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亲子中心 > 强生婴儿教育中心 > 正文

 各种行为问题-1-2岁的母子依恋(8)
 2003年11月10日 15:13 新浪育儿

  片片妈:

  张教授:关于片片的烦躁

  最近片片(快要21个月了)显得很烦躁,我分析了一下原因,估计是因为他长牙引起发烧,烧后变为感冒所引起的。情形跟他在18个月上幼儿园的时候所表现的烦躁差不多(上回也是长牙来着)----他突然之间感觉烦躁,然后就是闹人。

  还有最近他又不爱吃饭了。据了解,在托儿所的时候,如果他不好好吃饭,老师就会说"那个小朋友不好好吃饭,就把他送到小班去。"片片听后就赶紧吃饭。有一次,片片不吃饭还哭,老师就把他抱到门口,说送他上小班,片片哭着说"我乖啦,我吃饭啦。",然后就乖乖地吃饭。老师说这种办法很有效。

  但我觉得片片回家闹人跟老师的这种做法可能有关。张教授请你分析分析。

  片片平常调皮不乖,例如不好好吃饭,要尿了却偏不尿,或是闹着要玩一些危险的东西的时候,如果我不允许,(一般情况下我是先礼后兵),他就会哭,我让他不要哭的时候,语气会很强硬,他就会边哭边说"我乖啦,我不哭啦,我收声啦。。。。",这时我就会趁势安抚他"你听话,妈妈就锡(亲)你"然后把他搂在怀里,以前当我搂住他的时候,他就会立即不哭,但最近这办法好象不灵了,当我搂住他的时候,他好象还挺委屈地一再抽泣。有一次我被他弄火了,把他一把推开"不要你了,再哭!"片片表现得很紧张,双手死死地抱着我,两眼可怜巴巴地看着我,大声地叫"我乖啦,我不哭啦。。。。",最后还是我搂住他,他才停下来。

  昨晚上又闹人了,这回是不肯睡觉。这又不行那又不行,姥姥被他弄得没有办法,最后拉开大门说让拾垃圾的把他捡走(在此之前我们从来没有说过捡垃圾捡小孩的事情),片片一听,赶紧从沙发上下来,跑到房门口,嘴里叫着(那时他已经在哭了):"我睡觉啦,我睡觉啦。。"然后上床乖乖地躺下了。

  虽说姥姥这次是成功了,但我总觉得这不是好办法。但我又说不出一个好办法。21个月的小孩子他真懂得因果关系吗?能跟他讲道理吗?或者有些道理其实他明白,但他却不愿意配合(例如他知道不乖是不对的,知道不吃饭,不睡觉是不对的),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该如何处理呢?

  请各位有经验的妈妈给我一个好建议,谢谢!

  关于片片的性格的一些补充

  我发现片片的性格很象我小时候的性格(现在我的性格已经修正过来了)。也是属于很容易因一些小事情而烦躁。自我能记忆起(三四岁)到十岁左右基本上都是这样。举一个例子:

  我的:(四五岁左右)看见房间的灯亮着,想去关了,但恰好我姐先走一步,把灯给关了。我就会因此烦躁,心里很难受,会哭甚至跺脚,直到最后我把灯打开重新给关死,心里才慢慢平静下来。

  片片的:洗完澡,会说"用毛巾包着片片",包好擦干身子后,就不让我把毛巾拿走穿衣服,如果强行拿走会哭着说"用毛巾包着片片",如果按着他的意思抱着他,过一会儿他就会主动表示要穿衣服了。

  我其实知道灯只要关了就行了,谁关都没所谓,但心里就是不舒服。

  片片也知道擦干身子后得穿衣服,但他就是不乐意。

  我知道这种性格不好,所以很担心会遗传给片片(天生的性格会遗传的吧?),现在看来片片的性格是随我了。现在我很想知道有什么办法可以减轻这种性格带来的负面影响?

  片片妈:我感觉你和孩子之间存在一些问题,爱对孩子是最重要的!

  你好,看了你讲的情况,我感觉你和孩子之间有一些问题。你对孩子的态度有一些问题。孩子好像很害怕失去妈妈的爱,孩子对你有一种矛盾和冲突的心理。孩子大了,妈妈要约束孩子的行为,要让孩子懂得规范。但是对孩子的约束绝不是以威胁剥夺母爱为方法,这种威胁对孩子是很残忍和可怕的,会常常使孩子陷入矛盾和恐惧之中。妈妈可以打孩子,包括打很一点都没有问题,可千万不能让孩子感觉到妈妈和爸爸不要他了!孩子在这个年龄段逐步开始有了自主性,就常常开始和大人的意愿发生冲突。我们要约束孩子的行为,但也要发展孩子的自主性。孩子不好好吃饭,边吃饭边玩,要严厉一些。但有些行为,如可能做一些大人认为有危险的行为,就不一定非要受到惩罚,因为有些是大人主观的看法。不能说孩子不听大人的话,都要受到惩罚,这样就很有问题,要给孩子留有一定的空间。不然孩子的自主性就不可能发展起来。对一些可管可不管的行为,还是留给孩子自己学习,父母要学会在管与不管之间处理孩子的很多事情。既要约束孩子的行为,又要帮助孩子发展自主性。

  爱对孩子是最重要的,无论在什么时候,是奖励他,还是惩罚他,都要使孩子感受到妈妈和爸爸是在爱他,不会剥夺对他的爱。

  你小时候的问题,我们称为是一种"强迫倾向".也是由内心冲突所引起,这种情况对很多孩子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这种孩子常常在对亲人的依赖和反抗并存,使孩子内心很矛盾。你小时候,你的妈妈或爸爸可能对你的态度存在问题,使你经常体验到一种内心深处的矛盾。现在你做妈妈了,几十年前的冲突在无意识中又显露出来。自己小时候常常害怕被剥夺母爱,但你现在也用这种方法对你的孩子,而你的孩子可能正在继续体验你童年时的感受。

  片片妈的回答:

  张教授,旎旎妈,婉儿妈,佑佑妈:

  谢谢你们的关心。

  张教授,你所说的正是一直以来都困扰我的问题所在---孩子可能正在继续体验我童年时的感受。

  看到你所写的"你小时候,你的妈妈或爸爸可能对你的态度存在问题,使你经常体验到一种内心深处的矛盾。"我的眼泪已经夺眶而出。我小时候是一个比较敏感,承受能力较差的小孩子。我的父母关系一直以来都不是太好(但两个都是好人,处不来可能是因为性格问题),母亲长期处于一种感情的压抑状态,她对我们的关心自然就不多。可我偏偏就十分渴望得到她的关注和疼爱。长大以后,我隐隐觉得小时候的性格及脾气与她有一些关系,但具体的又说不上来。自从我们兄弟姐妹三人的小孩相继出生,母亲都帮忙带过他们,时间或短或长。但母亲对他们却关爱有加,把一个母亲的爱表露无遗。(我以前常开玩笑地说母亲待他们比亲生儿女还要好)。其实母亲可能是潜意识地补偿什么吧。

  自从怀上片片,我就经常提醒自己千万千万不能象我妈妈那样对待自己的儿女,绝对不能让片片感受到父母不关注他。所以片片出生以后,虽然我自身哺乳的条件并不是太好,但我还是很固执地坚持母乳喂养,我冲着的就是"母乳喂养能加强母子之间的感情"这一句话。片片在六个月之前,全是我自己一个人带,也没有请保姆,妈妈是偶尔过来帮一下忙(当时她还没有退休),我虽然觉得很辛苦,但也很快乐。

  六个月后我上班了,母亲也退休了。她不愿意到我家里住,片片只好放在她家里。为了片片,我的上班地点也定在我妈家附近,虽说我上班要花费一个多小时,但我一点也没有抱怨。

  17个月片片上了托儿所,为的是不让母亲太过劳累,二来也想片片多接触其他的小朋友,让他性格能开朗一点(从现在片片的交际能力看,这一点的目的是达到了),再三,因我小时候没有上过幼儿园,那一段空白的经历对我来说一直是个遗憾。虽说刚开始的时候,片片闹得很厉害,但现在总算是过了那一关。

  可能是童年的阴影的影响,我从不对片片说"你不乖,就不要你了,妈妈不要你了"之类的话语,也很反对别人拿这些话与片片开玩笑。我妈妈也很坚持这个观点,所以上回我妈妈对片片说"让捡垃圾的把你捡去,"这句话,是第一次这样对片片说,(当时我不在场,我估计她可能是被片片气得不得了,母亲的情绪一激动有点不受她自己控制,所以才说出这样一句话来)。平常姥姥是很疼爱片片的。另外,可能片片在托儿所的年纪比较小,长得也可爱,所以托儿所的阿姨对片片都很好,每一次送片片到托儿所,那些阿姨都会笑咪咪地接过来,抱在怀里说"昊烨乖不乖?阿姨亲亲,阿姨亲亲。"每次去接他的时候,他都依在阿姨的怀里,其他小朋友却都是坐在自已的位置上的。老师反映说,片片比较嗔,特别喜欢别人疼爱他,只要老师一坐下来,他就会主动地偎依过去。

  片片烦人闹人的时候是特别的烦,特别的闹。而且他还会表演,上回我母亲训了他两句,他居然扁着嘴说"我要去妈咪那里(意指回我们的家),妈咪快点来亲亲我呀。。。"这些都是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的,我听了真是十分惊呀,这是谁教他的?他才20个月。是他在托儿所学别的小朋友,还是受了委屈发自内心的真心话?我是应该正视他所说的,还是当他小孩子的玩笑话?还有就是每次批评片片后,如果他发脾气哭了(不是每次批评都哭,有时他会很听话),总是嘴里叫着"妈咪疼我呀,妈咪疼我呀。。。"(如果我在就喊我,我不在就改为叫姥姥)一定得要我说了"妈咪疼你了"(说别的话也不行)他才罢休(别人说了也不行),要不他就会一直闹下去。只要我说了那句话,他立即停住哭闹,偎依在我怀里,然后就会按我的要求去做事情(例如吃饭,睡觉,洗澡之类)

  每当我与片片在一块的时候,我灌输的都是积极的情绪给他,不会当着他的面表现离情别绪。所以现在片片面对我离开回家或上班或上街的事实,他的反应是跟我说再见,不会哭,不会闹,说完再见,继续他手上的活或是继续看电视。平时我跟他也能很长时间地一起玩一些亲子游戏,或者讲讲故事,陪他睡觉等等。

  对于片片有时的无理取闹,如果跟他讲道理他不听的话,我现在的做法是把他带到洗手间,告诉他如果不听话,就得在那里呆一会儿,他立即就会含着眼泪妥协,然后就一脸受到强权镇压的不服气的样子按你的要求办事,(这种表情持续的时间不长)。这办法有效,但我看到自己的儿子这样一副受尽压迫的表情,心中就觉得不忍,觉得自己象暴君似的。另外我隐隐觉得片片好象意识到我的感受,他象是在享受着某种乐趣,而且有乐此不疲的趋势。

  (是不是有一种受虐待,然后等待安扶的倾向)

  另外还要补充一点就是我们(我们两夫妻及姥姥,姥爷,老师)很注意不在片片的面前说他如何如何(但表扬是除外)。

  张教授及各位妈妈,以上就是我带片片的主观意识及客观情况,请帮我分析分析哪里我做得不够,还是要通过什么方法来让片片接受父母不经常在身边的事实,加强他的承受能力。

  我又犯了啰里啰嗦的毛病,希望你们能谅解----我确实是不希望片片体验我童年的经历。

  请教张教授和各位妈妈:我该怎么办?



    关键字:行为  1-2岁  母子  依恋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母子依恋新闻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评论 | 论坛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育儿知识搜索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26-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