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亲子中心 > 教育中心 > 素质教育 > 性格心理

 如何减轻孩子们的考试焦虑
 2004年04月29日 09:26 当代家庭教育报

  各类大考即将来临,不仅孩子们,连老师、家长们似乎都个个手里捏把汗,基础好的学生怕考丢了优势,基础稍差的学生怕失去了更好的提高机会,从而产生了考前焦虑的状况。

  面临考试,人人都会产生一定的焦虑,只是程度有轻有重,表现症状也不尽一致。总的来说,面临考试人们会在行为、心理和生理特点几个方面出现一些特殊的现象。低考试焦虑者会表现出注意力集中、思考速度加快,主要关注与考试有关的事物,生理上没有明显表现或心跳略有加速等很轻微的身心反应;高考试焦虑者则有比较明显的反应,从生理上表现为心跳急剧加速、全身冒汗、反胃、食欲降低、疲劳虚弱、晕眩、面部发热、喉咙干燥、脑中一片空白、拉肚子、尿频、呼吸急促等;心理上表现为怀疑自己的能力、悲观、自责,产生许多否定自我的想法等;行为上表现出总是关心自己的内在评价,反而难以将注意力集中到该完成的考试内容上。

  如何有效地减轻考试焦虑,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呢?

  第一,减少不良暗示。

  有些学生总怕焦虑会影响考试成绩,过分关注情绪是否紧张、心跳是否加速,结果这种不良暗示反而使自己更加紧张。其实前面说了适度的焦虑有利于注意力集中和思维速度加快。因而,要视焦虑为正常现象,并且适度的焦虑是件好事。

  第二,正确分析影响考试成绩的因素。

  考试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不仅靠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很多时候还受外部条件的影响。有些是自己可以控制的,而有些是控制不了的,所以不该担的责任就不担。一般来说,在校学生都具有正常的智力,学习成绩好坏主要反映的是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努力程度,有时还加上一点运气。好多人担心考差了会表明自己太笨,这担心是没有充分根据的。由于很想肯定自己的能力,考试焦虑就会增强。假如明白了这是不太相关的两件事,就会减轻焦虑,轻松上阵。

  第三,相信自己,争取成功。

  许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客观的了解,特别是像上面提到的总用成绩来衡量自己的能力,造成对自己能力的低估,会使自己面临考试缺乏自信,因此,考前应尽量客观分析能力水平和准备状况,充分肯定自己已有的能力和长期的努力,增强应考信心。

  第四,眼光放远,不怕失败。

  无论是想赢得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提高机会,还是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尊严,都不在一两次的考试上,有哪场考试能真正决定人的命运呢?或者说决定命运的恰恰不是考试成绩,而是对待考试成绩的态度和智慧。成功是一生的奋斗结果,只要想成功,条条道路通罗马!何况培养在逆境中求生存,在艰难中谋发展的勇气和能力,本身就是一种人生的成功!学习条件是为我所用的,而尊严是在愈险愈斗中熠熠生辉的!

  第五,调整目标和自我期许。

  许多学生不顾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实际准备状况,给自己确立的目标过高。由于感觉到力所难及,压力更大,焦虑感更强,反而使自己已有的能力都难以体现。所以在现有的基础和条件下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其实是为下一步调整学习方法和习惯,争取更好的成绩铺路搭桥。我们打的是谋求成功人生的大战役,需要学会“退一步,进两步”的迂回战术。

  第六,开动脑筋,增强考试中的应变能力。

  很多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养成了“捡现成”的学习习惯,老师教过的或自己练过的题就会,就有信心;一看见没见过的题就吓蒙。其实,考试就是要考查每个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面对不同问题的应变能力。有句俗话叫“死马当活马医”,当有这样的心理底线,就会发现很多难题都没有想象的难,很多“死马”都能救活!

  第七,把握可以把握的。

  不要总以为“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其实能不能考好,已经早在平时学习和复习时就已经决定了。考前短期的准备和临场发挥能起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就不会把太多的希望寄托在临考的准备和临场的发挥上。也就不会过分担心发挥不好影响成绩。

  第八,适当宣泄。

  把焦虑情绪说出来,不仅可以宣泄一些紧张感,而且一定能得到周围人们的鼓励,从而减轻焦虑。

  北京师范大学辅仁心理咨询中心

  特约心理咨询师张焰



    关键字:孩子教育  素质教育  性格心理  考试焦虑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孩子教育新闻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评论 | 论坛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育儿知识搜索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26-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