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豆豆妈妈:
首先向你致敬,everest!
你不用睡觉吗?还是你现在正在美国?
早上来上班,本想看看回贴就下的,因为还有一大堆的事要做。谁想一看,忍不住又要回。我是这种贪玩的性格。我儿子偏偏在这点上很象我。所以恐怕他将来成不了什么"家"的。我其实是很中庸的人,要求实在不高,只要豆儿将来能成为象你弟弟那样的人,就可以了。我不是那种试图改变社会的人,我也不想让我儿子当社会变革的急先锋。你可以讲我自私。但我还是要尽我的能力帮助豆儿适应社会。
很多人劝我们夫妻到外面去。我相信依我们俩的技术水平,完全可以做薪水不错的白领。但我们都满足于目前的生活,自在地享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恐怕也不符合当前社会的潮流:)。我相信人生无圆满,有所得必有所失。我们得到安逸的同时,是我儿子必须在这小镇接受我所深恶痛绝的应试教育。我既然不愿意为了他而牺牲我现实的幸福生活,那就只有"教"他了。当然我从来也不想设计他的人生道路。我相信我所犯的错误,不论我讲多少遍,豆儿也可能重犯;我尝试过或未尝试过的生活,豆儿都有可能再试。讲了半天,也不知是否讲清楚我的意思了。总之一句话,我"教"孩子,尽人力,听天命吧。
Everest:
技艺与人生----幸福妈咪请进
看到你在楼下说:如果你父母让你学了更多的技艺,你会更快乐。我想其实不一定。我同意叮当的话,技艺和快乐没有关系。
人都有寂寞孤独的时候,都有情绪需要排遣,但除了弹琴画画,能消除寂寞的方法真是多而又多。出去散步、给自己放几天假放松一下、看看漫画书,跟朋友聊聊天,放纵自己一下干一件一直想干又不敢干的事,诸如此类,都不需要特殊技巧。很多时候,自省是很有效的使自己快乐的方法。一个对自己了解、知道自己的潜力在哪不足在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又知道如何得到的人,才是快乐的人。光有技艺是不够的,你看有多少音乐家、画家、科学家心理不健全,就知道了。我昨天刚刚看到一篇文章,讲很多国际象棋大师都有心理问题。
再说,技艺不是一定要由父母教的。你以前寂寞孤独无法排遣的时候,如果知道自己想学什么,然后自己去学,而不是坐在那里等父母来教,岂不是很好?我昨天看到的那篇文章里谈到一个美国棋手,没有象一般棋手那样四、五岁就学棋,他13岁时在图书馆才第一次发现国际象棋这回事,但一下就被迷上了,旷课一个月读国际象棋的书。这就是自己知道想学什么。所以我一直觉得教给孩子一些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远不如教给他们学习的能力和了解自身的能力。
离题一点,再说我们对技艺的理解。我们现在受过教育的父母,对技艺的理解非常窄,总是弹琴画画学外语。其实什么不是技艺?木工也是技艺,绣花也是技艺,种花养鱼都是技艺,烹调弹棉花也是技艺,我们好象没有哪个家长会让孩子学这些吧?我们教孩子技艺真的是想让孩子将来能够用这些技艺来排遣寂寞吗?好象不是吧?
幸福妈咪2811:
成年以后我是个非常快乐的人,
也就是说我自己找到了许多使自己快乐的方法。但那是成年以后,有了知识,有了很多经历,有了学习的能力,甚至从寂寞中也能找到快乐。
可是幼年和童年不一样,自己尚未掌握自己,父母亲便是我们通向快乐的桥梁。至于初中以后,由于经历从农村到城市又从普通初中转入重点初中等太多的变化,有很多新环境要适应,有许多外来压力要承受,有许多歧视要面对,有许多功课要补习,所以没有条件,没有时间去学什么。
将一个人三十多年的经历用简短的文字概括肯定不会全面,所以有的时候可能强调一点而忽视其余。再说,如果不是天才,很难爱上一种东西就舍命去学,矢志不移。所以父母的启蒙是很重要的。
好久不见你上来了,见到你真高兴。我喜欢你的帖子,不管我同意不意,每次都能促我反省。我们都在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孩子有一个美好的人生,尽管大家对美好的定义不完全一样,但,互相启发吧。
Everest:
红舞鞋,父母的勇气和远见
涵涵妈妈说如果不想让孩子穿红舞鞋,父母要有勇气和远见,我很同意。
我刚到美国的时候看到一条新闻,是一个胖妇女(不是一般的胖,是奔二百公斤去了)组织了肥胖人权益协会,出去游行呼吁公众场所要把门做宽些,杂志上的时装模特要有胖子,等等。有记者问她:你自己减减肥不就行了?她说:改变自己太难,我还是改变社会吧。
当时我觉得这个胖子简直岂有此理,但日子久了,觉得她的话有一定道理。我们中国人的习惯思维跟她正相反,从大处说,我们先要正心修身,才能谈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小处说,我们遇到社会上一些我们不喜欢的事,总是说"没办法",然后想法使自己和自己的孩子学习习惯这些事,所谓"适应社会"。很少有人想到我们应该让社会适应我们。比如应试教育,大家都知道不好,但中国人上千年来一直头悬梁椎刺骨地考科举、考大学、现在连考研都如此。如果大家都不喜欢某件事,为什么那么多年来我们没能把这件事取缔掉?在美国如果哪个幼儿园伙食不好,很快家长们就会成立联合会找幼儿园谈判,还会往报纸上闹,而在我们这里大家叹口气,"没办法",晚上孩子回家给补补算了。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多,但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因为我们不敢以自己为本,不敢与社会潮流相左,不敢说:我要按我的想法生活,如果这个社会容不下我这样的人,那我要改变这个社会。中国社会中这样的人不是没有,但一个社会里这样的人得达到一个"临界数量",才能使社会有所变化,否则,这样的"出头鸟"也许自身难保,更别说改变社会了。中国社会也许还要过些年才凑得出这么一个临界数量,我真希望坛子里的父母们能使那临界数量早点到来。
雪瑞妈:
也谈"红舞鞋"
Everest,一直很欣赏你的观点,你所有的贴子我都认真读过,每一贴都给我很多的启发。我是一个"老潜水员",每天一上班,首先是开机进入新浪论坛,拜读各位妈妈的大作,以图不断的更新自已。正是有everest、幸福妈咪、壮咪妈等等优秀妈妈的不同观点和优秀文章,才使得这个坛子如此吸引人。最近坛子在讨论"穿不穿红舞鞋"的问题,我觉得这正是谈到了早期教育的关键,也想说一些自己的看法。
我是幸福妈咪观点的支持者,我也认为孩子迟早都要穿上红舞鞋,"在别的孩子突然套上舞鞋尚未适应时,他不但很快从中得到快乐,甚至还有时间干一些除此之外的事,有一些能使自己更全面发展的爱好"。中国的国情和美国毕竟是不一样的,美国的老师是针对个人的特点去鼓励并使其充分发挥。中国从小到大,教师都是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给予很多的机会,也就是通过打击一片来培养一两个优秀生的自信。我从小学到大学,只有少数阶段享受过这种待遇,我先生则一直是个优等生,所以我们对这种国情有深刻的体会。正是有了这种特殊待遇,我先生认为学习、研究并非是件苦差事,如果每天没有学习,没有收获,他则认为没有成就感,也觉得空虚。我想在很多普通人为陈景润那近似疯狂的研究工作不理解时,可能他正是乐在其中呢。我的孩子没有幸福妈咪的乖乖那样出众,但在我的培养下,她认为学习也是一快乐,同时也还是一个很合群的孩子,虽然在别人眼里认为她又是学钢琴又是英语在"害性命",但我不认为如此(除非只是单纯的机械学习)。我的雪瑞正在学习"you&me",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这套教材的确太贵,但我欣赏其教学方式,让孩子快乐的学习,进而乐意学习。至于钢琴,我和坛子里的妈妈的观点也一样,是"玩",多一种方式多一只耳朵去认识这个美丽的世界。我的人文知识不丰富,所以在很多场合都是免开尊口,所以我也希望我的女儿有较深的人文素质,现在我可以把一些适合她看的世界文化精品念给她听,那以后呢?因为随年龄的增长,很多东西要自己去认识、去不断的感吾,这就要时间,如果到那时因穷于应付学习,哪有时间呢?
Everest说的,我想坛子里许多妈妈都或多或少认识到了,但国情的确如些,现实是残酷的,我们的孩子以后面对的是中国更多的人口,更多的竞争,虽然幸福个人的感受不同,就如"围城"里面的人想冲出来,外面的人想冲进去,《罗马假日》中的公主还想做平民呢?但那是她已经拥有了一切。我看到许多中国农民依然面朝黄土、许多下岗职工为了生活到处奔波;也看到上市公司老总的益气风发(非暴发户仍高科技人才),高级知识分子尊贵,因此我只想让我的女儿活得高贵些,感受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因为毕竟现实生活中没有"桃花园"。Everest的思想是超前的,也是我们想看到的,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不变的真理,我们毕竟没有达到可以支持你想法的国力和民众素质。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认清形式,摆正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立世不败。我也很担心,大家过早的按自己的育儿模式教育孩子,可能会抑制他们的一些别的方面的才华,不过经常上坛子里看看、也能得到不少启发,比如Everest独到的见解,我相信,对孩子的教育贵在持之以恒,如果我们随时了解我们孩子的需要,不断的交流,和孩子一起成长,给予他们适当的发展空间,加以正确引导,一些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最后斗胆问Everest一下:你能放弃你在美国的一切,回国做一个"先行者"吗?以你的才能引导我们这些妈妈为我们的孩子争取更广大的生活空间?以实际行动让那个"临界数量"早些到来,惠及我们自己的孩子,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或是下下代身上?
Everest:
给孩子一个选择生活的权利与国情是无关的
雪瑞妈,你问我是否愿意扔下我在美国的一切回国去当那临界数量的一部份,我一点也不惭愧地告诉你,我不愿意。我是一个不崇拜英雄也不准备当英雄的人,或者可以说我是一个很个人主义的人。这世界上对我最重要的是我自己和我的家人,我首先要为这些人着想,如果有余力我才会去帮助别人。我也一直认为这世界上如果人人都能把自己和家人照顾好,如果人人都能把自己的那份工作做好,我们也就不需要英雄了。
另外,我觉得你和幸福妈咪都理解错了我的意思。我不是希望坛子里的父母们都去当先驱,去组织委员会反对应试教育。我也不是希望所有父母都不许孩子顺从社会上的主流价值观。我希望的,是父母们不要规划自己孩子的前程。我们应该教给孩子的是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学习能力、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能力。我们也可以给孩子讲中国的国情,讲应试教育的利与弊。也许你的孩子会觉得在中国这种国情之下,不喜欢穿红舞鞋也得穿;也许你的孩子会选择不顺从国情。就算他选择了应试教育,比起由他的父母替他选择,仍然是个进步。在我们允许我们的孩子思考和选择的同时,我们就是在改变国情。你问我是否愿意回国去为我们的下一代争取更广的生存空间,你如果能让你的孩子自己选择是否顺应应试教育,你就已经给了他更广阔的空间。
最后再说一句题外话,我在美国还是在中国,不应是讨论的内容。我知道国内有些人觉得在国外的人没有资格评论国内的事。我不这样看。一句话是对就是对,是错就是错,跟这句话是谁说的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