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中心 > 教育中心 > 婴幼儿 > 父母与家教

 今天我们怎样做父亲
 2005年05月30日 00:46 《父母宝贝》

  旧式父亲在孩子将出生时,

  焦急地踱方步,

  关心的首先是生男还是生女,

  以了解传续香火的重任是否完成。

  然后是“养不教父之过”,

  板起脸做一家之主。

  新式父亲在妻子生产时握着妻子的手,

  然后喂奶、洗澡、做游戏,

  和孩子妈同是一家之主。

  现实生活中,父亲们又是怎样的呢?

  孩子说:“爸爸像冰箱里的灯光,

  每台(家)都有,

  但没人知道关上门后

  他会是什么样。”

  我们说,

  父亲对孩子有着

  特殊重要的影响,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现代父亲角色。

  父亲角色是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如今,已成为世人十分关注的时代性研究课题。富有家庭教育传统的中国,历来重视父教的地位和作用,历史上颜之推的家训、曾国藩的家书和朱柏庐的《治家格言》,堪称父亲角色研究的典范。西方亦然,早在古罗马时期,父亲(尤其是父子关系)的研究就已经为人们所重视。

  跨入新世纪,终身教育与毕生发展的理念日益成为社会的主导价值,经济、社会的新发展要求新型人才必须具备创新、人文等综合素质,而某些素质的培养亟须父亲的投入与参与。因此,在时代的感召下,人们不能不思考父亲角色的定位,人们也不能不看到,一个“新父亲时代”已经到来。

  父亲角色的获得,是个终身学习、毕生努力的过程。

  有效的“父职课程方案”,将是实施“父职教育”的主要载体。

  网络时代给家庭教育带来深刻变化,父亲要实现角色转换与新的定位。

  21世纪的时代性标志是网络及网络经济。网络技术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教育领域中,网络学习成了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网络信息更成为教育的主要资源。无疑,作为家庭教育活动中重要角色的父亲,无法回避网络的巨大冲击,而冲击最大的是对父亲旧有角色的挑战。

  在“学习化”背景下, “文化父亲”将是“新父亲”教育策略的基石。

  重视“家庭参与”是衡量“新父亲”形象是否到位的重要标志。

  成功的父爱没有固定统一的模式。

  陈建强

  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研究员

  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兼基础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

  从事儿童、青少年教育与研究40余年。近10多年来,专题追踪研究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成长历程及其家庭教育,发表著作、论文与文章300万字。其研究专长为儿童社会学、教育社会学,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多视角研究家庭教育。其代表性论著有《少年期独生子女的生活意识研究》、《新时期父亲角色研究》、《21世纪的家庭教育发展预测研究》等。

  文/陈建强



    关键字:父亲  父爱  家庭教育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父亲新闻 全部父爱新闻 全部家庭教育新闻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评论】【论坛】【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