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中心 > 教育中心 > 沟通交流 > 父母心得

 我送儿子快乐地走向美国
 2005年01月12日 12:32 《孩子》

  陆昌瑞高考那年,以高分被复旦大学经济学专业录取,最终,他选择了美国的科尔盖特大学。其实,上高中的时候,他就已经陆续收到了许多来自美国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然而,他的父亲陆永昌却说,小时候,昌瑞淘气、任性、好动,在幼儿园和小学,经常被老师“留下”;他智力一般,甚至经常丢三落四;他是个球迷,乓乒球、足球……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他如何成才的呢?陆永昌说——

  开发”快乐,为孩子成长创设环境

  对大多家长来说,快乐与学习是一对矛盾体。寒窗苦读,一个“苦”字,说明了学习本就是以苦为基础的。陆永昌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快乐与知识的获得并不矛盾,最重要的是要为孩子创设一个快乐成长与学习的环境。

  陆永昌家住在一幢临近铁路的楼房里,窗前100多米就是火车站。这样的居住环境,决定了昌瑞不懂事时便对火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只要火车从远方“呜呜”而来,他就会惊奇地瞪大眼睛,专注地感受着火车带来的震荡;而每当火车离去,他也会静静地倾听,直到“隆隆”声渐渐远去……这成了他的一种向往。

  那时候,昌瑞还不会说话。

  虽然昌瑞除了哭,什么都不懂,但陆永昌注意到他对声音十分敏感,就坚持为他讲故事、唱儿歌,让他快乐地吸收各种有用的知识。果然,当昌瑞学会说话不久,就能流畅地背诵童话故事、儿歌了。

  和别的孩子一样,让昌瑞得到快乐的还有玩具。只是,昌瑞的玩具与别家的不同,个个面目全非。因为昌瑞总想看看这玩具里面都有些什么好玩的:为什么电动车会动?变形金刚可以变形?……他的头脑里装着太多的问号,只有拆开玩具才能得到答案。

  陆永昌对此的态度是:尽情地拆。拆完装不回去,就陪他一块儿装。

  由于陆永昌的“放纵”,昌瑞对“拆”东西形成了习惯,为此惹出一场大祸。

  那天,陆永昌打开电脑,想把一份重要资料调出来。然而,他试了几次,都无法开机。显示器正常、电源正常、机箱正常……这到底是哪儿出了毛病?陆永昌百思不得其解。

  “爸,”昌瑞低着头走过来,胆怯地说,“我—电脑—拆过了—”

  “什么?!”陆永昌气得手都抖了,”谁让你碰电脑的?”

  “我想看看,”昌瑞怯怯地说,”里面都是什么……”

  陆永昌顾不上和他说下去,匆忙打开机箱,这才发现,看似完整的机箱里,各种装置已经乱成一团,不由气得跳起来,举起了巴掌。

  昌瑞知道自己闯了祸,一副愿打愿挨的表情。陆永昌叹了口气,把手放下了:孩子喜欢探索,这也没什么错啊。最后,还是和他一起把电脑重新装好,并为他订了一份《电脑报》。

  从那以后,昌瑞玩游戏、设计程序、拆装电脑更方便了,几乎是按每期的《电脑报》不停地改造着电脑。

  这种快乐的学习习惯,一直陪伴着他。上小学时,因为他无所不懂,小伙伴们封他“小博士”的头衔。进入大学,生物实验课他拿了个第一,还在学校电脑机房当上了高级咨询员。

  与他“过招”,底线内的“淘”可以放任

  孩子淘气、惹事生非是最令家长头痛的一件事。每当孩子淘气时,懂点家教知识的家长,会讲道理、苦口婆心进行引导;再犯错,便有些压不住火气,声调高了;第三次,家长就会把那些家教知识抛到脑后,拉过他一顿打。陆永昌的底线是,只要没违反规则,就让昌瑞尽情地“淘”。

  上幼儿园的时候,昌瑞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小淘气,到了小学,他的“淘”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陆永昌三天两头就得因为这往学校跑。

  “老师,这次又是因为什么事?”在昌瑞老师面前,陆永昌已习惯了低声下气。

  “他特别好动,上课坐不住,而且非常淘气。”老师气恼地说,“今天,他还和同学打架!”

  原来,昌瑞的同桌在桌上画了“三八”线,不允许昌瑞过界,偏偏昌瑞特别好动,经常侵犯人家的领地。同桌自然要维护自己的“主权”,昌瑞也不示弱,两人便拳来腿往地打了一架。

  “原先我俩特要好。”昌瑞也有话说,“有一次,他要抄我数学作业,我没给,他才故意这么做。他画的线,根本不在中间,给我留的位置特别小,不够用,所以……”

  “有时候,吃亏就是占便宜。”陆永昌教训他,“你好动,给小地方,你的课堂纪律不就好了……”

  昌瑞的课堂纪律一直是个问题。翻开他历年来的成绩报告单,班主任的评语一直是“课堂上要遵守纪律”,“要善于控制自己”,“缺乏自控力,课上表现随便”……

  不过,细心的陆永昌发现,昌瑞课堂纪律虽不好,却能掌握老师所讲的内容,这说明,他只是好动,并不是没有听课,所以只是叮嘱他尊重老师,不要做违规的事情,其他,则放任不管。

  昌瑞的“淘”不只是在学校,在家里,他更是个“混世魔王”。他喜欢足球,只要见到个圆的东西就想踢几脚。陆永昌为此为他买了个足球。开始时,他还有所顾及,只是练练脚下细小功夫,然而,到了兴头上难免举脚射门。

  “好,球进了!”

  随着昌瑞的一声高呼,球直冲向衣柜上的镜子,“哗”一声镜子成了碎片。

  “足球没收了。”陆永昌不得不把足球“管”了起来。

  “那我踢什么?”昌瑞着急地问。

  “踢这个。”陆永昌随手团了个纸团扔到地上。

  从那以后,只要昌瑞在家里呆上半个小时,家里就成了“战场”,乱七八糟。不过,这已是把危害降到最低,陆永昌还是蛮欣慰的。

  接着,昌瑞又开始喜欢乒乓球、篮球……

  虽然从昌瑞喜欢球那天起,家里就没整洁过,不过,陆永昌认为,孩子就应该自由自在,像小鸟畅游于蓝天之上。

  家庭“协商”,让他成为家庭的主体

  因为昌瑞十分淘气,所以陆永昌在教育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培养他的个性,同时,也充分尊重他的个性。

  一次,陆永昌买了个松树盆景,越是欣赏越觉得不错,处处都体现了园丁的匠心独具,便把昌瑞叫来一起欣赏。

  “觉得怎么样?“陆永昌开心地问,“不错吧?”

  “不怎么样,”昌瑞冷冷地看了一眼,“我不喜欢。”

  “不喜欢?”陆永昌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

  “如果你是那棵松树,你会怎么想?”昌瑞滔滔不绝地说起来,“本来它自由自在地生长着,可是,现在却被捆绑起来,长成别人要求的样子,难道不难受吗……”

  陆永昌本想和他辩论一番,告诉他,只有这样,这棵松树才具备有别于其他树的价值。但转念一想,孩子有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未尝不是件好事,更何况,他的看法是如此的深刻,所以,就把他表扬了一番。

  为了更好地尊重昌瑞,让他拥有主见,陆永昌设立了一个“家庭协商会”,每星期开一次,讨论家里的大小事情。“家庭协商会”设立“主席”一名,所有家庭成员轮流做。

  开始的时候,轮到昌瑞做“主席”,他总是推托:“下次吧”,“你们先来”……但陆永昌不让他轻易过关:“一定要按顺序来。你也是家庭的一员,要对家里的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昌瑞这才慢慢地坐了下来,但还是有些手足无措,不知该说些什么好。不过,时间长了,他的表现就越来越自然,越来越有“主席”的风度了。

  那年,家里要装修,陆永昌与装潢公司商量了一应事宜,但在客厅和书房之间,是开一个窗还是安一个落地拉门这个细节,他有些迟疑,就在“家庭协商会”上提了出来。昌瑞作为“主席”,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安门会破坏原有的格局。由于在书房与大厅间是拉门,所以书房实际上变成一个厅,而我们已经有一个厅了,现在最需要的是一个安静的书房。”

  最后表决结果,采纳昌瑞的提议。

  陆永昌并不为此感到家长权威的丧失。他觉得,在处理家庭事务中,让孩子与大人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让他感受到被尊重,才能够更好地与他沟通和交流。也只有这样做,才能让孩子受到责任感的驱使,不断地走向成熟。

  在陆永昌的教育下,昌瑞长大了。当他走向飞往美国科尔盖特大学的飞机时,陆永昌看着他的背影,眼睛湿润了。陆永昌相信,在美国,儿子完全可以独立地照顾自己,而且,快快乐乐地学有所成。

  ●文/阿 西 飘 雪 责任编辑:蔡葵芳



    关键字:环境  纪律  个性  教育  尊重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学习环境新闻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评论 | 论坛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26-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