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亲子中心 > 强生婴儿教育中心 > 正文

 关于早教的讨论-母子关系与依恋(13)
 2003年11月2日 19:58 新浪育儿

  菱子妈:

  我认为你说的爱的"后提"

  就是爱的能力的问题。

  爱的"前提"就没必要再说了,一个不爱孩子的妈妈是不会到这个论坛上来的。我刚来论坛时,说我和孩子依恋不好,我也是想不通啊,我一再强调我需要在具体的方式方法上指导我。虽然开始想不通,但我还是接受这样的说法。张教授在大的方面指导了我,打开了我心灵的天窗,而妈妈们给我的具体方式方法上的指导我认为就是在教我怎么去爱的问题,爱的方式方法对了,就具备了爱的能力。

  强调依恋,并非是说你不爱你的孩子,我想应该理解成缺乏爱的能力。我真是感谢这个论坛让我认识到"依恋"的重要性。

  婧妈:

  人最悲哀是自己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

  同意琵妈的这句话,但反过来说,不知道孩子是怎么回事,也同样悲哀。

  琵妈说"批评孩子不是爱?严厉不是爱?有些爱是小爱,有些爱是大爱。我觉得当妈的做到小爱容易,做到大爱才难。"更同意这话。

  从琵妈的帖子里很清楚的看到了一位非常理性的妈妈。妈妈是个好妈妈,孩子是个棒孩子。唯一的问题是,妈妈用自己的观念去"让孩子认清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对自己与周边的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而不允许孩子犯错误,不给机会让孩子在失败中自己去"认清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对自己与周边的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大爱"是理解、是包容、是接纳与你不同的选择。硬要孩子只认同你认为唯一正确的选择,充其量只能算是"小爱"。

  adele0766(琵琵妈):

  拿一个小鲤鱼跳龙门的案例来讨论

  琵琵很喜欢听小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是我讲给她听的,每当她心情不好,做错事被批评,她就要求我给她讲这个故事。

  其实我没看过这本书。故事是小时候人们讲给我,我又添油加醋讲给琵琵的,每次的细节都会有一些变化,讲得胡里胡涂的,但是琵就爱听这个故事。

  后来我看到有这盘故事带了,忙买了给琵琵听。是头天晚上睡觉时听的,听着听着琵就睡着了。我也陪她一起听,发现人家的故事讲得就是好,比我强多了,有许多生动有趣的细节。

  第二天早上,好奇心驱使,我问琵琵,你爱不爱听录音机里讲的小鲤鱼跳龙门?

  琵说,爱听。

  我问,录音机里讲的跟妈妈讲的有什么不同?我问这话的本意是想看看孩子有没有注意到细节的变化。

  哪知琵琵表情变了变,简单地说了一句,你的故事里没有鱼奶奶,就不肯再和我讨论了。

  而且以后她也不太爱听这个故事了。

  我分析她这样做的心理。她显然是知道我讲的不如录音机里讲的好的。但是她隐瞒了,没明说。

  她为什么要隐瞒?是怕我生气?还是怕我伤心?还是怕我以后不给她讲了?

  我觉得她是悄悄地为我包容了我的一些错误,她以为我不知道,所以也厚道地不愿意说出来,怕我下不来台。如果是这样,我实在太爱她了。

  但是昨天雨点爸的观点,孩子应该实话实说,世故的孩子是环境不好的原因。我不明白了,琵这样做是因为爱我,还是因为环境不好,没有得到我的爱?

  雨点爸:

  感受孩子的真实意愿

  作为父母,应当可以粗粗分辨,两种情况:

  1)孩子爱妈妈,体贴妈妈。例如,在别人面前,有损妈妈面子的事情,小小的孩子会勇敢地站出来反对。这是她的本心,条件反射。

  2)孩子出于某种顾虑,委屈自己,压抑自己的感情和愿望。妈妈说某种食品不好,女儿很喜欢,但是忍住了,不敢说喜欢,反过来说不喜欢。或者假装不理会。

  我不敢说琵琵的情况,因为我不了解。

  我只好说说我自己吧,小时候,因为害怕妈妈打我,委屈自己、不敢说真话的事情是有的,而且其中不乏因掩饰而反过来让妈妈感动的滑稽效果。而我看到妈妈感动,自己了解了这种威力,愿意去"功利"地做某些事情来取悦于妈妈,但是心中还是痛苦的,因为"忍痛割爱"了嘛。

  这种情况,也许就是"依恋"不够造成的吧。一方的欣喜居然建立在误会和另外一方的痛苦上面,真是遗憾。

  如果此时妈妈宽容地允许我按照自己的意愿作(那当然也需要是不妨碍大原则的),我想我真的会感动得掉下眼泪。这也许正是今天lotus家里的那中温馨感人的场景所表现出来的。

  所以,关键问题是不动声色地观察、感受,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这需要一个过程,不能着急。孩子是你的,只要用心就能做到。

  这需要蹲下身子(这显然是一个比方),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如果我是这样一个几岁的孩子,我会喜欢什么、如何反应?

  哦,你发现,原来她/他居然喜欢那些脏乎乎的东西,原来喜欢一个并不值钱的玩具,原来特别害怕另外一个小孩,原来事情的顺序反过来就可以接受,....。你甚至可以做到,在一个特定场景下,想象出这个家伙的反应,八九不离十。

  例如,我儿子在看到巧克力,而坚决摇头说不吃的时候,我能够准确判断出什么是真不想吃,什么是外交姿态。他那点小心思,哪里算得过我。

  我会在不违背大原则的情况下,给他一些规矩以外的惊喜。也包括呵斥了孩子,第二天的真诚道歉,他很意外,也很感动。这时候,他会变成你的大哥哥,反过来安慰你。父子感情于是又一次得到了"升华"(请原谅我这么酸)。

  所以啊,琵琵妈,我的建议,也许不具体、没有用---你用心体会一段。就是说,多和孩子"腻"在一起。和孩子呆的时间长、质量高,你会特别自信(我也不是说你现在就是不对的意思,我...我我现在怎么语无伦次了,先请谅解)。

  不是说抱抱孩子、买东西就是小儿科,就不是爱(或者所谓"大爱")。而是说,如果这些属于爱,那是怎样的一种你和孩子才能体会的特定氛围下的抱抱、买东西。

  我们给孩子买的玩具,有好多都是入选孩子晚上枕头边上陪伴睡觉级别的东东,那就是爱的载体。孩子看见的不是玩具,而是一个完整的回忆、一份特别的心意。我有时特别自信,我一眼看见,我就要买这一件玩具,只要一件,我儿子一定喜欢,他一定高兴得不得了。这就是我理解的一些角度。

  拉拉杂杂写了这些,文不对题,抱歉了。

  昔日来临:

  这好像不是一回事

  琵喜欢听你讲"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我看喜欢的不只是故事,更是你和她"讲"的这个过程。为什么"当她心情不好,做错事被批评"的时候,特别喜欢听你讲?可能是在这个时候她特别需要得到你的安慰。

  录音机里的故事虽然讲得好,但没有了听你讲时的满足感,所以听听也就不爱听了。

  孩子不和你讨论谁讲得好,因为各有特点,录音机里的完整清晰,妈妈讲的有感情,孩子一时怕是还不能把这种感受说清楚。所以,恐怕不能说是怕你生气伤心隐瞒了,也说不上"悄悄地为我包容了我的一些错误"。自然也就与是否"实话实说"扯不上干系。

  看了你很多的帖子,总感觉你的神经绷得太紧了,常以你之心度琵琵之腹。总想把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一切全部教给孩子,不让孩子走弯路,不让孩子摔跤,理性得近乎苛刻。对琵苛刻,对自己也苛刻。这应该不是你推崇的"大爱"吧

  琵琵妈:渴望!

  一个3、4岁的小女孩,每当她心情不好或做错事情的时候,妈妈把她抱到怀里,给她讲同一个故事。无论妈妈讲得好与不好,无论这个小女孩子听懂了多少,或者听进去了多少。被妈妈搂到怀里,肯定是是小女孩子最幸福的时刻。有一天,妈妈买回来这个故事的磁带,妈妈认为磁带里讲的比她讲的好得多,要小女孩听磁带讲故事。从此,小女孩再也不听这个故事。因为小女孩子并不渴望听这个故事,小女孩渴望得到妈妈的爱!



    关键字:早教  母子关系  依恋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母子关系新闻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评论 | 论坛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育儿知识搜索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26-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