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亲子中心 > 强生婴儿教育中心 > 正文

 各种行为问题-2-3岁的社会适应(3)
 2003年11月11日 21:17 新浪育儿

  qlsy0070:

  谢谢!请教张教授头疼的孩子情感教育问题

  我的男孩子刚满3周岁,性格好动,脾气倔强,不喜欢小朋友,不与小朋友打招呼。出去玩儿,总要带玩具枪,碰到比他小的孩子,总说有老虎,打!每听到大人评论别的小孩的优点,鼓励他学习人家的长处时,就"来火"。总想改变他这种唯我独尊的缺点。请问应在哪些方面着手教育?(焦急的子威妈妈)

  回复qlsy0070:孩子的适应能力

  你好。你的孩子适应能力还是差一些。并不是孩子"唯我独尊",孩子遇到比他大、厉害的孩子不敢去交往,遇到比他小、差一点孩子又"想"逞威风,说他差又不高兴。说明孩子在与人交往方面已经有自卑感。不是孩子不想与其他孩子交往,而是不敢、不知道如何去交往。父母在这方面可能也有一定的问题,要多带孩子去和其他孩子交往,并且要放手,不管大、小都要让孩子自己去学习和适应。而不要说孩子不好,谁的孩子好,重要的是让孩子去做,去适应,三岁的孩子能主动和其他孩子和大人交往的毕竟是少数,所以要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父母要多放手,老是不放心、老在身边看着,老是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当孩子做的不好时又老是说孩子,孩子就没有得到独立锻炼的机会,孩子的能力就不会真正形成。长期就形成表面上倔强,内心深处又感到自卑的心理。

  qlsy0070:

  谢谢张教授的指导。我还要多请教--

  你所分析的情况与我家对孩子的教育情况相同。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爷爷奶奶的份量很大,多采取了鼓励机制。但我总认为鼓励人生的副作用很大,特别是对不懂事的小孩子,造成了孩子不能忍受一点挫折的误区。经张教授的分析,现在我更担心了这种"鼓励"不收效,反而小孩有了自卑的心理。我对张教授的指点的理解,就是要放手让孩子去实践,少评论多创造机会。能否请张教授提供更多此方面的教育方法。

  回复qlsy0070:关于鼓励孩子

  你好。鼓励的方法并不是不好,而是怎么去鼓励孩子。比如一个小孩子面临一个经常打她的大孩子,见到这个孩子就跑,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办,你的鼓励有用吗?一个学习很差的孩子,对学习非常自卑的孩子,你给他说鼓励的话,让他好好学习,有用吗?没有用处,反而使孩子的自卑感更重。一个人能拿起一斤重的物体,你可以鼓励他去拿一斤一两。如果他连一两重的物体都拿不起来,你鼓励他去拿一斤一两可以吗?孩子最重要的是去获得能力,鼓励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如果你不帮助孩子去真正获得这种能力,你的鼓励对孩子有什么作用?你鼓励他说"你行、你很好、你不错、你一定可以"等类的话。这等于孩子获得了能力吗?没有!但孩子会认为他可以、他行、能干。当没有遇到对手和挫折时,他很自傲。一旦当遇到挫折和对手时,他就非常自卑。现在很多独生子女的孩子都是这样,因为他在家里就没有一个能使他受到挫折的机会,就没有去实践的机会。过去家里有两、三个孩子还可以打一架。争着抢着玩具,食物。现在好了。什么都有,孩子都不需要去想,什么都自然会有。摔跤有人扶,吃饭有人追。父母和老人把孩子获得这些能力的锻炼机会都给剥夺了。孩子都没有这些起码的能力,那么大人对孩子的鼓励有什么用?所以需要你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去慢慢体会和理解,如果没有很好的体会,再好的方法也没有用。如果你在教育孩子的具体过程中有什么体会和感受,说给我,我会给你帮助。

  冬冬妈妈:

  请教张教授,冬冬不敢坐电动玩具怎么办?

  冬冬已经2.5岁了,可是一直不敢玩电动玩具。每次去公园,冬冬都喜欢电动车,车不动冬冬玩的特高兴,可一投币,电动车动起来,冬冬就吓的往妈妈身上扑;家里买的电池的火车,警车什么的,冬冬从来不让打开,只是自己推着玩。

  这是怎么回事儿?我们怎样引导呢?谢谢!

  回复冬冬妈妈:冬冬不敢玩电动玩具

  你好。孩子曾经被电动玩具的声音惊吓。你先给孩子在家里玩电动玩具,比如孩子在卧室里的时候,把电动玩具打开放到客厅里跑,(事先不一定告诉他)告诉孩子警车在客厅里跑,让他听声音,看孩子是否害怕,如果还好,就鼓励孩子站到门口去看,在慢慢鼓励孩子自己去玩。

  吟吟妈:

  请教:

  吟吟最近有一个毛病,去广场喂鸽子时常会说"踏煞伊"(踩死它),边用脚去踩,在家时有时也会把她的毛长绒免子放在地上,用脚踩说"踏煞伊",昨天发展到在游乐场里看到坐地在上的小朋友也说"踏煞伊",虽然我每次都地阻止她并告诉她不可以这样,还问她为什么这样,她却答不上来。想来鸽子也罢小朋友也罢谁也没去惹她呀

  回复吟吟妈:孩子可能是在什么地方学的

  你好。孩子可能是在什么地方学的,看到别人这样,他也照样去做。他并不理解这是什么意思。只是照着学,如果孩子想用这种方法引起你的注意,所以你不要理她。

  吟吟妈:

  也许不该送孩子进托儿所

  今天吟吟在我离开托儿所进依然差点儿哭出来,因为老师马上过来陪她说话及时止住了。但早上与老师的一番谈话让我觉得有点别扭。

  老师说吟吟太倔了,一定要趁小的时候纠正过来,否则大了就来不及了。还说她们带那么多孩子,不太有吟吟这么倔的。老实说,吟吟的脾气的确不算好的,但她至少还是个可以讲得通道理的孩子。而且一个两岁的孩子有些任性也是正常的是,老师应该做的是引导而不是"纠正",如果一味要求孩子服服贴贴,那么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好老师。这个托儿是一家一级一类的托儿所,论级别应该是很好的,可是我觉得老师实在不如我意,一个简单的例子:老师的普通话说得还不如吟吟好。也许因为这是一家老的托儿所,所以老师都是比较"老"一点的,我不知道她们中有没有正规幼师毕业的,至少吟吟班上的两位老师不像。我不知道把孩子交给这样的老师对孩子有没有什么坏的影响。

  当初送吟吟进托儿所是出于这样的想法: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减少一点,但在一起的时间的质量可以提高一点。因为吟吟一出生就是我们自己带的。因为找不到好的保姆,所以一直搞得大家很累,虽然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不少,但质量好像并不高。送了托儿所后,可以多一点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在孩子去托儿所的时候把其它事情做好,而孩子回家后可以一心陪她玩了。然而如果孩子在托儿所的那段时间对她有不好的影响的话,也许我就得不偿失了。也许我太担心了,我不懂心理学,不知道这些经历对孩子的心理会有什么影响,当然,很多很多孩子都是这么过来的。

  吟吟妈:不要太担心

  你好。当然有条件的话,孩子最好在三岁左右再上幼儿园。你主要是对幼儿园抱有太高的期望。认为幼儿园会对孩子的教育会很好,主要得靠父母。既然已经送去,孩子的表现还可以,就没有必要再领回来。坚持一些时间就过去了。你说会对孩子会有什么影响,没有这麽严重,你自己太担心。在孩子面前也表现出犹豫不决的态度,影响孩子上幼儿园,使孩子上幼儿园的态度也有问题。

  Xiaoyuanchen:

  吟吟妈请进:

  我觉得你不要对托儿所寄以太大的希望,读了你的帖子觉得跟我以前的心态太像了,我家鹏鹏上幼儿园前也是我一手带大的,各方面都能按我的设计一步步如愿以偿、顺理成章地成长着直到上幼儿园,上幼儿园之前他各方面都明显强于别的孩子,开始,我也是对幼儿园抱着很大的希望,以为幼儿园的受到的教育能超过他在家受到的教育,在孩子入园前我不厌其烦地选择来选择去、在硬软件等各方面都想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但孩子上了一年之后,我失望地发现孩子不但在幼儿园没学到什么更新的知识,而且能够在家跟我一起的时间更为有限,以至于也没有充足的时间跟我学,并且对老师畏畏缩缩,老师给我的感觉是嘴上很会讲教育道理但对孩子态度并不好,在家长面前和背着家长是不一样的。开始我以为是这个幼儿园不好,我就又详细地考察了几家结果有的还不如这一家,托费还更贵,孩子好不容易刚适应了这家也不愿意再换。所以我劝你对幼儿园不要抱太大的希望,教师素质普遍偏低是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自己的孩子还是要靠自己来想办法教,我目前就抱着"让孩子过过集体生活,锻炼他的适应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目的让他去,其它的自己想办法教他,我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落在后面。

  胡璧君:

  育儿求助

  张教授,众位妈妈,我有一个难题。女儿源源下个月就满2周岁了,想送她进幼儿园小小班。本来平时白天都是爷爷奶奶带的,晚上则由我和她爸爸自己来。在家她很活泼,能唱歌能背儿歌,但一出去就不行,只会躲在妈妈怀里一声不响。因为我跟她爸爸都比较内向,所以希望她能够外向一点,多和小朋友接触,多多锻炼。但我又担心孩子太小,会无法适应集体生活。源源爸爸说既然幼儿园肯收,就说明老师会有办法让她适应,何况"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可问题是让这么一点大的孩子去承受风雨是否太残忍?"适者生存",万一她太小没有防御能力,无法适应,会不会有反作用,让她更加无法与人交流,造成伤害?真的及其苦恼,盼望有人能指点迷津。谢谢!

  胡璧君:这个说法不合适!

  你好。如果孩子的适应能力比较好,送到幼儿园得到锻炼的机会就多,孩子就会更好一些,如果孩子在这方面比较差,其结果可能是送去后更差,所谓"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就是这个道理。你的孩子不到两岁,如果受到很大的伤害,可能会终身受到影响,以后你再去改变孩子,会花费更大的精力。所以在上幼儿园之前,一定要给孩子一定的锻炼,有一定的基础才能送去。你们刚做父母,告诉孩子的爸爸,教育孩子的责任主要在父母,也主要靠父母,你不要把教育好孩子希望寄托到幼儿园和学校,尤其是在中国,对孩子的将来,主要是父母从小教育的竞争,是父母一滴滴的血汗去浇灌自己的孩子。不要指望学校,起码不能大部分指望学校。指望学校的父母,是不负责任的父母!



    关键字:行为  2-3岁  社会适应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社会适应新闻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评论 | 论坛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育儿知识搜索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26-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