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亲子中心 > 强生婴儿教育中心 > 正文

 关于早教的讨论-学习竞争(5)
 2003年11月1日 12:03 新浪育儿

  雨点爸:

  对,一旦讨论起来就难免Judgemental了。

  其实我的观点概括为两个:

  1)我特别不喜欢这个节目这种形式;

  2)翩翩的反应不算"妒忌",应该算作"感到特别不公平"。

  由翩翩妈的感想而引起的讨论,也是大人之间在讨论,算是增长大人的见识。将讨论中的观点应用到孩子身上,也许可能不到1/100。对于这个讨论,也不必太"Judgemental",讨论只是讨论而已,讨论下来,生活还照旧。

  peipeima:

  也说仁者爱人、适者生存,黄海月明请进,我对张教授一文的理解与你有出入,这里与你探讨一下。

  1、存天理、灭人欲的解释很荒唐,大错特错。

  不知这样说的依据何在,你是以什么标准来说张教授的解释大错特错呢?是以古文的经典解释为依据吗?还望详说。

  不怕你笑,我还真没看出来其大错特错之处。针对古文的解释,其实很多都没有绝对正确的标准。即拿《论语》来讲,古有宋儒之解,今有南怀瑾之解。谁能说宋儒就比南怀瑾更理解孔子呢?如果仅仅因为南的说法与宋儒的经典解释不一致即称其大错特错,显然是不能说服人的。就拿《论语》中一句"无友不如己者",宋儒的解释是"不要交不如自己的朋友",而南的解释为"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不要认为任何一个人不如自己",就我自己而言,就觉得后者更为合理。因此,如果你说张教授的解释有误,还需拿出充分的依据,让大家都听一听,这样才好作判断。

  2、仁者爱人,是儒家的人本主义,强调作为社会统治阶级的人应该关心被统治的老百姓(士大夫关心庶人);适者生存,强调社会环境对每一个个人都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巨大力量。它们本来不是互相对立互相依存的概念,勉强凑合到一块能说明什么问题呢?我估计张教授的意思是说:应该让孩子善于处理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个性和规则之间的协调----如果确实这样,何必绕路走呢,何况走上了岔路?

  仁者爱人,也许孔子最初是对士大夫说的,但似乎并不妨碍我们把它推广到每个人。昨天正好看了一个经书平的访谈节目,谈及他父亲在翻译"仁"这个字的时候,英文就用LOVE,他认为仁就是爱。这样说来,用仁者爱人来强调每个人都有爱人之心似乎并不为错。

  张教授把仁者爱人与适者生存放在一起讲,我理解的意思与你有不同。我想不是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而是指在理解并适应竞争规则的基础上,仍应保持对每个人尤其是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之心。不要认为那些在竞争中落败的人就是技不如人,就是活该,而应该想办法帮助他们,并保有仁爱之心。从这个角度讲,我认为张教授把这两句话放在一起讲是非常有道理的。

  3、你说尼采、社会达尔文主义等本无相关,不应放在一起。

  其实这个道理与上面是一样的。尼采宣称"上帝死了",把西方社会从上帝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同时也把原有的伦理价值观打碎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果只强调达尔文的"适者生存",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关系,而缺乏博爱、宽容等人伦关系的指导,个人乃至社会仍是会有很大问题。如此理解,我不觉得张教授是把无关的东西强行扯在了一起,相反,其间的关系倒是非常深厚。

  开开1998:

  非常赞同!!我在下面的帖子贴上来:

  我觉得不存在什么离题的问题,张教授想讨论的并不是大家讨论的比较多的规则公不公平的问题,因为这个并不是主要的,或者说,不是我们人为可以改变的.

  "竞争、公平规则在这里都是次要的,天理昭昭与适者生存是其核心问题,如果父母对此有清醒的认识,有自己的信念,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你就会知道如何去处理。"

  张教授要讲的通俗点就是,既要会适应规则,积极竞争.另外,同时要教会孩子具备爱的力量.这两点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一也就没有二.如果只有一,没有二,那是很可怕的.

  小杨的妈妈:

  我得首先感谢翩翩妈,是她的一个帖子引起了一个那么多话题,使我

  1。开始对博弈论感兴趣;

  2。对达尔文、尼采产生了想进一步了解的兴趣;

  3。对儒家学说要了解一下;

  4。想读一读张教授推荐的那几本书;

  5。对了,认识了"judgemental"这个词;

  6。想进一步研究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供给者与观察者。

  其次,感谢参与讨论的各位妈妈、爸爸们和教授,希望大家继续有话直说啊。

  我不是斑竹,我知识一个想把孩子带好的妈妈。

  everest :

  回应两儿妈,关于评价别人

  两儿妈在楼下说到,我们不应该急于用成人的观点评价孩子,也不应该急于用自己的观点评价别人,还介绍了一个英文词:judgmental,意思是对别人的评价太过苛刻。与judgmental相反的,是宽容,是不用自己的价值观念去判断别人,是下判断的时候考虑到人和人的不同。这个话题,我也早想说了,两儿妈说得非常好了,我只是再随便发挥两句。这个帖,不再是谈论翩翩参赛的话题,所以,属於故意离题。在翩妈这个例子里,我倒觉得judgmental的因素不多,翩妈毕竟只是对翩翩的行为进行猜测,并不是认准了翩翩是嫉妒。成*年人对於孩子judgmental,其实问题的根本还是成*年人之间也很judgmental。可以夸张一点说,我们还不习惯于给别人留下空间,习惯于认为我们自己的观点、价值才是对的。上次与张教授讨论道德教育,张教授说到:美国社会里的相对价值观是自由的基础。只有承认别人的价值取向可能和自己的一样合理,而不是自己的选择才是对的,才有可能不judgmental,一个社会也才能够成为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也才有可能有个人选择不同生活方式的的自*由。两儿妈举的那个在德国的例子,我也碰到过。刚到美国的时候,我也和两儿妈一样,谁说中国有什么地方不好,特别敏感。倒没有象两儿妈那样浑身生刺,但也是利用一切机会给中国辩护。时间久了,有两个发现:1。我经常在美国同学面前批评美国,他们一般都会很认真地和我一起讨论、一起批评,也问我:中国是怎么做的?2。他们批评中国的时候,如果我反对,他们会很认真地听我解释。之后,可能会质疑我的意见,可能会接受。这让我感到什么是开放的头脑和容忍不同意见的胸怀。最后再说一点,宽容并不等於不能批评别人,凡事不能走极端,不苛刻评价不等於不能评价。所以我也不认为父母不能批评或评价孩子。了解了情况之后再评价,让别人表达了自己的理由之后再评价,不要以己之心度别人,就够了。

  peipeima:

  说得好,是这么个道理

  反思自己,突然发现我最容易JUDGEMENTAL的可能是对孩子爸爸了。总会觉得"你怎么能这样"。仔细想来,其实各人成长的环境及经历都不同,很可能会有各自的理及各自认为正确的处理方式,我怎么就不能在JUDGE之前平静地听听他的理呢?

  经常想着,希望孩子将来能有体谅、宽容之心,可如果孩子在家里看到我这么一个经常对爸爸JUDGEMENTAL的妈妈,受到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体谅之心当不是教会的,而是看会的。父母对孩子体谅、对身边的人宽容,孩子耳濡目染,才可能学会体谅。

  想来想去,抛开别的不说,就是为了孩子,也得改改自己的毛病。

  superchukonu2000:

  给everest----不知道为什么不能跟贴了

  说我是post-machine!郁闷。

  你说的很有道理。

  平等是一个方面: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不存在地位高下而产生的特殊资格评判他人。

  不过,大家都是平等的可是也可以"批评与自我批评"哈。

  但在基督教的影响下,道德评判是有些特殊的,他们认为道德评判是上帝的专利。因为基督教认为每个人都有原罪。所以当只有没有任何罪孽的人有资格对他人判罪的时候,所有人都只能退去。关于这个,圣经中有个"基督"教育要投石击死行淫妇人的众人的故事。不过我也记不具体章节了。你说的很对,因这个精神影响,信不信教的,很多人都避免对他人做judgemental的评判。

  不知道我有没有把自己的意思解释清楚。

  基督教对西方社会的文化政治道德体系,甚至文学等各方面的发展确实有很深远影响。但是现在的小布什宗教色彩的浓厚,也是让人有些不安的哈,--这是题外话了。

  关于词义,可能我们用的字典不同吧。我查了一下,

  judgemental adj 1.involving the use or exercise of judgement. 2. tending to make moral judgments.有个例句是:to avoid a judgemental approach in dealing with divorced couples.

  我用的是webster's new universal unabridged dictionary

  Random House 1996年的版权---可能有些内容有些旧有待更新了。

  judge others harshly相信是应该更广义些的用法了。

  关于宽容,很同意你的看法。《宽容》也是我很喜欢的一本书。



    关键字:早教  学习竞争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学习竞争新闻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评论 | 论坛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育儿知识搜索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26-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