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亲子中心 > 强生婴儿教育中心 > 正文

 早期教育个案-当当妈(3)
 2003年11月26日 22:31 新浪育儿

  当当妈:关于儿童性心理、读书等

  你好。中国传统习惯中老人逗小孩子生殖器的问题,有着很深层的原因。从南宋到明清、民国、一直到九十年代初期,在中国文化的深层里有一种很强烈的性压抑,近年来虽然表面上性开放的程度很大,但文化深层的东西很难在短时间内去掉。在中国文化里,采取间接、象征的方式去宣泄人的性压抑是表现在我们的生活、习俗中的各个角落里。成人逗男孩子的生殖器,在我们的文化中非常普遍。我认为从成人的角度看,主要是性压抑的宣泄。中国人从接受朱子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后,对待性的态度非常复杂。一方面认为对性需要去克制,甚至认为是不道德、不好的东西。另一方面却把性表现在文化中的各方面里。在成人中不能表现出来的、认为是不好的行为、观念,但可以在逗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并认为是合理的、普遍可以接受的。现代年轻一代的知识性父母亲为什么不能认同老人的这些行为,主要是这两代人文化的差异太大,中国文化的的转型太快。中国现代年轻人对性的态度、观念。表面上是现代的、西方的,骨子里实际上仍是传统的。这些问题在中国非常缺乏研究。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看成人逗男孩子生殖器,有性心理方面的积极的一面,主要是在性别认同、性角色建立方面有积极的意义。当然从性社会学的角度看问题,在一个夫权社会里,男性有很大的优越感,这样的教育也从小灌输给男女孩子。从逗孩子普遍使用的语言、情感看也很有意思。因为二者之间常常是分离的,互相矛盾的。一个老人很有感情的去逗一个小男孩子的生殖器。她满面笑容的、非常富有感情的去用手逗,嘴里说道:"羞啊、羞啊、羞啊、羞啊......"。从感情上理解,是赞许、骄傲。从语言所表达的道德观念看,却表达着另一层意思。所以从性别、性角色的发展上看,成人这种行为有积极的意义。但从性道德观的角度看,与现代文化不相容。从性快感体验的角度看,老人的行为也有助于孩子对儿童性快感的体验。但是少数孩子因为过于频繁、特别是孩子到五、六岁以后仍然持续去逗孩子,就可能造成儿童性快感体验持续到学龄段,这样就有可能给孩子带来问题。我认为在具体实践上,两岁多、三岁左右的孩子。传统的逗孩子的生殖器的行为,积极的意义要更多一些。但到四岁以后,就要注意,五岁以后最好就不能再有这样的行为对待孩子。

  关于推荐书籍的问题,还真是难住我。国内介绍国外的读物很多,国内的研究很少。你是研究人类学的。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不同的民族文化,差异很大。从一个传统的老人逗孩子的方法,就可以分析出在性心理、伦理、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教育等方面的问题。中国几千年文化沉淀下来的东西非常多,要用西方的科学理论去解析我们的文化,现在只是刚刚起步。真正认真去做的人很少。要深入的去研究西方的科学理论,特别是方法。有的人知道一大堆理论,但是缺方法,如果缺方法,只能说明知道的理论是空洞的、灰色的,并不是自己的。科学理论与科学方法是融为一体的。科学的精髓不是理论,而是实证的理念与方法。要对整个科学的框架有所了解,自然科学的框架、人文科学的框架。知识面要宽。心理学、教育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等等这些学科在我们的工作中完全融为一体,你分不开的。知识积累的多了,看问题的时候眼界就宽得多。我的意思是说,你有很好的基础,一般的书少看,特别是那些告诉你应该如何去做的书,就没有必要去看。多看一些理论方面的书籍,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遇到问题时,自然就会有答案。我关于儿童性心理发展的观点,主要是借鉴弗洛伊德的理论,并且在幼儿期把把弗洛伊德与包尔拜(John Bowlby)的生态学理论结合起来,在学龄期和青春期和埃里克森(E.H.Erikson)的理论结合起来。在方法学上,注意把精神分析的方法与行为主义的方法套换式使用。结果发现能更合适的解释很多现象。理论离开实践就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我们很多从事教育研究的人在第一线工作的机会很少,不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而是为理论而理论。长期在实践中的教师们有非常缺乏理论知识和研究的素养。这是我国教育研究中的大弊端。有很多"专家"你就没有办法和他交谈。你在教育第一线实践。只要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注意在方法的下功夫,就一定会大有成就。

  植根于自己的文化是根本所在。西方人谈我们的文化无论多深刻,总使你有隔靴搔痒的感觉。他总是隔着一个什么东西,既是抓得是地方,也不能解决问题。中国儒学文化体现在一个"用"子上面,实践性很强。正是因为这一点,如何把西方的科学与我们自己的文化结合起来,还得我们自己去做。近百年来,有很多中国的知识分子到西方求学,回到中国除了传播西方文化之外,没有多大的成就。关键就在于"根"的问题没有解决好。关于读书,用朱子的一句话共勉:读书不广,索理未精,乃不能致疑,而先务立说,所以徒劳苦而少进益。

  精彩好文!也谈全托

  Everest说的太精彩了!

  我对全托曾深恶痛绝,甚至对前来咨询的家长都言辞激烈。但后来慢慢意识到,许多父母全托的目的并不是全为了"摆脱累赘",而是"忍痛割爱",认为孩子在全托中能学到家里学不到的东西,比如独立,乐群。

  如Everest所说,"孩子在全托幼儿园学到的东西,父母都应该教得会,且效果可能更好。"我要补充的是,孩子成长的过程,决不仅仅是父母单方面在教孩子,而是双方都在亲子互动过程中学习。父母要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培养出一个认同自己价值观的孩子。如果孩子3、4岁时父母就对自己做父母失去信心,认为只有幼儿园才能教导孩子,那孩子将来上小学、中学时,能力更强时,父母该怎么办呢?写过一系列家教丛书的杜博士就曾用大量心理咨询案例告诫为人父母者,应该在孩子的青春期前建立起良好的亲子交流渠道,不然青春反叛期的孩子更难沟通。

  暂且不论亲子依恋的感情因素,仅从孩子成长的角度讲,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上全托。因为在幼儿园里,孩子仅仅与同龄人和少数老师打交道,但家庭却是一个完整的社会细胞,接触的层面不可同日而语。有个朋友,孩子经幼儿园和小学的全托和住校后已经上了高中,她对我说:"原以为全托住校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思考,其实还不如在家。因为在学校什么都是老师安排好的,孩子特别单纯。"我想,就教育孩子而言,我不仅希望孩子在认知方面进步,也希望他秉承我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新词,老话叫"家风"。我非常喜爱我儿子的老师们,她们都是非常难得的年轻姑娘。但是我更倾向于自己去引导、熏陶我的孩子。Everest分析的好,这样做,对我的孩子和我,都意义非凡。

  说到"家风",这话变得有点玄了。可是,对我们的生活轨迹产生重大影响的,却往往是一些"玄"的东西。

  家庭中也一样可以培养孩子的乐群精神,比如让孩子到亲戚朋友家sleep-over,孩子大人都获益匪浅。就好象是没上幼儿园的孩子组织playgroup一样,除了把孩子交给机构去培养,"民间"一样可以建立这样的机制。

  我的梦想

   

  我从上研究生以后一直做农村研究,令我感到触目惊心的就是农村(包括一些小城镇)幼儿意外事故之多!我国婴儿死亡率在全世界并不高,幼儿死亡率却高,意外事故是一大杀手。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谈何教育!甚至在许多富裕地区,热水瓶、电插座等都放在孩子能够到的地方,安全保障全凭成人的一双眼睛。象这样的事情,不需要投资,只需要意识。可是谁来做?只要动用某些途径,就是要钱。结果现在有些地区的婴幼健康工作是国际上的钱在做,也是杯水车薪。

  关于早教,我在农村发现很多孩子很"蒙氏",一岁半就会用筷子,拿一张纸头反反复复地玩半天。我很想开发一些早教方法,就用农村的稻草树叶之类,但贯穿先进理念。其实我们有些幼教工作者做过类似尝试,比如一本讲区角活动的书,就介绍许多土办法。但如何推广?象这样的事,几乎属于慈善事业,只有通过有组织的行为才能实现,个人的力量也许太渺小。我在小橡树之前,曾与一所乡镇幼儿园联系,想合作办园,让我们的孩子和农民的孩子一起长大,从中探索一些途径。可惜曲低和也寡,最后被判为"不现实"。

  比较现实的方法,我想可能使父母自己动手,看书实践(看好书),然后通过网络等媒介自己组织一些早教小组,互通有无。要创造孩子的幸福,要靠父母自己。

  感谢清清妈咪重提小林宗作

   

  读这本书是在大学,到图书馆抢座为了读小说.我看的版本好像叫<窗边的小姑娘>,校长的名字倒是一样.印象最深的是校园的门搭在一棵树上,而图书馆建在一辆废弃的公共汽车里.梦一般的令人神往.饭厅里找'山的东西'和'海的东西',远足,等等.小林宗作一个人的理想,奋斗和乌托邦,带给小桃桃美丽的童年.

  我真感激清清妈咪现在重提小林宗作,使我重温旧梦.近年来对教育的痴迷好像完全出自母性冲动,今天带着疲惫从小橡树回来,读到这个贴子,猛省原来小林宗作的影子一直在我的心底,在帮我做出每一个抉择.如果我的梦想和坚持能让一些孩子的童年更美好,这该是多好的事情,尤其是,这里有我最亲的孩子.对此我真心感激.

  有人知道这本书重印过吗?我若干年前在北图没找到,在北大也是放在小说借阅架上,很难找.

  壮咪妈关于神童 

  对不起壮咪妈,我出去开会,刚刚回来.

  关于培养出的神童为什么长大建树不多,我想原因有几个,首先人是生活在社会里,纯粹的传统智力(语言与逻辑能力)从来就不是成功的唯一基础,还需要有识见,交往,合作等多种能力.我读书的大学里得诺贝尔奖的教授一样要与同行交流,合作,美国人叫socializing或是networking.许多著名科学家都提到他们的思想来自同行交流的启示.但是神童在被培养过程中往往顾此失彼,一位心理学家形象地说,就象是一扇门开得过大,另一扇门就被关上了.孩子的精力毕竟有限,终日坐在书桌前的孩子往往不善于和人打交道.另外,人们培养神童的方法往往不一定利于他们长大成才.物理学家里我最喜爱费曼,费曼回忆说他父亲很想让他长大做教授,但从不仅仅用各种鸟的名字,物理现象的名称等知识充斥他的脑袋,以培养'博学'的孩子,而是引导他去观察鸟的种种举止,提出各种假设,然后父子俩设法验证-这一切都是费曼今后在物理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他用此种方法阐述的物理学令人爱不释手.可是绝大多数被人们津津乐道的神童并没有学到这些.

  我很同意你关于早教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的看法,我觉得在学前期,学习能力高于知识,而学习热情更高于学习能力.不过我觉得我的想法受我自身的经历和环境限定,别人可能跟我想法不一样.曾见到一位偏远地方来的母亲,她说:你们住在大城市,什么学位都有了,出国也容易,当然强调孩子的兴趣.我们在农村,考不上大学一辈子就完了,怎么能不拼命教?我尽管不完全赞成她的说法,能理解她的心情.本来人的目标环境就各不相同, Internet提供了一个场所,让大家了解到也有别样的生存状态, (只不过由于上网的限制,某些呼声更高而以),理解别人,也找到和自己意见相仿的人,能互相切磋,实在是一大幸事.



    关键字:早教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早教新闻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评论 | 论坛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育儿知识搜索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26-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