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秋天的天儿
让孩子自己来分类, 那你觉得对水果啊, 蔬菜啊, 电器啊, 这样的归类还要不要教孩子呢? 、
作者:麦子爸爸 认知是一定必要的,区别是过程。
我希望的是尽可能减少“教”在孩子认知中比例,而引导孩子通过自己探索总结达到认知。 比如水果,蔬菜的归类吧。拿出一个苹果,告诉孩子:“这是苹果,它是一种水果。” 指着白菜:“这是白菜,是一种蔬菜。”这可以教会孩子。但并不是唯一的办法。
带孩子去商场,各个货架去看,让孩子看看每个货架上都有什么。孩子看的时候,就会去思考它们为什么会放到一个货架上,会认识到它们有共同之处,当他知道其中的一个属于水果的话,也会联想到这货架上其它的东西也属于水果。 这个过程中可以多向孩子问为什么, “它们为什么放一起呀?” “冬瓜为何不和西瓜放一起呀?” “西红市水汪汪的,可以生吃吧,为什么不和苹果放一起,和大白菜放一起呀?” 都是些没标答的问题,要是孩子能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就更好了。
试想下,如果孩子真的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打算怎么回答?
作者:秋天的天儿
你提问了, 我得好好想想. “冬瓜为何不和西瓜放一起呀?” 回答: 如果你要把他们放一起, 还有什么可以和他们放一起啊?
孩子可能是因为两个物品都有"瓜"才提问, 所以可以引导他们说还有什么瓜. 完了在告诉他们这些瓜里什么是水果, 什么是蔬菜. 不过, 我向来对水果和蔬菜的分类存在疑问, 所以不会刻意去教孩子. 比如把西红柿归为蔬菜, 就有点勉强. 什么家电等也一样.
所以, 我认为你原来的办法好, 让孩子自己去发现事物的共性, 自己归类. 如果是有关传统归好的类, 在他们问起来的时候告诉就行了.
作者:麦子爸爸 感觉你在指导思想上离启发探索还差那么一步,最好更深刻体会下这里的味道。
你这方法我不推荐。特别是“完了再告诉他们这些瓜里什么是水果, 什么是蔬菜”,这不依然是教么?是大人告诉孩子认知么。
麦子没有提到这问题,在商场我主动让她看过。看见冬瓜了, 我问她:“这是什么” “我不知道。” “我们来看看,它圆不圆,鼓不鼓。” “圆” “什么颜色呀?” “绿色。” 我再拿了了切成片的冬瓜,商场架子上冬瓜也有切成片的。给麦子看。 “我们看看它里面有什么?” “有子。” “对了,象什么子?” 没有回答。 “象不象西瓜子?” “象” “瓜子周围是什么?是果肉”这个名词麦子没学过,就自问自答了 “西瓜也有果肉吧。” “有” “它和西瓜有什么不同呀?” 没有回答。 “它的瓜子集中在中间,西瓜的瓜子是分开的吧?” 麦子没回答这,她说:“西瓜是红色的。” 说明这次,我等待回答的时间不够,我为了保护她的兴趣,一般在她的目光没有转向别处前提示它,有时就会出现等的时间不够的问题。这时间长短很难把握。 “对,西瓜是红色的,真不错,我们又发现了一样他们的不同。还有什么?” “西瓜子是黑色的。”她受到鼓舞,顺着颜色往下找了 “对了,瓜子颜色不一样。那瓜子的位置一样么?” “不一样,它们在一起。”这不一定是自己观察到的,很可能是刚才想红色的时候耳朵里还是听进了我说瓜子分布的话,因为反映太快了,是问话刚出,回答就来了。 “它象不象西瓜” “象” “它是不是西瓜” “不是” “对,它不是西瓜,它叫冬瓜。” 我指着整个的冬瓜:“东瓜” 麦子:“冬瓜。”
我那次的对话就到这结束了,到这还没有接触到水果和蔬菜的分类。我下面的是还没实践的想法。 “西瓜为何没有和冬瓜放一起。和白菜放一起呀?” “西瓜我们什么时候吃呀?” “冬瓜我们时候吃呀?” “我们看看这架子上的都是什么吃的东西呀?” “冬瓜能能生吃呀?” 我还打算拿一片洗干净的生冬瓜让麦子咬一口尝尝味道。
你能体会到我这样启发的指导思想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