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亲子中心 > 强生婴儿教育中心 > 正文

 关于早教的讨论-学习(3)
 2003年11月1日 11:20 新浪育儿

  丁丁妈1863:

  谢谢张教授,兼回壮咪妈关于教育资源浪费的问题。

  这两天事情比较多,一直没时间上帖,今天终于抽出时间阅读张教授以及各位妈妈关于聪明孩子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帖子,有很多很不错的见解,尤其是张教授的现身说法。张教授深入浅出的分析,应该能够指导妈妈们在处理孩子的早教与目前大环境的协调问题,虽然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但道理是一样的。

  看了妈妈们的帖子,发现这里面有几个观点需要说明。

  关于壮咪妈提出的提前教育是不是浪费教育资源,对于这一点,首先我要说明我和翩翩妈都反对不顾孩子的兴趣刻意去教孩子各种知识,翩翩的认字始于3岁左右,不是大人强加给孩子的任务,是她自己的兴趣,她对认字有强烈的兴趣和要求,父母是不是该漠视呢?而且,难能可贵的是翩翩能够一如既往地表现出兴趣来,这是无可厚非的,如果坐视不理就走向另一个极端了。至于丁丁认字,是上大班以后他自己教自己的,我在他3岁多的时候也曾走入歧途,用一张汉字挂图模仿别人教过他几十个简单的汉字,但只坚持了几天,因为他反感这种教(我想多数孩子是不喜欢的),而且我也不喜欢,乐得皆大欢喜。后来就一直没有教过他了,直到上大班以后,因为我没有以前那么多时间给他讲故事了,跟他说学会自己看书阅读就不用受制于妈妈了,于是他就开始自己看,自己看的书多了,认识的字就多起来,更好笑的事,我一直都不知道他已经认识很多字了,是别人问起我丁丁怎么能认识那么多字,是不是我教的?我才突然发现他已经可以自己阅读一本新书了,我也不好意思将此成就归为自己,我实在是没有功劳,只是每买回新书就先给他讲一遍,或在他问到的时候告诉他一下而已,所以,别人问丁丁是谁教你认字的,他都是很坚定地说:是我自己教自己的!至于数学方面的教育,就更惨了,指导上小学我除了教过他数数以外,几乎就没教过什么数学方面的知识(好象翩翩也是差不多),在幼儿园参加过速算班,但大部分时间他都是一边看书去了,而其他同学都可以速算3位数的加法了。

  说这些,是为了说明澄清一下,我们不是提倡有意识地去提前教授学校要学的知识,而持提前教育浪费教育资源观点的,可能是基于这种提前教育的刻意性的。我看目前坛子上一些妈妈都在为孩子的认字什么的着急,其实这就有刻意之嫌了,他(她)原本是没兴趣,你硬要给他(她)培养出兴趣来,即使成功了,也只能说明你又赢了他(她)一次,不过美其名曰对他(她)有帮助而已,经常性这样赢他(她),也许慢慢地他(她)就不再表示自己的意识了,屈服于妈妈这个权威算了。张教授说的"创造力、想象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人格以及宽阔的知识"才是学前教育的核心,有了这些基础,认字也好、计算能力等专门知识也好,就都不是很难的了,只是时间而已(即使是不会某一门专门知识,也不是什么问题),于是张教授的孩子可以在幼儿园提前学习学校的知识,而翩翩和丁丁之流就能够在学校里快速地获得所需的知识,这不是提前不提前的问题,是掌握了一种学习的能力,能够帮助他们迅速地掌握知识,因此学校的照顾中等或落后的、不具备这种学习能力的学生的做法,显然就不适应他们了,而他们利用这种学习能力去学习更深一层的知识,不是更加符合国家的需要吗?怎么可能是浪费呢?如果不是考虑心理承受能力、生理方面等因素,我认为,如果都学会了就可以跳级,三年级的学会了,再往上跳,别人学一种计算方法需要一个星期,而你只需要1天,为什么一定要让你等一周以后再学第二种呢?这才是严重的浪费哩。所以,我觉得壮咪妈的困惑,可能是没有正确理解张教授的意思,将提前教育片面理解了,学前教育如果忽视了"创造力、想象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人格以及宽阔的知识"方面的培养,而刻意去提前教授一些学校的知识,就真是一种错误,而不仅仅是一种浪费了!这样的教育即使孩子能够提前掌握这些知识,也许在低年级能够应付自如,甚至也表现出吃不饱的现象,但并不一定保证他能够很容易应付将来的学习,因为他(她)没有掌握方法,只是提前学过而已,而将来的学业,大多数家长是没法提前教会他(她)的,说不定将来还会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导致跟不上班哩。

  而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能说是将学校教育提前到幼儿园阶段,阅读是人一辈子都需要从事的活动,阅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都是很深的学问的,不错,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是可以很好的阅读了,但如果没有家长对阅读的正确引导,只是按部就班地跟着老师的教鞭进行阅读,他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就要大打折扣了,而如果家长在上学以后再去做这种引导,可能就有难度了,从这个意义上讲,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越早越好、也越容易。诚然,人类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人穷其一生所读的书确实是有限的,正因为如此,阅读才应该趁早开始。说到阅读,我是很惭愧的,虽然上到了研究生,可所读书及其有限,即使读,也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读,哪象丁丁他们现在这样如饥似渴哦。聪明与否好象是天生的,而智慧来自于前人知识的积累,所以,阅读是获得智慧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于学前教育的内容,记得张教授以前的"和大家谈早教"系列帖子里已经说得很好了,不如请斑竹将它们再帖一次。

  还有妈妈提出数学能力的问题,认为中国孩子的数学能力本来就很强了,不必再提前教育,甚至有意去淡化它,我认为这是不对的。确实,中国的孩子在国际上获得的奥数成绩是令人瞩目的,而这些成绩并没有为我国的科研能力带来什么改变,动手能力差是国内对奥数不满的一个最大的武器,奥数成绩的取得有一部分是因为题海战术的结果,不是有妈妈说孩子对做过的题目就有印象,没做过的就不会,这就说明这个孩子根本还不具备数学思维能力(也可以说没有数学天赋),让他参加奥数就只能是用多做题来提高成绩了,何苦呢?也有一部分孩子确实具有数学的天赋,而家长的功利、社会的取舍态度,令他们不能够继续从事数学方面的探索和研究。我想一些大数学家也不一定都是动手能力强的,他们肯定也会是奥数的骄骄者。中国孩子数学能力强并没有错,错的是中国家长的求全心态,我想大多数家长是不愿意孩子去从事艰苦而难有收获的数学研究的,即使是有天赋也只能停留在应试方面,而有意去淡化数学能力的培养,也是这种心态的另一个表现。

  关于智商与情商的观点,首先我也和翩翩妈的观点一样,不认为丁丁的智商特别高,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我们给了他良好的学习和玩耍的宽松的环境,让他们能够在开始自己活动的时候,就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保持对学习、创造的兴趣,我们只是给予了他鼓励和欣赏,这些足以使得一个智商普通的孩子获得很强的学习能力和自信心,并具备健康的人格,而这些也正是较高情商所必须的。少年班的出现,是具有特定社会环境的,如今的教育界也好、社会人士也好,都知道单纯的少年班的弊端,高考内容的改革和社会的需求,令家长们都很重视孩子的综合素质,因此不能认定智力发展好的孩子就一定存在情商方面的不足,智商和情商不是绝对对立的。意志的锻炼以及社会性能力的培养是贯穿孩子的整个童年、少年甚至青年期,只不过不同的年龄阶段强调的重点不同,如果对一个上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以坚持40分钟认真听已经懂了的课程来培养他的意志的话,恐怕坚强意志未培养出来,新的问题却先出来了,因为这样做违背了这个年龄层次的孩子的特点。

  这方面翩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她的智力发展和人际交往能力、社会能力都是很出色的,我想如果去掉心理的和生理的因素不说,即使跳级,她还是会保持她这些方面的特长的,即使遇到新的问题,也可以凭她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家长的帮助,很好地处理这些问题的,而她的意志力和持之以恒的态度,已经从她对学舞蹈的态度略见一斑了。丁丁虽然没有翩翩那么多的光环,但从小我就着意培养他从容大方地与人交往的能力,尊重别人、爱护老幼,从幼儿园到小学,一直被老师认为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就是因为他的这些品德赢得了大部分老师和同学的好感,他的朋友中既有惺惺相惜的同类,又有不爱看书、不爱学习、或有不良行为的同学,他都可以与他们友好相处,甚至打成一片,他似乎不是以别人的优缺点去论朋友的,在一起好玩就行了,本来嘛,小孩子的优缺点不是那么绝对的,都是按大人的标准来判断的,在孩子眼里根本就没什么大的区别,这种平等意识也许是与人交往中最好的态度。说这些,实在是有些为翩翩和丁丁抱不平哦,好象他们都是一些高智商低情商的典范,其实不是这样的,甚至他们的玩商还有是其他孩子所不及的哩。嘿嘿,有些自夸了,不太习惯。

  至于纪律方面的问题,丁丁和翩翩就有些不一样了,丁丁的纪律性一直是很差的,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就是上课插插嘴啊、上课迟到啊、动作慢啊、不拘小节啊等等,但在需要纪律和严谨的学校里,这些就是纪律性差了,至于是不是会影响到将来做高层次的社会人,我也无法下结论,而我也没有给他定下一个做高层次社会人的目标,管他哩,祖宗就是农民一个,子孙也不求高层次,但求真实、本色就行了。

  意见发表完了,这回我可是真正的有感而发,完全不考虑后果的哦,有砖头就砸过来吧,反正我已经准备好逃了。

  Everest:

  想到哪儿是哪儿(一)

  1。什么是天才?

  在我看来,天才是这么一种人:他会的东西大多数人永远学不会。爱因斯坦是天才,霍金是天才,玛莎·阿格里奇(我最喜欢的钢琴家之一)是天才,球星乔丹也是天才。倒不是说这些人不需要后天努力。他们后天付出的努力不比任何人少。只是,其它人就算玩命一辈子,也达不到这些人的境界。

  什么不是天才?我们所推崇的"神童",大多数都不是天才。你会干的事,你的朋友也会,只不过比你晚个一年半载;或者你会的东西别人不会,只不过是因为别人没学。会背诗、甚至会作诗的三岁孩子,会读书的两岁孩子、会心算的四岁孩子、上大学的十二岁孩子,多属此类。因为天才也仍然需要后天努力才能把自己的天才展现出来,需要对人生和世界有深刻的认识、需要了解前人的成就才能有所创新,所以小孩子时期谁是天才是很难看出来的。你没听说过天才的少年哲学家或作家吧?(现在那些少男少女作家,多属炒作。)你也没听说过天才的少年政治家或科学家吧?当然也有例外,孩子在数学、乐器演奏和棋类方面的天才可能很早显示出来,因为这些领域需要的能力比较单一。

  所以呀,我们还是安下心来,别净想着让自己孩子当一回"神童"。费了半天劲,孩子想玩也没玩成,该培养的能力没培养成,结果呢?不过是在亲友街坊面前"风光风光",值不得的。可不是说从现在起最好别教孩子认字算数,只是说,如果孩子不喜欢、或者能力还达不到,就别心急了,别太把孩子十来岁以前的"成就"当回事。培养他的能力,让他有"后劲",更重要。

  2。知识的力量有多大?

  有句让人笑得喷饭的话,叫做"无知才能无畏"。路上见着一只老虎,你要是不知道老虎爱吃人,你当然就无畏。嘿嘿,这样无畏的人很快就会从人类基因库里消失了。另一个极端有一句话,叫做"知识就是力量"。其实也得看是什么知识。有些知识,象一加一等于二这种公理,是力量。很多其它知识,就不一定了。比如说吧,自然科学知识总是不断更新的;我们现在读到的历史书,跟二十年前人们读到的,虽然都讲的是同一个人同一个朝代,内容可能完全不一样了,再过五十年,历史事件没准又出来新的说法;生活常识更是一会儿一个说法。过期的知识不是力量。所以与其太过注重知识,不如教给孩子一项本事:搜集信息、更新知识的本事。

  3。素质教育在中国。

  现今老师、父母、专家言必称素质教育,问起什么是素质教育,很多人都能说个大概。若问起素质教育的目的,我敢保证,有些妈妈得吞吞吐吐。"哈佛女孩"、还有"什么男孩"之类书之畅销,就是最好的例子了。说句实话吧,肯定有些妈妈心里想的是:搞好素质教育,将来孩子也进哈佛!其实,素质好的孩子大部分还是进不了名牌大学,毕竟素质和学业水平是两回事。一个人的素质高,可以使他在学习方面的潜力发挥得更好,但这不说明他就能够得上名校的要求。素质好的主要作用,还是使得一个人能够有合理的生活目的并有能力去达到这个目的、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如果有一本书叫"修车男孩XXX",讲一个素质高的修车匠,不知能卖出去一本吗?

  4。什么年龄是学习的关键期?

  另一个流行说法是"0到三岁是学习的关键期",所以很多家长急着让孩子认字、背诗、学英语。虽然国内外教育界都有这种说法,但一些研究大脑发育的生物学家却有疑问。为什么呢?因为人脑的发育要到十来岁才停止呢。0到三岁的时候固然脑子里一大堆突触使劲在长,学习新东西也许可以让有用的突触长得多一些,可是四到十一、二岁的时候,脑子里的突触虽然还在长但大的结构已经有了,这时候是学东西最快的时候。所以,0到三岁是关键期,还是四到十岁是关键期?要我说,孩子的每一年都是关键期,每一年要学的东西也不一样。越小的时候越应该注重能力的发掘,大一些之后,可以学习现成的知识。就说0到三岁吧,最先是从国外传到国内的,但是国外强调的是让孩子接触尽可能多的东西,培养孩子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培养语言能力、运动能力、自理能力、探索能力等最基本的能力。到了中国,除了家长之外,还有些搞教育的拿这个说法做办那些"学前班"、"认字班"的理由。小心!橘子过了淮河了。

  5。是孩子的兴趣还是妈妈的兴趣?

  在孩子的教育上,我最喜欢的方式是孩子自己探索,家长引导。家长要做的,是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接触尽可能多的东西,让他知道自己能够做些什么学些什么,然后一旦孩子对什么产生了兴趣,家长给他条件让他能够学习他感兴趣的东西。最不喜欢的是家长给孩子定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当然,一些最基本的东西,人人都得学的,还是得学,不过只要孩子正常上学,肯定是没问题了。就说中文吧,我当然也是希望儿子会中文,不过我也知道,中文对他不会有什么实用价值,更多的是不忘祖家的意思。学了中文他不见得肯了解中国文化,没学过中文的人也有很多途径可以了解中国文化。所以,我是会尽量让他接触中文、想法让他觉得中文有意思。如果他执意不学,我是不准备强迫他的,要怪只怪我本事不够大,没能引起他对中文的兴趣。



    关键字:早教  学习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早教-学习新闻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评论 | 论坛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育儿知识搜索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26-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