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亲子中心 > 强生婴儿教育中心 > 正文

 上学问题-完美的孩子(2)
 2003年11月3日 19:43 新浪育儿

  钟豆豆妈妈:

  如果那是我孩子,我要头痛了

  你怎么说完美呢?那么大了,看不到妈妈就大哭,还叫完美?

  做这样孩子的妈妈累死了!我宁愿要翩翩、丁丁、乖乖、琬琬、望望、小雨点等等有这样那样缺点的孩子。多有意思啊!真碰上象你说的那样的,我要怀疑这孩子是不是有强迫症呢?不许你跟那孩子的妈妈学嘴。人家的孩子,爱咋着咋着。

  翩翩妈:

  更正更正啊,人家没大哭,只含了一点小眼泪,很淑女的。我见犹怜呢!

  钟豆豆妈妈:

  我见了那样的更头大,还不如痛哭呢

  丁丁妈1863:

  你没遇到过呀,真是有的。

  丁丁他们班上那个孩子就很正常,也调皮,不过是在该做的事情全做好了以后才调皮,自理能力也很好。我只能说是我们这些当妈的没人家妈会当,所以养不出那样的孩子。不过我们是不能改变的啊,所以也不去做非分之想。

  everest:

  我可不羡慕这样的孩子

  太不知变通了。讲座不好听,自己干点别的,只要不影响别人听不就行了。

  小雨点妈:

  像翩把尺玩到了极至?

  everest:

  我到现在,听讲座都带笔记本

  如果好听,就记笔记;如果不好听又走不了,就在本上写写自己要干的事什么的。不过,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被我的中学母校叫回去做报告,报告中间我说到(忘了是为什么):不喜欢听的自己干什么都可以,只要不影响别人就好。结果老师们都不大高兴。

  若贝970520:

  何必呢,时刻绷着弦,不累吗

  再说,二年级(对吗?)的孩子,散会了看不见妈妈就哭,是不是有点...,我还是觉得翩翩大气,小女孩子在小学优秀,长大了平平庸庸的有的是,孩子还是应该有个性,扬长避短.翩妈,不用羡慕人家啦,你的翩就很让我羡慕啦:)

  这孩子三年级:)

  模式教育要不得!

  这个孩子是一种典型的模式教育下结果,这样的孩子以后的适应能力、社会能力很差,也缺乏创造力。将来遇到挫折,出问题的可能性也大。既是将来的生活境遇很好,一生也是很平庸,生活很无趣。这是我们坚决反对的一种教育模式。

  丁丁妈1863:

  翩妈说的这个孩子可能会有个问题,可丁丁班上那个跳级的孩子不是这种类型,哪天我和他妈妈沟通一下,把情况上上来,您给分析分析。

  翩翩妈:

  请教张教授:完美的孩子与模式教育

  您说:"这个孩子是一种典型的模式教育下结果,这样的孩子以后的适应能力、社会能力很差,也缺乏创造力。将来遇到挫折,出问题的可能性也大。既是将来的生活境遇很好,一生也是很平庸,生活很无趣。这是我们坚决反对的一种教育模式。"

  我就寻思,是不是我的表述有点问题?其实这个孩子(聪聪),除了独立性有些欠缺(她妈妈包得太紧。但哪个孩子真的没有缺点呢?),还是很可爱的,言谈举止大方,对小朋友很容让,喜欢读筱音爸爸说那种让人哈哈大笑的书,也很爱玩;对小动物有同情心。最突出的,就是自制能力很强。

  我想,世上肯定是淘气的孩子占大多数,天性嘛!而有自制力却很难得,所以,我是真的佩服这孩子。

  记得您曾对丁丁妈说,孩子是要磨的,所以,哪怕是没太大意义的作业,也可以用来磨炼孩子。我深以为然。

  可是,您提到这个孩子是模式教育的结果,那么,全国的学校,千篇一律的作业,这种"磨",是否也是模式呢?

  这个孩子,不就是比较早地被妈妈磨好了吗?--当然,也有天性的因素,我相信娃娃妈的科学。

  我姐姐的孩子,因为近在咫尺,所以观察更细。她和翩翩就是两个极端。翩翩是率性而为、喜欢胡闹,而她这个表姐除了胆大爱冒险不像,但在自制力方面有点像聪聪,很小的时候,就可以做各种课内课外作业,一做几个小时不动窝,也从不叫苦,有点以此为乐的样子。平时待人接物,也很能体谅他人的感受,宁可屈了自己,也从不让别人为难。她的自我克制,经常让我觉得心疼呢。这样的孩子,我倒觉得将来可能有大出息。您不这样认为吗?

  婉儿妈:

  象我们的第4代领~袖,据说也是少年老成?

  everest:

  翩妈我觉得

  孩子完美不完美,要看他是自己主动行为还是被动行为。如果是被动行为,那么宁愿让他有主见而不完美。孩子是什么样的性格是次要的,关键是孩子自己是否了解自己,是否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有些孩子可能就是老成、就是自我克制,但是有些孩子的老成与克制可能是家长灌输的结果,其实心里有点勉强。前者可能会成大器,后者可能不会。有些孩子很顽皮,但是到了要紧关头能够收得住;而有些孩子收不住。前者的顽皮就没有关系。所以我觉得孩子有什么样的性格与行为,还不如孩子自己是否有控制能力判断能力、是否有自知之明来得重要。一个人的行为,小时候有父母教育,大了就要靠自己。如果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为了目的应该做什么,那就成了张教授说的模式教育。如果知道自己的目标、知道为了目标应该做什么、也有恒心、毅力去做,那这样的人肯定有出息,虽然可能在小节上不够完美。

  至於张教授说铁杵磨成针,和学习没有捷径,我觉得这并不是说要盲目地"磨"。如果那老婆婆磨一会儿铁杵又站起来磨自己椅子,那就成笑话了。如果一种"磨"能够帮助孩子达到他的目标,才值得磨;否则就是浪费生命。我觉得现在国内学校教育里很多"磨",都是没有意义盲目的磨。学习没有捷径,但是我们也不想走弯路。

  heqbear:

  知道你不来我为什么想你吗?就是想你的帖

  小时候不调皮。长大没出息!

  为什么反对模式教育?父母和老师给孩子定一个教育的模式,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把模具做好。然后就把孩子放到里面压成型。

  人如果是如此简单,可能就没有这么多的麻烦。十九世纪后半期之前,就没有真正的科学的教育理论。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是在近建立100多年建立起来。尤其是近五十多年来,心理学进展对现代教育的影响非常大。但是反省近百年的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正确的地方,也有很多失误的地方。而失误的原因就是极端化、片面化。瞎子摸象。摸到一个地方就认为是整体。一个瞎子摸到象的腿,就说大象是圆柱样。再付诸于教育实践中就会走极端。对教育的认识、对儿童发展的认识简单化。人是多么复杂,社会是多么复杂,人在社会的成长、发展过程也是非常复杂。制定模具,实施模式教育会教育出来什么样的孩子。首先。模式教育的简单化、片面化是不可取的。

  第二、模式教育可以塑造孩子的行为,不能去塑造孩子的思想。小学生守则上面,孩子不要骂人、不要打人等等。打人、骂人是一个中性的行为。并没有好坏之分,但是如果行为发生的方式、起因、时间,不合适,这种行为就有好与怀的区别。无缘无故打别的孩子,或者为了要别人的玩具,打别的孩子,这肯定是不好的行为,是侵犯行为。如果别的孩子一再欺负你,你不知道还手,这就是退缩行为。

  第三、我们的教育只能给孩子一个指导原则,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的机会。让孩子在实践、锻炼的过程中真正形成属于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什么是属于自己的,就是当环境改变时,孩子知道如何去变化、变通,去适应。并且在此基础上,指导去创造与发明。打个比喻,小孩子学数学,老师告诉你如何去计算,乘法表背得很熟。计算很快,也很正确。但是一遇到解决实际问题,就傻眼。如果问题难度大,肯本就没门。

  第四、真正的自制力是要看在没有人监督的地方,是不是还有自制力。中国儒家几千年非常重视"慎独",就是指这个问题。还有一种情况是,自制力过分,老师明明讲的枯燥无味,也听不明白。还要强打精神听下去,为什么,就是因为遵从老师和妈妈的教导。并且是从心底里服从。这不是自制力,这是精神的奴隶。从宋明礼教到文革,这种精神奴隶主义,不知道残害了多少人。我们决不让我们的孩子长大成为这样的人。

  第五、毅力是磨练出来的。但是绝对不是漫无目的去"磨"。现在的学校教育,对很多孩子的这种"磨"法。对大部分孩子是很难看到希望、看到曙光、看到自己的进步与成功。对这些孩子来说,是一种精神与肉体上的摧残与折磨!

  第六、你姐姐的孩子,具体情况不了解。如果这个孩子以后很能吃苦,并且也有自己的思想、适应性也较好。肯定会有出息。如果后两点不具备,仅是前面一点,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没有问题,如果家庭、工作环境也较好,有舒服日子也没有问题。有出息,就困难了。当然有出息,除了以上三点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理想(野心)

  你讲的这个孩子不是没有优点,但是他的妈妈的这种教育方式存在问题,这个妈妈就不放手,就不给孩子自由发展与锻炼的机会。现在看着还不错,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到高中、大学以后问题都暴露出来,到那时晚矣。没有缺点,就是天大的缺点!就是最大的问题!

  昨天到今天在整理你写的很多帖子,看到前年和你讨论类似的一个问题,小孩子要"野"一点。"小时候不调皮,长大没出息"。不犯错误,就永远不会有正确。一定要放手,要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从共产主义模式到家庭教育模式其结果是可以想象。违背社会与自然的发展规律,一定会受到惩罚。

  贝儿妈:

  说的太好了!



    关键字:上学  完美  孩子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完美的孩子新闻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评论 | 论坛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育儿知识搜索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26-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