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亲子中心 > 教育中心 > 婴幼儿 > 素质教育

 怎么处理孩子压岁钱的问题
 2004年01月16日 07:13 《孩子》

  快过年了,晶晶妈却有点发愁。过年难免带孩子走亲访友,亲友们见到活泼可爱的孩子,大都会掏出小红包给孩子塞"压岁钱"。遇到这种场面,不收吧,驳了亲友的面子;收吧,回礼又是个难事:当场就回?以后再回?回多少合适?或者干脆就不回?晶晶妈可为难了。

  作为孩子的父母,您是怎么处理别人给孩子压岁钱的问题的?您认为怎样应对才合适?

  读者观点1:

  两种压岁钱收,两种不收

  江苏省滨海县机关幼儿园梁晓玲

  父母以外的人给孩子压岁钱,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一、出于对孩子或大人的真挚感情,希望通过压岁钱表达一份对孩子的喜爱之情。这种情形大多出现在亲朋好友中,他们真心希望孩子接受他们的心意,如果拒绝会让他们感到失望。

  二、出于一种礼尚往来的需要,通过给孩子压岁钱以期融洽大人们之间的关系。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孩子家长的同事或邻居中间,给孩子压岁钱往往成了一种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他们也会希望孩子收下压岁钱。

  三、主观上并不想给孩子压岁钱,只是出于习俗或碍于情面,不得已而为之。此种情形往往会出现在一些与家长泛泛之交的人或孩子的远房亲戚身上,他们心里并不情愿。

  四、通过给孩子压岁钱,达到从孩子家长的特殊身份中谋取一定利益的目的。此类压岁钱往往数额较大,实质上就是一种变相的行贿。他们会想方设法让孩子收下。

  对于第一、二种压岁钱,我认为可以让孩子安安心心地收下,这样做可以借助传统习俗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或者调节大人们之间的人际交往;对于第三种压岁钱,我认为不收也罢,但是应当找到一个较为体面的拒收理由,以免使大家都感到尴尬;对于最后一种压岁钱,应当坚决拒绝,这是孩子心灵健康成长的需要。

  读者观点2

  把压岁钱变种"压岁礼物"

  南京师范大学梁志彬

  当您正在面临给"压岁钱"的烦恼时,其实对方正在面临着收"压岁钱"的困惑呢。我建议,把"压岁钱"的观念变一变,试试用"压岁礼物"。

  三岁以前的宝宝对钱是没有概念的。一枚硬币或一张纸币,只是意味着可以坐一次超市门前会唱歌的车,所以,"压岁钱"对孩子是没有多大意义和乐趣的。钱不能带给他们快乐,可其它的很多东西能够,比如:图画书、益智玩具等等。

  "压岁礼物"不可过于贵重,太贵重了,双方又得去权衡礼物的价钱了。在过年访亲拜友的时候,带上精心挑选的礼物:一本书或一件玩具送上门,把真正的快乐带给孩子们,同时也把这种新的"压岁"理念传递给孩子的父母们,让他们也来一起分享,这样美好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除了通常的礼物外,你还能通过多种"压岁礼物"形式让大人小孩过得都有意义。比如在春节里,选上一个好日子,约上您的亲朋好友一起来个郊外游,把传统的"户内会友"改为"户外party",费用由您负担,把买礼物的钱用来买车票门票午餐。孩子会对这样的一种别开生面的活动欢呼雀跃的。这种无形的礼物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新年馈赠吗?

  读者观点3

  通过"压岁钱"教孩子学习礼尚往来

  南昌钢铁厂宣传部周其珍

  去年过年,爱人的同学来家玩,进门一阵寒喧后,他就忙着给孩子压岁钱。儿子一时不知所措,一脸茫然地求助于我。客人拽着儿子不让走,而儿子则一面捂着口袋往后退。我想:不收下,肯定会让客人尴尬,不如先收下,事后再伺机返回。于是,我就让儿子大方地把钱收下,并让他谢谢叔叔。这样,大家都释然了。

  事后,儿子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妈妈,你不是教我'公鸡叫,母鸡叫,别人的东西不能要'吗?那你怎么还要我拿别人的钱?"我向他解释说,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有着礼尚往来的习俗。虽然,今天我们收下了"压岁钱",但这礼我们是一定要还的。巧的是,事隔两个月后,这位同学的女儿过生日,于是,我们带上儿子,买了一份精致的生日礼物,为他女儿送上了一份美好的祝福。通过此事,儿子从中学到了礼尚往来。

  "压岁钱"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人与人交往中情感传递的一种方式,一种载体。

  读者观点4

  "红包改革":情谊体现在平时

  陈米欧

  晶晶妈遇到的事非常普遍,我家也常常遇到,确实是一件很令人为难的事情。

  前年春节,我妹妹全家人来玩,硬要给我2岁不到的孩子压岁钱,我和妻子都说不必给,但显然当时是盛情难却。恰好我妹妹也带了4岁的儿子来,我就瞅了个机会,示意妻子去包个红包还礼。等到妻子准备把红包塞到小外甥的口袋时,我妹妹红着脸硬是不肯要,但是几番"挣扎"过后,也就默许了。

  这样的情节不只是春节,其他的节也时有上演,兄弟姊妹以及长辈等,来来往往,大家都像完成一件任务似的,早早谋划、细细商量,送多少,还多少,名堂挺多,我和妻子都觉得没有意义。

  今年我和妻子商量,干脆大家都别送红包了。我们分别与自己的兄弟姊妹约定,过年红包互免。但是,这并不是就此不要来往了,我们同时声明:平常大家觉得有合适的礼物,要留心为对方购买。想不到,我们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

  前不久,妻子到南京出差,就特地为我外甥带了一套正版的学习光碟,我妹妹高兴得不得了,连连说"这样好这样好"。这样,今年我家不用想着"红包问题"了!

  读者观点5

  收到压岁钱,正是教育孩子的契机

  广州市光大同福幼儿园陈翠珊

  过年贺喜的时候,给小孩一个红色的利是封,是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商业发达的广东,更成习惯。这是大人们对孩子们的良好的祝愿,就是望孩子们"快高长大"。作为孩子的母亲,因为习惯的薰染,所以总是随顺风俗。大人正好用这种风俗习惯,当作教育孩子的一个契机。

  首先,可以借机发展孩子的社会性交往。孩子收到压岁钱时,我尽量让孩子明白,大人不是无缘无故给他钱,而是对他成长怀着希望,用压岁钱对他健康快乐、长高长大表示的心意。所以接到压岁红包,一定要谢谢亲戚朋友,一定要说一些祝福的话。同时,也让孩子明白,我们也要派发压岁红包给别人,也希望别的孩子快快长大,祝别人幸福快乐。

  其次,可以从中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念。孩子跟大人去市场,会直观地感知钱能买到东西。但是,钱是怎样的,孩子并不懂。我便抓住这个时机,结合压岁钱,教会孩子认识人民币的面额。同时告诉孩子,钱是有用的,要珍惜,要有计划地使用。

  第三,培养孩子独立支配压岁钱的能力。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压岁钱自然是大人代管。到会走路会说话的时候,我就尽量告诉孩子,红色利是封里的压岁钱,是亲戚给他的,应当由他自己好好管理。我们找了一个奶粉罐子,让他把自己的钱放在里面,叮嘱他自己保管好。现在,孩子有时自己去商店买文具、玩具和食品,大多是用他自己的钱。五岁以后,孩子会隔一段时间数数自己剩下多少钱了。

  总之,我把压岁钱风俗,当作教育孩子的重要契机。现在,孩子知道压岁钱的内涵,其中有祝愿,有文化,有讲究,也就知道它的份量,就更懂得珍惜它了。

  专家评说1

  压岁钱的过去和现在

   

  张宇虹(早教专家)

  民间把过年给孩子们压岁钱叫散年钱。关于散年钱的来历,有一种迷信的说法是:早先的人认为小孩子是鬼背来的,所以要散年钱把鬼驱走,这样就能拉住孩子的魂,所以压岁钱也叫压魂钱。

  中华民族是重礼仪重情义的民族,每逢春节,礼尚往来,走亲访友,到朋友同事家串门拜年,少不了给人家的孩子散一点年钱,也正是显示友情、人情的好方式。现在的孩子都只有一个,金贵,年钱自然也少不了。若问为何这样?高兴啊。

  平时中国人生活都很节俭,对孩子的教育也很重视这一点,但人们对过春节时给孩子散年钱这件事,却无人非议。因为散年钱是中国人注重亲情的一个侧影。春节时合家团聚,让人倍感亲情浓郁。远方归来的叔叔大姨们,看到自己的晚辈成长起来,仿佛看到自己的童年,一边把准备好的礼品送给家里各人,一边给奶声奶气的侄儿辈们散一些年钱,好让孩子们能够按他们的心思买他们想要的东西。而孩子们呢,就在此刻认下自己的亲人,感受到一种温暖和承认。我们小时,那些叔伯们散给我们两角、三角、八角、一元的年钱,我们心里的欢喜和叔伯们那亲切慈爱与关怀的面容还历历在目。我和弟妹们私下窃议:他们是我们的亲人吧?不然他们为啥散年钱给我们?

  现在散年钱的情形让人始终有一种缺憾,金钱、物质的成份多了,感情的成份少了,年钱里缺少了往昔浓浓的情意。我真担心,如今这些孩子长大后,是否还能记得我们今天的面容?也许只记得钱了。

  专家评说2

  珍惜我们的民俗――压岁钱

   

  张亚南(社会学专家)

  近些年来,对压岁钱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其一,压岁钱数量不断攀升,加重了人们的经济负担;其二,孩子们常常不能把压岁钱用到正道上。其三,压岁钱有时成为一种变相的送礼、贿赂。这些批评很对,但是,如果因此倡导移风易俗、取消压岁钱,却也未必是正确的选择。

  压岁钱是一种民俗,它能够在岁月的长河中积淀下来,按照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分析,一种习俗之所以存在,肯定是因其承担着某种社会功能。

  压岁钱承担了什么社会功能?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族生活为基本模式的传统社会里,讲究的是"长幼有序",家长们平时都很威严。只是到了春节,在喜庆的氛围里,小辈们给长辈们行磕头礼,表示对尊长的敬重与祝福,长辈们则发给小辈们或多或少的压岁钱,表示对小辈们的关心和爱护。压岁钱的施与取,像是一出热热闹闹的戏,既表达了共度佳节、喜庆热闹的意思,也体现了"父慈子孝"、"尊尊亲亲"的传统伦理,是对家族血缘关系的确认和对传统伦理的强调。

  压岁钱的民俗世代留传,不管是豪门大户还是平民百姓,家家户户都借此民俗长幼同乐,现在有什么理由让这种民俗消亡呢?每个民族都有如何对待传统民俗的问题。美国的历史只有几百年,所以他们像爱护眼珠一样爱护自己的历史传统,如他们最重要的节日――感恩节。日本人一年里要过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日本的大多数孩子都要行隆重的成年礼。这些节日、礼俗大多数都是由中国传过去的,可是在它们的发源地却早已不存在了。

  传统民俗中的大多数都是好的,我们应该珍惜,因为它们代表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悠久历史,一旦失去,就难于恢复。像北京、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市民多半是外来的移民,所以当地的老风俗几乎已经荡然无存了。在北京,过春节跟平时没有两样,腊八节、端午节、重阳节很少有人想得起来。可以说现代人生活在一个物质生活极其丰富而精神生活却相对贫乏的状态,很少有什么传统的、公众的习俗让我们产生一种与历史、与民族文化血脉相联的感觉了。传统风俗、礼仪的丧失,背后潜藏的是传统的人情、伦理的丧失。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觉察到,我们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日益淡漠、社会纽带逐渐松弛。想想看,为什么韩剧会在中国风靡一时?难道不是因为其中浓浓的人情味打动了我们?韩剧中的家长威风、磕头礼等并不好,但我们社会本有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优良的伦理秩序,却是我们万万不能舍弃的。

  诚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有时迫不得已要告别一些风俗习惯,比如说在大城市里禁放烟花炮竹,那是因为在拥挤的城市里这种民俗确实存在危险性。可是压岁钱不同于炮竹,压岁钱本身并没有危害性。有的人借压岁钱显示财大气粗,有的家长对孩子用压岁钱不加引导,大人们的崇富心理使孩子借压岁钱攀比,这是一些人把这种传统习俗用歪了,违背了这种风俗本来的意蕴。



    关键字:压岁钱  接受  拒绝  礼物  礼尚往来  散年钱  亲情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压岁钱新闻


 评论 | 论坛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育儿知识搜索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26-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