰赖于外力,悲剧收场的可能性至少有50%。

  还有就是阿甘的女友的信念,她是在追寻"爱",通俗一点就是一种亲密无间的关系和感觉。这个女孩小时候没有得到家庭温暖,从而失去了与人形成亲密关系的能力,(这种关系极端的表现就是自来熟,嘿嘿)所以她漂泊天涯,想来当时美国"迷惘的一代"、"形解放运动"......大致都是发源于此。但是人与人的亲密是如此稀少,她又是如此渴望!在历经坎坷之后她居然还保持当初的美感,这不知道再现实之中可能不可能,唉。说到这里,顺便提一下对于电影之中有一处我始终不可解,就是她与阿甘共同生活之后,知道自己有了孩子就出走啦!这怎么解释?难道是怀孕的缘故,孩子有这么大的力量吗?其中的逻辑何在?(所谓逻辑的阐释,比如举一个较比恶心的例子:在《午夜凶铃》最后一集里,那个男教师由贞子重新生出来之后,得知真相毅然蹈海自杀,这可以从日本的唯美心理得到解释,参见《菊花与剑》。)我尝试了很多假设,终归不够满意,还请看帖子的有高人不吝赐教。

  按照前面的分类,则她和阿甘的人生观都是一类,就是追寻体验,但是她集中在女性化的方面,我想这是他们最终互相吸引和结合的根本吧。阿甘是幸运的,以至于大多数人只注意到他的幸运和传奇,这算是好莱坞手法的典型成功运作,在影片之中放置了多层次的东西,确实做到了老少皆宜、雅俗共赏,很高明!像这样超越细分市场的传媒产品不多见。

  那么如果我们按照这样的注重体验的方式来培养孩子,让他成为一个如"听从内心召唤"的人,我担心他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异类。童话说动物之中的异类如蝙蝠难免会被鸟兽所拒,人类里的异类就复杂一点,如歌手里的异类王菲我看大半是包装和运作,真正的异类是那些独立思想者、是超越了现时代的孤独的人。当然也有老于事故的人他能够很好的隐藏自己不容于庸常世俗的一面,那可就是让我辈羡慕的好难的本事啦。

  阿甘遵从妈妈的教诲(这真让这里的妈妈们口水流了一地呀。~O~)"认真"体验生活,所以他理解了他的朋友,她的妻子,她的母亲,也有能力去指导他的孩子直达生活的真义。呵呵,以前阿里巴巴网站的CEO吹嘘他自己像阿甘一样简单,那可是一个大大的自我褒奖呀。

  记得以前看过一本意大利小说《泽诺的意识》,里面长篇大论说到戒烟,里面的描写我很佩服,从此理解了吸烟和戒烟,萨特也曾经就香烟和戒烟发表了很多抽象言论,但相形之下就差多啦。小说里有一段话我记不大真切,大致是说,人生就像吸一棵烟,最后都是剩下灰烬、轻烟,但是有的人匆匆抽完,有的人细细品味。

  我是不抽烟的,但我想如果我抽,就不会辜负这棵好烟。

  如果这是一篇论文,自然要正说反说,要说同时不主张对孩子自由放任,甚至要说"体验观"在儒释道里的历史渊源......但既然是闲扯,那就到此为止吧。

  幸福妈咪2811:

  培养优秀的凡人--我的教育目的

  人不能选择是否出生,却可以选择是否活下去。尽管生活中有许多不适意的事,但绝大多数人仍选择了活着,因为这世上的确有许多事情值得我们眷恋,哪怕我们所关心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快乐和细枝末节的满足。那么,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就是教会他如何活着。

  活着的人分两类,一种是伟人,一种是凡人。伟人是为完成天降的大任而出生的,上天会给他很多的际遇,让他体验痛苦,让他经受磨难,那些都不是人为可以创造的条件,而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我认为伟人不是培养的。有人用毛泽东、朱元璋的例子来反对早期教育,认为他们没有从小识字也成了伟人,所以大家也不必那么在意,没准下一个伟人就出在咱们的孩子中间呢。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旷世奇才的比例究竟有多少呢?千万分之一?亿分之一?那种概率大概比买彩票中大奖还低,我们能让自已的孩子听天由命吗?我不知道你怎样做,但我会肯定地说:我不会。

  所以,我要培养的是凡人。凡人也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优秀的(此段先讲智能和学识,过后再讲品德),一种是普通的。普通的凡人会比优秀的凡人承受更多的生存压力,有时会为基本的生存条件而苦恼,象贫嘴的张大民,尽管过的也是"幸福生活",但他的笑多是含泪的笑,让人同情,甚至怜悯。而素质较高的优秀的凡人则可某种程度上摆脱这种困境,过一种衣食无虞甚至比较丰裕的生活。

  但是,也有许多文化素质高的人并未过上理想的生活,眼看着不如自己的人在仕途上青云而上,或在商战中如鱼得水,让自己又羡又妒,便感叹世道不公,让庸人得志,才子受压。其实,如果这才子反思自己就会发现,多半是因为他自己侍才傲物,过于清高,摆名士派头,不认同现有的价值评估体系,从而错过了发展的机会。到头来不再年轻,不再有骄傲的资本,与自己同来的不如自己的人已成为自己的领导,住着比自己大的房子,开着公家给配的车。而才子则必须在公共汽车上与陌生人的身体紧密团结在一起,我想那才子即使是颜回再世,也未必仍能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而不改其乐。其心中的不快可想而知。所以,我要教育孩子认同社会的价值评估体系,培养孩子良好的情商,以便过上一种相对高质量的生活。

  必须强调的是,尽管追求幸福是人的本能,但君子爱幸福,取之有道,损人利已是绝对不可以的。认同不等于同流合污,基本的做人准则:善良、正直、乐于助人一定要教给孩子。那是立身之本,做一个在群体里受人欢迎的人,这一切都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还要教他学会自我保护,不能让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自己的善良,尽量避免自己受到伤害。

  这是我的教育目的的大致轮廓,具体操作当然会有许多困难,但我会尽力,我也一直在努力。如果有一天,我儿子能在我的病床边深情地说:"妈妈,谢谢你给了我良好的早期教育,帮我成为了一个优秀的人,我为你骄傲,我也会让你骄傲。"那么,我一定会死而无憾。



    关键字:早教  教育  目的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早教-教育-目的新闻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评论 | 论坛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育儿知识搜索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26-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