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亲子中心 > 强生婴儿教育中心 > 正文

 各种行为问题-2-3岁的社会适应(1)
 2003年11月11日 21:15 新浪育儿

  文妈妈:

  请教张教授:

  张教授,您好。我看了您和大家的谈话,很受启发。我想和您谈谈我的孩子。文文再过一周就满3岁了,他性格内向,胆小,社会适应能力弱,不爱和小朋友一起玩,为了纠正他这个毛病,我今年3月把他送到幼儿园。可他去幼儿园后,不仅没有起色,简直是变本加厉,现在见到小朋友不仅是不打招呼,竟然拿石头扔过去;而且天天早上去幼儿园时哭,头天晚上对我说的"保证不哭,妈妈你放心"之类的话统统不算了。

  我一直是不主张打孩子的,总是尽可能给他讲道理,可现在我真的没办法了。您能帮我吗?

  回复文妈妈:上幼儿园问题

  这个问题我和几位妈妈讨论过几次,妈妈们普遍有个错误的观点,孩子的社会能力差,送到幼儿园就会好一些。其实,在送幼儿园之间,必须给孩子要做好准备,不然,孩子去幼儿园后有的孩子会更糟,因为幼儿园是一个"自然选择"的地方。"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这是上幼儿园孩子的规律。

  你的孩子现在上幼儿园可能是有问题,你需认真了解一下,如果孩子在幼儿园整天不多说话,哭的多,也不能和其他孩子在一块,我建议你把孩子领回来,过一段时间。进行一些准备和训练后再送去。如果孩子去幼儿园,父母一走,他很好,就继续上幼儿园。

  等你了解后,告诉我再说。

  文妈妈:

  回复张教授

  张教授,您好。感谢您的分析。昨夜,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据幼儿园老师讲,文文在幼儿园根本不和小朋友玩。早晨送去的时候哭一阵儿,其余时间就自己坐一边儿,有时候,老师有意识领他去和小朋友一起玩,他总是回答"不喜欢"。在家的时候他也是这样,他似乎体会不到和同龄小朋友玩的乐趣。

  文文从小是个胆特小的孩子,一岁以里,他根本不敢正视生人,和生人一照脸儿,他就会哇哇哭;只要我在家,他就只缠着我一个人,连他爸爸奶奶都不要(那时候我们还和老人住在一起);一周去姥姥家一次,他不许姥姥家的人碰他。我们都想着孩子大了,胆子会跟着变大。现在胆量是有所增长,但性格十分孤僻。

  为了能够顺利入托,之前我们也曾做了大量准备,给他讲幼儿园的好处,去幼儿园的作用和意义,带他去幼儿园参观和玩耍,甚至包括找关系以使老师能对他给予多一点的照顾。入托第一天,他高高兴兴地去了,第二天,就开始大哭大闹,直到把嗓子哭哑,大病一场。我不止一次想到"不送了",可他爸爸不同意,认为继续在家由保姆看只会使孩子性格更孤僻。为了减轻孩子的焦虑,我们送两天,在家歇一天,典型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且去接的也早,6点放学4点就接。可这样一来老师有意见,说孩子一闹你们就不送了,下一次他不就哭得更狠了。于是,我们狠狠心,把保姆辞了,坚持天天送,按点接。最近老师反映他在幼儿园哭闹比以前少了。

  他不愿去幼儿园最主要的理由就是"幼儿园没有妈妈"。从感情上将,我很想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如果孩子真的在幼儿园不快乐,我就不送了。但我又担心那样对他的性格发育更不利,而且孩子去幼儿园之后有了许多进步,比如丢掉了奶瓶,会自己吃饭穿衣,胆子也大了点等,就是性格方面令人担忧。

  如果现在不送了,我曾经为之的努力和"斗争"也就付之东流了。下次再送,还要从头来过,我实在怕我们孩子了,怕他天天早上的哭声。送与不送之间,我真的很矛盾。我现在是怀着美好的幻想想改变孩子。不知这样对不对。

  回复文妈妈:孩子上幼儿园

  看了你的具体情况,我的意见也是继续让孩子上幼儿园,不要接回来了。但要采取补偿的办法。因为孩子和母亲过度依恋,以及孩子小的时候你们没有注意,已经造成孩子的一些问题。怎么办?你去找一个家庭,最好是孩子幼儿园的同学。那个孩子不要太厉害。和那个孩子的父母协商好。(当然离家近一点),晚上带孩子到那家去玩。去之前要和孩子商量,去那家和那个小孩子在一块玩,有奖励。奖什么,是孩子最想得到的东西。如果孩子不去,就坚决不给。去了之后,先陪孩子们在一块玩,坚持一个星期,看有什么效果。这件事,要和幼儿园的老师讲,让他观察这两个孩子白天在一块的情况。

  你先试着去做,做的情况再告诉我。

  文妈妈:

  报告张教授,文文的转变令人惊喜

  张教授,您好.请您接受我们全家对您衷心的感谢.仅仅是短短的5天时间,文文就发生了发生了令我们意不到的变化.他不再拒绝小朋友了,不仅愿意去小朋友家,而且愿意邀请小朋友来我们家,在幼儿园也能和小朋友玩儿了,虽然早晨还要哼哭,但我已经看到了希望.即使他现在和小朋友玩的时候还缺乏技巧和耐心,但我相信,只要坚持,文文会变成一个开朗活泼的孩子的.

  回复:文妈妈,很好,坚持做一段时间,有什么问题再告诉我,慢慢的培养孩子一人出去和小朋友玩的能力。

  懿儿妈妈:

  张教授,关于孩子自护的问题,我想问---

  我们都知道在我门从小所受的道德教育当中,如果有陌生人和你讲话,而你不答应,就被认为是不礼貌的,没有教养。可是坏人就恰恰利用这一点,使得许多孩子被骗,被拐。发生了很多家庭悲剧。我也是一个母亲,我即不愿意自己家发生此类悲剧也不愿看到听到别人家发生这样的事情,由此,我想我们的教育(在自护方面)是不是有点太理想主义了。我在报上看到,在国外案件的发生率比中国高几倍,可儿童的案件非常非常的低。因为在国外孩子从小教育就是可以不和陌生人讲话,和陌生人不说话是孩子的权利。

  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我们该怎样呢?是告诉他们外面坏人很多不要和外人讲话呢(这似乎对孩子的影响不好吧)还是教育他们我们所接受的那些呢?(这毕竟是被我们的社会所承认的)

  回复懿儿妈妈:这是个两难问题

  这个问题首先应解释为,我们要不要教育孩子和陌生人接触,对他人能否信任。我认为首先还是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因为你的孩子在学龄前阶段,真正一个人活动的机会并不多,不像农村的孩子。大的领小的在外面跑着玩。但对他人信任和有爱心的品质对孩子一生太重要了。但孩子再大一点,告诉他在一人的情况下,不要和陌生人接触,不要跟着陌生人走,大人不在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等。孩子很小,你就不要他和陌生人接触,比如到你单位,对孩子来说都是陌生人,培养孩子对他人的不信任感,对孩子一生都不好。

  3dtai:

  谢谢张医生

  你好:

  如果孩子吃手指是孩子曾经感到很焦虑养成的习惯性行为,我们如何给他改掉这个毛病?我儿子在3-4个月时就吃手指了,现在两岁两个多月,在家他妈带他时他只在他睡觉手洗干净了才吃(我们给他关上门他自己睡觉),玩的时候不吃,现在上幼儿园一个多月了他玩的时候也开始吃了,孩子脾气有时候比较烦燥发脾气,这种时候大人也变得很烦,吼他几句。

  回复3dtai:

  你好,孩子是有一些焦虑,孩子脾气不好时,只要他不是和故意闹,你们一定要安慰孩子,去关心一下,而不要和孩子发脾气。孩子不是故意闹,那么孩子情绪不好,肯定是有些问题,有时也可能是身体不舒服等。晚上要陪孩子睡觉,和孩子讲故事、在床上玩一会,陪一段时间,不要他吃手指,和孩子讲,在幼儿园不要吃手指。妈妈爸爸有奖励,去接孩子时,当着孩子面问老师,是否吃手指,没有吃,当时就把奖励给他,如果吃了,就坚决不给。你试试。

  旎旎妈:

  请教张教授

  张教授,旎旎快3岁了,从小晚上都是我们陪着她睡着后才离开房间,现在越来越大了,上床到睡着的准备时间越来越长,有时能从9:00折腾到11:00,我和旎旎爸都给烦死了,晚上等她睡着了我们也差不多够钟休息了,没有一点自己的时间。有时忍无可忍就采用暴力镇压手段,可是等她熟睡后又内疚不已。

  孩子天生比较胆小,我想明天起让她自己关在房间里睡,不过肯定会大哭特哭,这种方法能行吗?今晚我试了一下但失败了,她哭得非常惨,哭声里全是害怕,还自己下床来打门,对我说:"妈妈我听话睡觉,你别走。"

  我该怎么办啊!

  回复旎旎妈:

  孩子一人睡觉有不安全感,要帮助孩子慢慢适应,不要打,打是解决不了问题。要逐步消除孩子的不安全感。可以首先陪孩子睡觉,上床后立即关灯,等孩子睡着再离开。然后,大人坐到床边,拉着他的手或拍着他,让他睡觉。再把门关上,坐到门外,告诉他,妈妈在门外保护你。分三步进行。每一步做到后,对孩子鼓励并给予奖励。连续有几天就可以。你吵和打都解决不了孩子的恐惧,并还会加重孩子的恐惧感.

  dingdin0912:

  宝宝的详细情况

  我家宝宝两岁五个月了,他别的方面表现都很好,比如生活自理能很强(能自己吃饭、洗脸、漱口,穿裤子穿鞋、擦屁股并能帮助大人干一些小事),会许多英语单词和口语,认识不少字,还会些简单的加减法,人比较灵,有兴趣的东西一学就会。但我感觉在他和别人的交往方面好像有些问题,比如:如果有小朋友打他,他不知道自卫,也不跑,别人抢他东西,他也知道护自己东西,但别人真抢走了也就算了,他就不要了。在外面软弱可欺,在家可是厉害得不得了,在家打人一点都不含糊,还有他非常执拗地只和大孩子玩,坚决不和他同年令的孩子玩,每次见了长辈都是在我们的一再催促下才很不情愿地跟别人打招呼,张教授,宝宝这些情况是正常的吗?我们应该怎样教育他呢,另孩子正处在学习怎样跟人交往的阶段,我们怎样才能在一开始就培养他的(接我上次跟您提的问题)?

  回复dingdin0912:孩子的社会行为

  你的孩子的智力发展的很好,生活独立能力也不错,但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就差一些。孩子不知道如何和他人交往,和年龄大的孩子在一块,也是做尾巴。我需要知道你你们带孩子的具体情况,从小到现在,你们谁带孩子为主。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以及对孩子社会能力的培养等,给我讲具体一些。



    关键字:行为  2-3岁  社会适应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社会适应新闻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评论 | 论坛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育儿知识搜索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26-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