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依恋”谈“入托适应”
淘淘2岁,刚进托儿所,像许多孩子一样,他也有些不适应。每天早上的“入托”成了淘淘全家的“心病”——淘淘耍脾气、大哭、躺在地上打滚;爸爸妈妈硬起心肠带他到幼儿园,然后不敢回头的逃离而去;爷爷奶奶在家心疼的坐卧不安。而且,更让家人不心急的是,每次淘淘都要抱他那条“小被子”,否则他在幼儿园就“惶惶不可终日”了。其实淘淘对“小被子”向来有一种特殊的喜好,每天晚上只要奶奶一给他盖上,他就能很快进入梦乡。只是现在表现更为强烈罢了,不仅每天带进带出,即使在托儿所,老师也反映总是抱着“小被子”坐在一边,不与其他小朋友玩。
这种对某种东西特殊偏好的情况在婴幼儿中很常见,比如:有孩子偏好“小毛巾”,有孩子偏好“布娃娃”,有孩子偏好“奶嘴”——,虽然偏好物不同,但道理却类同,都是婴幼儿“依恋”心理的体现。
所谓“依恋”,就是孩子与他人之间经接触、交流而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感情连接,最典型的就是婴幼儿与母亲之间的感情连接。在依恋对象身边,孩子感到安全、亲切与放松;离开了依恋对象,或者依恋关系遭到破坏,孩子会紧张害怕,产生不良反应。那么如何“自我平衡”呢?孩子会寻找依恋“替代物”,即平时放松状态下接触最频繁的物品。于是就出现了“小被子依恋”、“奶嘴依恋”、“布娃娃依恋”等等奇怪现象。其实,这些行为不过是孩子寻求安全感的结果!尤其对于刚入托的孩子更是如此,因为“入托”将给孩子带来很多的“第一次”,将使孩子面临太多的变化——
第一次要一天见不到亲爱的家人(如果是全托的孩子,要五天离家在外呢);
第一次要一个人面对那么多小朋友;
第一次要主动向老师表达,“我要尿尿!”
第一次要与小朋友一起吃饭;
第一次不想睡觉但也要躺在那里保持安静;
第一次动手打人受到老师批评;
第一次玩具不是属于他一个人的;
第一次哭了没有人马上过来;
第一次学着老师的样蹦蹦跳;
第一次排队站站好;
第一次要等待回家;
第一次那么想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第一次看到那么多大人等着接小朋友;
…………
让我们认真地比较一下“入托”前后孩子的生活——
白天的生活入托前入托后
1.活动场所以“家”为中心以“托儿所”为中心
2.照料人家人老师
3.活动意愿随意性集体化、有规范
4.自理要求低高
5.交往对象家人老师、同龄小朋友
6.角色位置“我是唯一的孩子”“我是孩子中的一员”
7.需求满足及时、充足(家人几乎有求必应、随叫随到,甚至不叫自到)
必须学会表达、等待、协商,甚至放弃
8.得到的评价“你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最亲爱的宝宝!”
“谁表现好,老师就奖励给谁小红花!”
以上如此多的“第一次”,如此大的“变化”,对于初涉大环境的小淘淘来说,当然充满了挑战,相应地也就多了不安全感、紧张感。所以,“小被子”——这一“依恋替代物”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淘淘只有与“小被子”保持亲密接触才感觉安全。
因此,对于孩子的这些行为
*作父母的或者老师都不必过于紧张,不要误认为孩子有什么“怪癖”,要理解他们的合理需要,他们就像成人在危机中想抓“救命稻草”的心理一样,也是想有个“依靠”的表现。
*不必强行要求孩子立刻改正,或者禁止携带熟悉的东西,尤其对刚入托、入园的孩子,这些熟悉的东西是给他们的一种心理安慰。
*情感关怀很重要。父母或者老师要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引导孩子熟悉新环境、新伙伴,建立新的安全感,转移孩子对“物”的依恋,随着时日定有成效!
文/徐浙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