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南妈:
由爱的呢喃所引发的问题说起--To琵琵妈、事事儿妈和道道爸
这两天论坛上的气氛有些沉闷,关于爱的呢喃大家说了很多。我看了一些,现对有些论点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琵琵妈说,也许父母可以爱他,可父母不可能永远活着,而父母身后,孩子怎么办?我想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一个社会,不管怎样发达,一定的人口中总会出现各种有残疾的人士;不仅如此,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辈子永远健康。一个文明的社会的文明的一个表现就在于,社会要承担一部分的责任。至少,父母要有理由相信,我们身后,不能照顾自己的孩子可以得到社会的照顾,特别是宗教慈善机构的照顾,他们能够安祥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只有这样,父母才有勇气承担自己的那一份责任。
事事儿妈说她家楼下就有一个脑瘫的孩子。首先,我对那位母亲表示敬意,我希望她足够坚强,希望她能得到家人的理解,更希望,她能得到社会的帮助。这种帮助也许最重要的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的。周围的人的目光是否给了她和她的家人更多的压力?她除了同情之外,有没有得到过人们鼓励和敬意?如果我们不给他们压力,而是尊重他们,也许,她就不会把孩子仅仅放在家中,那个孩子不是只是活着,也能感受阳光、新鲜的空气和人们的关爱!今年的《中国青年》第10期就刊登了一篇采访有脑瘫孩子的家庭,也有网友贴出来了,事儿妈找找好吗?至少可以给她一些安慰。我认为,让人们有机会了解,在这个世界上,你并不是唯一遭受痛苦的人,特别是,有相同遭遇的人们能够组织某种社团,互相帮助和鼓励,这对于给人们战胜困难的勇气是非常重要的。这方面,台湾已经做的不错,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类似组织。
道道爸,首先请接受我的敬意。本来,我不想说自己的故事,为了让你了解,有些话我是有资格说的,也许有必要说说我自己吧。
道道爸,也许你不相信,我是多么羡慕你呢,我但愿能用一条健康的蜕,换我一只更明亮的眼睛。由于先天性白内障,我的视力很差,我从小受到的不公平的待遇只会比你多,不会比你少。敏感的心灵是一样的,我也有过愤世嫉俗的时候,但是最终我成了快乐、宽容的人。我常常觉得生活中有太多值得庆幸的事情:我的家境不错,我的父母可不是那种不负责任的人,为了一点点的缺陷就忍心丢弃孩子的人,虽然他们也不是每时每刻都同样爱我,都以我为自豪,但至少现在他们以我为骄傲;我庆幸我还保留有足够的视力,能够看书、学习,做我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庆幸,虽然体检不合格没有上最好的大学,但最终我终于如愿以偿,研究生时通过隐瞒而上了中国最好的大学,在那里我碰上了南南爸爸,我们有了个幸福的家;我庆幸,无论我到那里,我都能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我虽然看得没有他们清楚,但这一点儿也没有妨碍我们之间的友谊。
如果我不是已经有了这样的心态,也许新的不幸就会把我压垮。真的,道道爸,我多么羡慕你的道道是如此健康,而我的孩子将和我有一样的遭遇。他还不到两个月到就做了手术,当时我的心情无法用语言形容。但我相信,由于现在医学已经更加发达,他的将来一定比我的好。我有信心,他一定会有自己的健康快乐的生活,他不会因为妈妈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而责怪妈妈。每当看到世界上还有更不幸的人,我也同样怀有一颗庆幸和感恩的心。
我真的相信,生命是有尊严的,而且生命的潜力是超过我们的想象的。生命的潜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待生命的态度。这种态度,决不是简单的同情所能涵盖,它还包括基于理解的爱和尊重
Erdongchen:
给孩子压岁钱等
又快过年了,又要给孩子压岁钱了。南方人把给压岁钱称作"给红包"。我小时候每年过春节总能收到很多红包,有爸爸妈妈给的,通常是10块,也有亲戚或邻居给的。我记得隔壁的老奶奶每年都笑咪咪地递给我一个小红包,里面有一张崭新的两毛钱。钱并不多,但留给我的记忆是美好的。我总是把这些压岁钱存好,买书交学费。
自从自己有了孩子以后,对这个压岁钱却有了新的困惑。
一方面是"给"的困惑。每年春节我和我丈夫至少要准备5000块钱给红包。我丈夫家亲戚多,每个孩子至少要给200-300块,给少了别人会给你脸色看。我认为我们只是工薪阶层,挣钱也不容易,这样花钱不太应该;另一方面我认为对孩子也不好,一个小学生每个春节能收到3000多块钱的红包,会让他们觉得钱来得太容易了,从而滋生浪费和依赖大人给钱的坏习惯。可我爱人认为给红包其实不是单纯给孩子,实际上是给他们父母的,是大人之间的礼上往来。给少了我们的面子上不好看。
另一方面是"收"的困惑。我丈夫在单位里不大不小也是个官-手下管着几十个人。99年春节时,我的孩子刚6个月,他手下的一些同事来家里拜访。第一次来了两个阿姨,给我的孩子两个红包,我打开一看,一共400块钱,我一下子不能接受,让她们拿回去:"这么小的小孩,什么都不懂,要这么多钱干什么,给个两块钱,意思意思一下就可以了!"后来我们没有要她们的钱。可是接下来又来不少人,这个给200,那个给300,开始我觉得很不能接受,可是我丈夫认为如果不收点红包,我们就太亏了。其实我心里也明白,这钱是充着我丈夫给的,我们儿子只是一个"媒介"。我丈夫每年过春节时都要去给他们单位领导的孩子送"压岁钱"。说实在的,我不愿收这些钱,可是就象我丈夫说的,不收点我们的经济状况也无法承受。
这样一想,这个给红包的风俗已经变成另外一样东西了,而且还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现在我的孩子还小,他对收红包还没有什么概念,钱都是我们收起来的。可是他长大以后呢?我们该如何跟他解释这么多大人给他的钱呢?难道跟他说:"这些钱是你爸给出去再从你这儿收回来的"吗?我实在不愿意让他觉得拿这么多钱是应该的。
看了当当妈写的关于教育孩子挣钱的文章,觉得很有启发。我们应该让孩子懂得钱来之不易,让他们懂得钱要靠自己的劳动来获得。可是我们可以想出这样那样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却对许多社会现象无可奈何。而我们的孩子最终要走入这个社会,他会和别的孩子比,他会发现很多困惑。
上个星期天带孩子去广场放风筝,有个脏老头过来讨钱,我对我儿子说:"致远,爷爷没有饭吃了,你不是有钱吗,你把你的钱给爷爷买饭吃,好吗?"于是我儿子从他的口袋里拿出他仅有的五毛钱递给了那个老头。大约一个小时后,那个讨钱的老头又来了,我丈夫对他一甩手:"走开!不是给你钱了吗?走开!"我儿子回家后,便一直唠叨:"我的钱不见啦!给爷爷啦!爸爸骂爷爷啦!.."我想我儿子已经知道钱是很重要的东西了,所以他才这样耿耿于怀的。
另外,如何既让孩子懂得合理使用零钱,节约钱,重视钱,又不至于让他们长大后成为拜金主义者,变得人情淡漠,没有亲情。这真是个世纪难题啊!
回复erdongchen:孩子学会用钱和父母的道德观对孩子的影响
首先,讲用钱的问题,用正确的方法花钱也是孩子的一种能力,乱花钱是缺乏这种能力,不会花钱,拿着钱不知道怎么用,也是缺乏这种能力。孩子稍大一些,要让孩子有一些零用钱,让他自己学会用钱,根据自己的情况,计划用钱,对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很重要。
在西方,从小鼓励孩子会挣钱,在家做家务,父母给报酬。这个方法好不好?很难说,孩子首先要知道,他在家里,是有责任和义务,他应该完成的责任和义务,是不能用钱来奖励。比如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这是应该和必须的。所分配的事情之外,可以考虑用钱奖励。但最重要的是父母对钱的道德观和态度。在中国社会和西方社会不同,西方社会基本生活费用占工资的比例很低。中国社会绝大部份家庭,每月的收入仅仅能维持住基本生活,把一家人吃的、用的,孩子的教育和医疗的保障扣掉,所剩无几。所以大部分父母对钱看的很重,这样父母的对钱的态度就会影响到孩子,如果孩子从小知道要通过劳动才能挣来钱,并且对钱并不依赖和崇拜,并且要知道,在经济生活上,一家人要相济相依(这一点对中国人很重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孩子也会计划用钱,这是我们培养孩子对钱的态度和能力的主要标准。我们不能完全套用西方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家庭教育孩子方法。我们和西方在文化上和实际情况上有一定的差异。
我的孩子小的时候,也经常鼓励他给要饭的人送点钱,除了培养孩子的同情心,也是培养孩子对钱的态度。要让孩子懂得钱并不是第一。尽管我对很多要饭的也很反感(有的要饭比我富裕的多),但从不在孩子面前表露出来。前面你讲的别人给你们送礼,你们给别人送礼等,有些是在这个社会的无奈,但不要让孩子卷进来,不要让孩子拿到这些钱,不能在孩子面前流露出你们的某些态度。所以无论你怎么做,父母对钱的态度和道德观对孩子有非常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