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亲子中心 > 强生婴儿教育中心 > 正文

 各种行为问题-1-2岁的独立与自主(12)
 2003年11月10日 14:36 新浪育儿

  hmymcc:

  请教张教授:关于孩子爱打人的问题

  张教授您好,我的儿子22个月了,他总是玩得高兴时打人,而且手很重,有时不管手里拿的是什麽,谁离他近他就打谁。他打完人,自己也知道不对,看我们生气了就对我们说:"不气,不气";有时还趴在椅子上,让我们打他屁股。昨天因为他拿象棋子打人,我罚他站了二十分钟,二十分钟之内没人跟他说话,也不许他动。看着他无辜的样子,我的心里很茫然。

  hmymcc:不一定是"打人"

  你好。说"打人"一般是指有侵犯行为,对22个月的孩子,很难做这样的解释。孩子这时候的表现可能是孩子希望和他人交往,"打"是他的一种交往方式。第二,可能是孩子的情绪的表达,这小的孩子当他要表达自己的情绪时,往往也是这样。第三,模仿。孩子模仿大人,尤其是家里的大人常常说打孩子,或者有这样的表现。

  远宁妈:

  请教张教授及各位妈妈:该不该教孩子反击或防卫?

  牛牛15个月多了,有个小男孩子比他小半个月,他俩在一起玩时,那小男孩子总喜欢推牛牛,但是笑嘻嘻的,我也就随便他推,心想牛牛正好练练平衡能力,看能不能站稳。

  但这几天,牛牛喜欢去拥抱他时,他总是以为牛牛很有恶意似的,一抱就尖叫起来。我就让牛牛不要抱他。昨天,牛牛又和他玩,很仔细很小心很爱惜地摸摸他,他也当成是恶意,一掌打在牛牛天灵盖上,打的牛牛一屁股坐在地上,愣愣地看他,不明白他的意思,因为没有人打过牛牛,牛牛不懂这是什么意思。

  该教孩子反击么?还是不要和这种孩子玩?又或者教孩子防卫?

  自己觉得都不是好办法。

  因为教孩子反击,无疑是教孩子打人?不和这种人玩,世界上总有这种人,躲避不是办法;教孩子防卫,好象可行,实际行不通,因为孩子的出手都是非常快,想叫牛牛防卫,必须要告诉他那孩子是恶意的,又觉得不好。我本来就希望我的孩子是个非常纯真善良的人,对世界充满一片爱心。

  我该怎么办呢?谢谢大家

  远宁妈:对一岁多一点孩子,不存在侵犯与防卫的问题

  你好。一岁三个月的孩子,刚刚开始学习主动与其他孩子和成人交往,如何去交往,生下来到现在是第一遭。你讲的都是两个一岁的孩子对交往、交流、相互沟通的探讨、学习的过程。这个年龄的孩子还谈不上有侵犯行为,和是否应该去防卫。一岁多一点的孩子要能够去理解他人的意图,或者能够让他人去理解自己的意图是很不容易的。首先是父母要和孩子之间有很丰富的交流,父母要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让孩子多和成人、其他孩子在一块交往,自己慢慢去摸索,这是教育的基础。有锻炼的环境,父母也要多注意去帮助孩子去适应。要求一岁的孩子纯真、善良、爱心,侵犯、防卫是太夸张。

  康妈:

  康儿的奇怪表现

  康儿几个月大的时候我就发现他有一个奇怪的举动,姑且叫做"伤害性事故回放"。

  大概是七八个月的时候,康儿爬行练得正欢,有时候会不小心撞到脑袋,撞得不重的话康儿一般不哭,先是皱眉楞一下,然后小心地把脑袋往刚才的物体(墙或者家具)上再试探性地撞上去,当然比无意识时撞得轻,轻轻一撞,似乎想再仔细体验分析一下这种受伤害的感觉。

  最初发现他这种举动我只是觉得惊讶好笑。后来发现他每回撞了头都会再"重试一把"。跌跤后则没有这种"爱好"。有一次不小心在床头重重撞了一下脸,当时就青肿了,惨哭一通,哭完后却又轻轻把脸往床头撞去,我大吃一惊,觉得他这个举动似乎有点习惯性了。

  后来发展到对待我的批评也这样,我批评他时会用手指点他的额头,等我批评完他就用小手点着自己额头很"严肃"地再把自己批评一番。

  我有时候想,这个"爱好"应该也会象其他不好的"爱好"一样,时间一长就忘了,可是其他的不良嗜好很短的时间就忘了,唯独这个竟然持续了七、八个月了。

  因为昨天发生别的小朋友"欺负"他的事件,事后他竟然又把别人对他做的攻击性动作学了一遍,我心里开始不好受了,不能再以无所谓的心情对待他的这种奇怪表现,想请教一下张教授和妈妈们,这到底是什么心理,该不该引导一下?

  康妈:儿童的学习过程

  你好。儿童对自己不会,希望去学习、了解的事物要经过多次的摸索、尝试。就象你所说的,孩子头撞到床边上,他可能会去再次尝试,儿童的每一个动作,都会经过多次尝试,对一个事物的认识,也是这样,做一我们常常说要放手,要给孩子锻炼的机会。你讲的后面两个例子,关于手点额头,我估计孩子并不是把自己再把自己批评一番,因为孩子要模仿妈妈,自己把自己批评一次,儿童就具有内省的能力,对着小的孩子,不会具有内省的能力。可能仅仅是一种模仿,而不是一种内省。最后这个举动,我看了你下面的帖子,儿童也是一种探索,孩子的手紧抓住栏杆,那个小女孩子打她的手,结果在冲击力的作用,他的握住栏杆的小手就往下滑。孩子会感到很新鲜,为了理解外力的作用,小女孩子走后,他又重复一遍这个动作,把他的小手打的往下滑。你的理解,好像孩子有"虐待"自己的行为。你为之感到心酸。这是不正确的。

  奇宝宝妈:

  这样的宝宝怎么办?大家帮帮忙吧!

  儿子现在一岁十个月了,胆子很小,不愿意跟其他的小朋友玩,似乎是因为害怕,见到小朋友常要拉着大人的手。一次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自己跑去拿球,看到别的小朋友也去拿赶紧就跑回来抱住我,可那个孩子比他小半岁呢!院子里还有一个比奇奇小四个月的孩子总爱抢别人的玩具,奇奇见了他总是很害怕,人家还没使劲呢,他就松手了。不敢玩滑梯,但在一岁三、四个月的时候,他可爱玩了,后因搬家又是冬天就没玩了,没想到现在竟然害怕了。也不敢坐电动玩具(游乐场里那种各种动物、汽车状一摇一摇的),尽管非常感兴趣,在旁边摸摸这儿,看看那儿的,问要不要坐,就赶紧说不要,如果想抱他上去,就会拼命反抗,急得眼泪都流出来了。孩子从小就一直由我带,后来上班了,晚上也是我带他睡觉,按说不应该存在缺乏安全感的问题,在家也很淘气,不过属于比较听话的那种,平时也常带他出去玩,是不是我们管教的太严格了,但我自认为除了原则上的问题,其他的奇奇想怎样玩我都不加限制的,这种状况跟遗传是不是有关系呢?本想今年九月送他去幼儿园的,但他这样我真的很担心,是不是应等他稍大一点再送,请张医生和各位妈妈赶快帮我想想办法吧!

  奇宝宝妈:越是小的孩子,行为变化越快

  你好。儿童行为的可塑性很强。但是儿童的学会一种行为后,就会表现出反复使用这种学会的行为,不知道去变通,或者去尝试学习新的行为。如果儿童学会一种行为模式后,并且也能很熟练的适应某种环境,如果让孩子脱离这种环境,儿童学会的行为在很短时间内很快消退。所以儿童的行为对环境的依赖性很高。以前敢去坐电动车。有一段时间没有去做,就不敢去坐。以前和周围的成人、儿童有很好的交往,这几个月被带回老家,有老人带,结果周围的环境很差,或者老人限制孩子的活动与交往。过几个月再回到家,发现孩子胆子很小,一切几乎又要从头适应。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要坚持不懈,不能中断。

  g_mei08140290:

  请教张教授及众妈妈

  我的孩子一岁半,妹妹的孩子2岁半,两个孩子在一块玩的时候,妹妹的孩子经常抢我的孩子的玩具(玩具都是我的小孩的),我的小孩不愿意就大叫并求救与大人,我担心这麽下去,我的小孩只会依赖大人而不知道自己去争取,请问有经验的妈妈们,遇到这种情况你们都是怎麽处理的?该怎样引导孩子呢?

  g_mei08140290:给你的孩子撑腰,鼓励他去抢!

  先学会抢,以后再学习利益合作与分享,再学习利他、关心他人。

  lily_chan:

  首次提问,还请张教授和众妈妈多多关照

  一休现在13个半月,自我意识很强,有时显得很霸道。

  前天,姥姥带他到公园玩,遇到很多小朋友,其实都比他大,可他一点不怵,稍微熟悉了1下环境,就开始和人家玩了。因为是偶然去的,所以一休没带玩具,没1会,他就开始抢别人的了,可恨的是,他抢到手后并不马上玩,而是交到姥姥手里,替他拿着,他好接着抢别的。有的小朋友能自己攥着玩具,一休拽几次,夺不过来的,他就不要了,有的他抢到手的,别人也有给抢回去的,其实,他交到姥姥手里的,姥姥都赶紧还给人家了,最后,一休把目标锁定在1个最老实的孩子身上,老抢人家的小汽车,那个孩子1岁半了,太老实,总藏在他奶奶身后,希望奶奶给他要回来。

  结果人家奶奶就说:这丫头真敢下手(因为一休穿的红棉袄,戴的黄帽子),

  姥姥说:我们不是闺女,是小子,要是丫头这样,那可真受不了。

  其实,一休在家基本属于大方的,有东西也知道给别人,就是1到外面,看见自己没有的,就不太客气了。

  这种情况怎么办?

  lily_chan:刚过一岁的孩子,知道去"抢"玩具,很好。

  你好。这么小的孩子,你不能把这种"抢"和将来的道德行为联系起来。孩子是在实践如何去和其他的建立某种关系。不要担心,可以鼓励他去抢,也鼓励其他孩子去他手上抢。

  shelley199:

  求助!!

  昨天,唯唯(一岁半)摸插座,唯爸看到了,就大喝一声,受了惊吓的唯唯,跑到爸爸身边,抱住爸爸的腿(小隐娘说:这说明平时爸爸对唯唯的爱是足够的),接着竟然咬自己的手腕,把深深的牙印给我们看,用伤害自己的身体来惩罚自己,让我很心疼。又不知如何是好。

  不知道早教的高手有没有良策指点,谢谢谢谢!!

  shelley199:以后注意不要使孩子受到惊吓。

  你好。孩子此时的表现主要是紧张造成,并不是自虐,或者惩罚自己。我们紧张的时候,咬牙齿、握紧拳头、咬自己的手背、手指,小孩子咬手腕,再大一点咬自己的手指头、手指甲都很常见。



    关键字:行为  1-2岁  独立  自主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独立自主新闻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评论 | 论坛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育儿知识搜索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26-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