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亲子中心 > 强生婴儿教育中心 > 正文

 各种行为问题-3-4岁的规则与规范(7)
 2003年11月17日 21:35 新浪育儿

  Everest:

  关于帮助孩子理解规则

  有一次一个妈妈说我不明戏,妈妈们来论坛是要交流可操作的经验的,谁爱听我那一套一套的理论?问题是,我有多少可操作的经验呢?我儿子才两岁半呀。说到教育孩子理解规则,就更谈不上经验了,因为我儿子特点之一就是特别懂事,极少闹。就说两岁这个反抗期吧,我读了那么多文章,想好了对付方法,儿子却总共在两岁前后闹过两次。所以我也没机会积累经验。那么我就说说我看到的一些事和我的一些想法,这些都是关于小小孩的事情,对大孩子应该怎样,还是问论坛里大孩子的妈妈吧。欢迎其他妈妈们把自己的好经验贴上来。

  先说说我在儿子幼儿园看到的事情。他们班上的老师除了极端情况之外(比如谁打了人),从不对小朋友说NO。她们的原则是让小朋友从观察别人、从与别人相处的过程中形成行为准则,老师的作用是引导。

  故事一:娃娃正式入园之前我带他去"观摩",他拿的一件玩具是一个三岁女孩想玩的,娃娃先拿到,于是女孩大哭起来。老师也没有让娃娃把玩具拿出来,也没有跟女孩说要让着娃娃,而是温言跟女孩说:不要哭,咱们一起想想,一件玩具两个人都想玩,怎么办。后来娃娃把玩具递给那女孩但她还是哭,老师仍然温言说:你看,娃娃是想跟你商量着办的,他给你玩具,你却没有表示,光是哭,你把他也搞糊涂了,你看他现在不知道怎么办了。这样过了一会儿,女孩不哭了,自己想了一会儿,来问娃娃:你玩完了给我好吗?

  故事二:娃娃每早到幼儿园必要先在院子里骑自行车。有一次四、五个孩子排着队骑,最前面的在原地发愣把后面的都堵住了。娃娃心急地大喊"GO,GO,GO",(另外一个小女孩过来很温柔地捂娃娃的嘴不让他喊)。老师仍然不告诉谁应该怎么办,只是过来跟娃娃说:你是要去某某地方吗?从这里到那里可以怎么走?娃娃想了想,不叫了,把小车从石板路上揪到路边的土地上,绕过挡路的小朋友走了。

  故事三:娃娃坐在小推车里大叫他的朋友A来推他,A还没跑到,B跑到了推起娃娃就跑。娃娃当然无所谓,谁推都行,A就大哭起来。老师仍然是先让A不哭,然后跟A和B商量:娃娃是叫的A,但是B先跑到,所以说不清谁有优先权,应该怎么办呢?A和B一开始都要推,商量了一会儿,同意老师的提议一人推一圈,但又为谁先推第一圈争执不下。又商量了一会儿,俩人同意一人推一个把手,一起推。

  我想,孩子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时间长了,自然会体会到与人相处时一些做法背后的为什么,这就比我们做父母的给孩子立一些孩子口服心不服的规矩要好多了。更重要的,是通过让孩子自己体会规则,培养他的能力,使他将来在学校里、在社会上,能够随机应变对付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情况。当然,父母不给孩子立规矩是不可能的,但我想从小要给孩子讲道理,从孩子听得懂话就开始,当然,讲的道理得是孩子能够理解的,否则就白费力气了。孩子越大,就越要跟孩子商量着办。宁宾妈以前还说过,不能等孩子犯了错误才讲道理,平时都要讲。这一点我非常同意。我们也是平时常常给娃娃解释周围的事情:从爸爸妈妈为什么要上班,到垃圾车怎么收垃圾,到邻居哥哥为什么要遛狗,到雨和雪是从哪里来的,见到的东西随口讲给他。认识儿子的人,都觉得他好象什么事都明白,也许跟我们的做法有关?(谁知道呢。)我们觉得这样他才能日积月累地知道这世界是怎么回事,这样在他闹的时候再讲道理,有了平时的基础,就容易多了。不过我儿子极少闹,所以我也并不知道我们的做法是否有效,供大家参考吧。

  关于规则

  看到张教授在楼下给skjandxlj的回帖,觉得有一段非常精彩:"自由不是你给他的,自由是孩子本性、自然的抒发。规则也不是你给他的,规则是在实践中学会如何去很好的与他人、社会相互适应、互利、交往。我们给孩子提供一个学习的机会、环境。让他在实践中掌握规则,规则才能真正成为孩子自身的道德、行为。我们永远不能给与他人"爱、自由、平等"。如果是你给的,那就不是爱、自由和平等!"

  说一个我在国外的体会。我到美国之后才知道,我们中国人在美国人眼中(起码是我接触到的美国人)的印象之一就是不守规则、不讲公德。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我自己感触很深。就说去超市购物,在美国人的超市里大家自觉排队,没有队的地方大家心里记着谁比谁先来。而在中国人开的超市里没有队的地方大家就一通乱挤。开车也是这样,中国人开车不礼让、超速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我读博士时的学校,考试都是自己拿卷子回家做,如果规定不许看书看笔记大家就真的不看,规定了不许同学之间商量就真的不商量。听说曾抓到过两个做弊的学生,就是两个中国人。我先生刚去他那个系里的时候秘书对他盯得很紧,因为以前他们系的中国学生老是拿系里电话打私人电话、拿系里钱寄私人信件,等等等等。类似例子非常多。一开始我觉得很不理解,中国是这么一个讲究公德礼节讲究个人为集体让路的地方,中国人从小受到的管教那么多,中国人的生活中来自文化、习俗、体制各方面的规矩那么多,怎么会是这样的?后来我才想明白:中国人从小守规矩是因为老师、家长和社会要求他如此,而并不是他学到了守规矩的必要性。一旦没有别人逼他守规矩,他就不守规矩了。

  所以看到张教授的话,非常赞成。自由是一个人从本性出发就追求的东西,不是谁给的,(这对于大人孩子其实都是一样)。家长要帮助孩子的,是认识到生活在社会之中,追求自由的同时不能妨碍别人不能伤害自己,这样才能保证社会里所有人的自由。生活中约定俗成的规则以及用法律界定的规则,出发点都应该是让个人在充分享受自由的同时不能妨碍别人。如果我们只是给孩子定规则,而不是帮助孩子自己认识到为什么要守规则,孩子将来就又会象现在的一些大人那样,只要没人管就胡来,怕别人说的时候才守规则。定规则容易,让孩子自己理解为什么要有规则难。但是只有他真正理解了,只有让他在理解之后自己决定什么样的规则他愿意守,什么样的规则他不愿意守(为此他也许要付出代价),才是长远的事,他才真的能够能够在一个自由的社会里做一个自由的人。

  菱子妈:

  翩妈琬妈及各位有经验的妈妈

  琬妈,琬一个月的零食就靠这三元钱来解决吗?如果她还想要别的零食,而她的零花钱没有了,你还会用你的钱给她买吗?买零食在什么情况下用她的钱、什么情况下用你的钱,这中间有没有一个标准?

  我不知道该怎么解决的还是老生常谈的菱子的零食问题。我原来曾经请教过张教授,关于菱子一出幼儿园门就象别的小朋友一样围在小摊贩前要买零食或一两元钱的小玩具的问题。后来我是这样解决的,我让菱子选择是一个星期妈妈带她去一次超市自己买零食或玩具,还是愿意在幼儿园门口买,如果选择一个星期买一次,可以一次多买点,自己挑选(玩具可以一个星期买一样);如果每天都要在幼儿园门口买,每天只能买一样,不超过2元钱。菱子选择了前者。这一个多月,我们执行得也还不错,菱子不再一出幼儿园门口就围着小摊子不走了,有时候即使上前也对我说:"妈妈,我只是看看,我不买。"而且这段时间她也基本没有哭闹的情况发生。我还在想我和菱子的关系基本理顺了,零食的问题也基本解决了。

  只是每个星期我带她去超市买一次东西,她自己挑选的东西有些买回家后她尝一尝便不再吃了,有些甚至到现在都还没有开过包。零食我都是放在很矮的地方,让她方便拿。从前我们家里没有一点零食(主要是我没有习惯吃零食买零食,菱子对零食的渴望纯粹是跟幼儿园小朋友学的),简直都不象是有小孩的家,现在家里到处都是零食。有时候我也想应该规定她吃完了才能再买,可是想想在她买之前她不知道喜不喜欢吃,到她尝过后确实不喜欢吃了,规定她必须吃完才能买新的,岂不是强迫她吃东西了?所以尽管家里的零食越来越多,我还是每个星期带她去买。只是对她规定:如果吃零食影响了吃饭和喝牛奶,那妈妈就要收回零食了。

  最近我发现她吃饭不好,我想就是零食的问题。我说我们说好了,现在妈妈要收回零食了,如果吃饭好了,妈妈再把零食交给你。她也同意了。可与此同时,她又恢复了一出幼儿园门口就在小摊上站着不走,要买东西,如果不同意就"不行,不行"地叫(自从要和她改善依恋关系以来她都没有象这样了),而且这些天又有好几次哭闹现象,虽然每次哭闹时间不长。

  昨天我想就零食问题和她谈谈,主要还是想让她自己选择一种方式。可是我一谈这个话题,她就故意吹喇叭,不听。

  后来我自己想,如果还是象原来那种方式吧,家里积压的零食也是一种浪费,也不好。我就想,可不可以用这种方式:跟她说一个星期她有20元的零花钱,这钱保管在我这里,她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包括她自己想要的零食和玩具和书等,不包括我看中了想送她的书和玩具),只是每买一样,当天妈妈就和她一起记个账,如果超过了,这个星期她就不能再买任何东西了,如果有节余,就可以放入下个星期的账里。

  (跟琬的一个月才三元钱相比,我这一个星期20元是不是太过分了?可是想想几瓶酸奶就是十几元,有时候如果周末约着同伴一起玩,在带零食时还要想着多带点。不过,如果确实多了,也可以调整。)

  我想请问翩妈琬妈及各位有经验的妈妈,我这个想法可不可行?你们是怎么给孩子买零食的?

  诺诺妈128:

  张教授,诺诺的近况

  1、关于哭闹

  基本上不哭闹了,:)偶尔闹一下,也是情节轻微。

  偶尔闹一下,一般是夜里(或早晨)被尿憋醒,心不甘情不愿的起来尿尿的情况下。闹的时间也只是一两分种吧,而且再不会往地上躺了。2、关于爱告状

  有增无减。而且居然发展到了说谎话(谎话都是某某打我),目的是想以此来引起大人的疼爱。比如,昨天因为她做错了一件事,看到我脸拉下来了,马上大哭着喊:奶奶她打我。当时奶奶正在离她有十米远的地方呢!(其实我们家人中,她奶奶是最不舍得打她的。)开始我一直说她不能这样说谎,并且不抱她,可她一直往我身上腻,嘴里也不断重复:奶奶她打我。最后,我想了想她可能是想以此来逃避刚才的责罚,想我抱她亲她。于是,我把她抱在怀里,她马上就不说:奶奶打我了,而且安静了。

  每次类似的事件过后,她都能积极主动承认错误,说要改,可是不久之后,老毛病又重犯。

  请问张教授,不知诺的这种表现是否是暂时的?是否正常?

  不知各位妈妈是否遇到这种情况,以及如何处理?

  我是很担心她养成说谎的坏习惯,也担心她以此为手段来达到某种目的。

  3、关于其他

  一切都还好。其实,诺就是前一阵哭闹实在惹人烦以外,其他都是挺好的。现在生活也挺有规律,早上起来穿衣、尿尿大便、刷牙洗脸吃饭吃两块糖果,梳头发,上幼儿园。下午回来,先吃两块糖果,然后吃饭,洗澡,玩耍,等妈妈回来,和妈妈及或全家一起玩。九点左右上床睡觉。九点半左右入睡。

  前一阵,诺回家老说她班一个小朋友是坏孩子,不学她不给她吃东西不和她玩等,后来经向老师询问,得知那个小朋友是够"坏"(她家长也经常担心她会在幼儿园里打人),而且有两次老师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说她,所以,不仅是诺,全班小朋友每说起哪个是坏孩子时,都一致说某某坏,不向她学习。不过,据说现在好多了。于是我也采取婉妈的办法,恳请老师在班上肯定那个小朋友的优点,改正错误就是好孩子。前天去接诺诺,老师也当着我的面再一次向诺诺强调:某某小朋友现在乖了,是好孩子了。现在,诺在家也不再说某某小朋友是坏孩子的话了。

  关于吃零食,也是前一阵子闹的时候胡搅蛮缠了些,现在不也会总是闹着买这买那,

  想吃什么,跟她说家里没有,明天再买,她能听得进去,乖乖的等明天买。而且在吃零食之前,跟她说她不能多吃,她都很自觉的。到了超市,也不会闹,叫她选一样,她就选一样,不会多要。

  所以,基本上诺还是不错的,如果还有什么错的话,那是我的错,还是不够耐心。

  所以,现在我可以有心思来考虑诺的阅读识字等问题了。

  接受各位妈妈们的建议,顺其自然,不强诺所难逼她学习。不过,书还是要买,大不了长大再看,或送人,或折飞机,还很漂亮五彩缤纷:)

  其实这也是我在还没有诺以前就持有的观点:一切从孩子的兴趣出发。



    关键字:行为  3-4岁  规则  规范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规则与规范新闻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评论 | 论坛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育儿知识搜索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26-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