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亲子中心 > 强生婴儿教育中心 > 正文

 关于早教的讨论-母子关系与依恋(10)
 2003年11月2日 19:55 新浪育儿

  琵琵妈:

  再上一个旧贴。大家读读看

  那是琵琵一岁多一点的一个冬日的夜里,半夜起来上卫生间的我闭着眼睛用脚在床底下划拉拖鞋。可是,在习惯的地方我踩到的却是一样陌生的物事。我的拖鞋呢?迷迷糊糊的我打开了床头灯,往下一看,在我和琵琵爸放平日里放拖鞋的地方端端正正地摆放一双小小的粉红色的鞋。是琵琵的鞋!看着这床边上赫然冒出来的第三双鞋,一种莫名的感情让我一下子清醒过来。

  我忍不住蹲下身去,满怀柔情地打量这双鞋,粉白相间的小细格鞋面,白色橡胶的鞋底充满弹性,鞋带上的花扣有点脏了,是琵琵平日里常鼓捣着玩的缘故。看着这双鞋,我仿佛看到了头天晚上,琵琵是怎样趁着大人不注意,认认真真地把这双小鞋摆在床边,像爸爸妈妈的大鞋一样,占据了这床边的一席之地的。'她知道把她的鞋摆在床边,说明她开始有了自我的意识,说明她摆脱了父母的怀抱,从此可以靠着自己的双脚走路了……'我情不自禁地蜷缩在床边,在冬夜清寒的温度和昏暗的光影里浮想联翩,琵琵出生后的一幕幕如走马灯般出现在眼前。

  这个小人儿,这个天使般可爱的小宝贝,她的第一双鞋好像是满月时舅姥姥送给她的吧。其实那也算不上一双鞋,不过是毛线勾出来的一个漂亮的脚套,套在脚上防寒用的。后来长大了一点,到五六个月吧,开始有了有模有样的鞋,不过,这鞋也是观赏价值多过实用价值,是坐在童车里时,伸出来给大家看的。我们在家里抱她的时候,因为鞋常常会被她蹬掉,反倒一般不给她穿。再大一点会坐学步车了,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鞋。记得她九个月时参加电视台举办的学步车走路比赛,穿得就是眼前这双小粉鞋,当时还很大,要垫鞋垫。不过,除了坐在学步车里,这双鞋和鞋里面那双小胖脚还是不听琵琵的指挥,她想要到哪里去,还是得妈妈爸爸抱着去的。再后来,就是她一周岁左右的夏天,她在外婆铺着凉席的大床上蹒跚学步,经常走着走着就坐一个屁墩,让我觉得她一定会把自己的大脑摔笨的。不过那时候,她是光脚的,可能只有光着脚,才能真正体会到脚踏实地的感觉吧……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开始没有拘束地健步如飞了呢?我坐在床边的地上使劲地想,可是真的想不太清楚。好像只是一夜间,她就可以迈动两条结实的小腿,想去哪就去哪儿了。孩子会走了,世界变大了,离妈妈的怀抱也就越来越远了。明天早上她醒来,就会自己穿上这双小鞋,走到她想要的地方去,她不会再喊我抱她了。而我的家里,从此也要习惯这第三双鞋,要给这第三双鞋留一下位置了。想着想着,我有一种说不出的伤感。我好像看到,一双又一双的鞋,红的、绿的、黄的、白的,载着琵琵越走越远,未来是那样的美好、前途是那样的光明,她还会有时间回过头来看一看她日渐老去的妈妈吗?

  忍不住爬上床,趴在琵琵的身边,在昏暗的灯光中细细端详她的脸,吻她,倾听她的呼吸。我的心肝宝贝,妈妈是这样地期待着你的成长,又是这样地舍不得你真的长大。总会有一天,妈妈的脚步不再轻快,跟不上你前进的步伐,但妈妈的心会生出双翼,追随你、保护你,永远陪伴在你身边。

  丁丁妈1863:

  很感动

  当这种感情面对日益长大的孩子和她日益丰富的想法以及精力,可能就会走向多面。

  我想可能还是你的忙让孩子的心慢慢远离了你吧。

  琶妈,我真要下了,请原谅我的乱说一气。

  黄海月明:

  爱是什么?

  什么是爱?

  爱至今仍然是个不言自明的"公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并且以为理解的最为正确唯一正确。其实很多问题就是因为这个"不可言传"的"概念"(对不起,我把有血有肉"爱"说成干燥生硬的"概念")引发的。

  我说过,我的坏毛病是爱问为什么,其实我的最大的坏毛病是愿意修改已经存在的概念,现在,我的坏毛病犯了。我首先要给"爱"一个明确的定义,然后把它分解开来;----真正做到"忍痛割爱"。

  "爱"就是这样一种力量,使个人和他人,个人和环境(自然的家庭的社会的),个人本身的各种"特性"(比方嫉妒/同情,健康/疾病,善/恶等等)能够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爱的感觉是什么呢?如果引用经典的话语,就是,庄子"相忘于江湖",孔子"吾与点也";如果引用诗,就是,杜甫"山花山鸟吾友与",李白"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见到有人常说,爱就是经常有"如潮"的感觉,我相信这种感觉不可能长久,必然会使人感到疲惫不堪,不是完美的感觉。

  爱的一端,是一个人(现在我特指孩子),另一端是孩子要面对的环境(包括爱的付出者)。孩子的成长,如果能够良好的融入环境,形成自己良好的个性,这就是和谐。为了达到这种和谐,"爱"就是孩子和环境之间的道路。很明显,当"爱"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们发现必须尊重"孩子的心理需求";当"爱"面对环境的时候,我们发现必须考虑环境的客观存在。当我们尊重孩子心理需求的时候,我们自然会强调义务或者感情的付出;当我们思考环境的压力时候,必然以责任或者理性为重点。

  当我们从感情或者义务出发的时候,就强调孩子的自由;当我们从理性或者责任出发的时候,就强调孩子的规矩。

  看,爱==和谐;和谐分解成孩子的心理和环境的规则,分别对应着感情和理智,或者义务和责任,最终转化成了自由和规矩。

  那么,"爱"就有两种表现方式:

  1孩子的心理需求----自由----父母的感情和义务----环境(以要求父母充分理解社会规则为前提);

  2环境的压力----规矩----父母的理智和责任----孩子(以父母充分理解孩子的需求为前提)。可见,爱和规矩没有冲突。冲突的发生是因为使用了不正当的方法。

  这两种方式没有好坏之分,如果我们能够把两个极端平衡的掌握,达到中庸的状态,结果是一样好的。如果偏重任何一个极端,结果是一样坏的。如果能够中庸,哀而不伤,怨而不怒,随心所欲,无不中肯合拍。

  爱能够成为艺术,就是要父母的心态和手段达到一种中庸的美的意境。

  再说两句题外话,现在似乎过多强调了第一种爱的方式忽视了第二种,过多强调了心理学忽视了社会学,过多强调了心态忽视了手段。

  什么是规矩?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这是古人的常识,流传到我的耳朵里,就成了一种理论,可以引用来评论,也可以引用来使用。可是本人有一个坏毛病,凡事爱问为什么?我仍然要问,规矩是什么?

  我上小学的时候,教室的墙上贴着《小学生守则》,曰:

  1 (你必须)遵守课堂纪律,按时完成作业;

  2 (你应该)讲卫生,讲文明,讲礼貌,....;

  3不(准)抽烟,不(准)喝酒,不(准)穿奇装异服;-----( )内容是我加进去的。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规矩的语言句型是"你必须....","禁止你....""你应该...."其实我们的规矩还有如下的句型,"你可以...."的建议和某些命令语气的命令,例如"快...""这边走!"。

  现在我分析"你必须。。。"这个句型。

  "你必须....",这个句型里,有一个没有说出的前提,就是当事人必须面对一个"环境条件",这个"环境条件"要求"你"当且仅当完成某些事情的时候,才能与这种环境条件协调共存。比方"你必须按时完成作业",这里面暗含的意思就是,"老师和同学,学校和班级,要求你按时完成作业;只有如此,你才是合格的学生,才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欣赏,才能完成学校学习的任务"。

  我们可以适当的改变这个句型,成为:"环境条件需要你..."。这种变化,并不影响内容,但是里面增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语气,就是规则或者规则的制定人试图"说服""你"的语气,里面增加了一种交流。

  我们仍然可以继续变换句型,不改变规则的内容和效力和目的,成为:"你知道环境条件需要你....";然后,句型就成为:"我需要...."。当"你""知道"了这种环境条件的制约和导向,那么,"你"就变成了"我",环境条件的外在需要就变成了"我"的"内心需求","规矩"变成了"心理需要",被动的无情的东西变成了主动的友情的东西,宾语"你"就转换成了主语"我"。

  整个过程是这样的:"你必须..."----"环境需要你...."----"你知道环境需要你...."----"我需要...."。

  这个过程里需要规则制定人非常有技巧有理智有耐心的"谈判"或者"沟通",说服"规矩执行人"自居的作某些事情。

  我的结论就是:

  1规矩和人的内心需求并没有冲突,都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

  2规矩的完满执行,必须尊重个体的心理需求;个体的心理需求完全可以引导到社会规矩的方向;

  3规矩和心理需要中间,没有距离的间隔,只有"语气"的不同。

  所以孔子说,他能够"随心所欲不逾矩。","心"和"矩"本来是同一个东西而已。

  说一句题外的话,孩子有自己的规矩,就是他自己的"体能"和"心理需求",我觉得一个孩子的身体条件和她有限的"智力",决定了她本人不可能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孩子在6岁之前没有必要父母额外的规矩。

  孩子如果是孙悟空,父母就是如来佛得手,而不应该是唐僧的紧箍咒。

  山野村姑2003:

  你真是个理性的妈妈。

  爱是发自内心的。真正的爱本身就包含了理性的成份。没有理性的爱不是真正的爱,而是一种溺爱。

  我曾在回littlecloud(不得这名字对不对)贴中就提到过。"凡事不可走极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中庸之道很值得玩味。"

  所以从大的方向来说,我的观点和你相同。

  但我并不觉得现在过多地强调了第一种爱而忽视了第二种。相反,我觉得现在的妈妈们太"理性"了(仅指对待孩子的学习方面)。理性得让孩子们失去了童真。理性得让孩子不再是孩子。

  规矩我们要,爱也要。就象你在"规矩是什么"里所举的例,那是用爱的方式让规矩更容易接受。所以,爱和规矩在这时就是统一的。

  而这坛子里妈妈们的意思,也是希望用爱来融化孩子心中的坚冰,这时,孩子对规矩就能很愉快地接受。所以我觉得你们并没有很大的分歧。只不过是一方过于强调爱的感性部分,一方则过于强调了爱的理性部分。殊同归路,都认为应该用孩子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让孩子遵守规矩。

  而到底什么时候应该强调那一方面多一点,我认为应该是因人、因事、因时而异。空谈是没有意义的事。关键是掌握原则。

  暂时就说这些。



    关键字:早教  母子关系  依恋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母子关系新闻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评论 | 论坛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育儿知识搜索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26-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