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对孩子的期望要把握好度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31日 09:55 《新风教育》
当孩子呱呱落地,父母首先必须在心理上作好“接受”的准备。所谓“接受”,就是发现和承认孩子的先天特征,特别是气质特点。许多人认为孩子是可塑的,其实,孩子的可塑性只是在一定层面上存在。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孩子,都有各不相同的先天特征。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通常可分为“容易(抚养)的”、“慢慢活跃起来的”和“难带的”三大类,而且,这些气质特点可能与父母的性格特征无多大关系。所以,要带好孩子,第一步还得先摸透孩子的“脾气”。对此,父母应该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不管孩子是随和易带的,敏感多事的,亦或是令人大伤脑筋的,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必须是主动接受,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摸索养育孩子的最佳方法。 然而事实上,我们的父母并非如此。他们几乎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设计”孩子的未来,还美其名曰是为孩子着想。 小提琴、钢琴、围棋、“奥数”……这样一路走下去,一个孩子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大概要花60万元。为了孩子,父母掏出了一颗心,收获的却是无奈。 一个星期六,武汉市武珞路一家培优学校食堂里,许多家长在等候上课的孩子。余师傅就是其中一位,咖啡色衬衣皱巴巴的。他四十出头,脸上却爬满了皱纹,看上去很显老。余师傅的儿子在小学上六年级,从一年级就开始参加数学培优,现在参加了“奥赛”培优。余师傅手里的报纸已翻看了好多遍,还有一本《小说月报》。问起怎样教育孩子,余师傅感慨:蛮难!花钱不说,大人跟着受罪! 余师傅和爱人文化程度不高,都是普通工人,他们不希望“孩子这一辈再输掉”,想方设法要让孩子“优秀起来”。儿子4岁时,开始让他学小提琴、钢琴,学琴每节课要100元,小提琴都换了好几把。学了两年,孩子不干了。 儿子6岁了,余师傅让他到某棋院学围棋。双休日上课,每月学费800元。请教练开小灶,一次要1000元。还得请一餐饭,好烟好酒招待。“学棋的要领就是一张纸,教练一下子就给捅破了,不请不行。”我们希望培养一个棋手,到北京比赛。在围棋“研究班”选拔赛中,儿子丢了关键一局,失之交臂。只有进了“研究班”,到北京比赛才有希望!余师傅请教练到某五星级酒店吃饭,一桌花了6000多元,再送几瓶好酒4000多元。儿子如愿以偿进了“研究班”。前后学了6年,本来今年就可以到北京比赛了,他又不干了。“这次又为什么呢?”“搞不明白,大概压力太大吧!” 余师傅打开报纸体育版,“武汉棋手李喆,现在是国家少年队的骨干。他比我的孩子早学两年,都曾在武汉某棋院。人家已经上北京比赛,出名了。” 余师傅接着说,学围棋当上国家运动员,补贴高得很,经济上有保障,名牌大学自动来找你,那多好!我们花再多的钱、吃再多的苦也不在乎。儿子到北京比赛,我也“扬眉吐气”啊!可是,他不学了。 儿子不学围棋了,但为数学打了基础,“围棋是需要精确计算的”。儿子一年级开始参加数学培优,每到周末陪他来上课。中午休息一个半小时,他到处找好饭馆。首义路、司门口一带我们都吃遍了。菜单拿来,什么好吃点什么。菜上齐了,上课时间也快到了,匆匆吃几口,赶着去上课,剩下的我来“收拾”。 今年4月,儿子在武汉参加“奥数”比赛拿了二等奖,要爸爸请客。儿子带余师傅来到汉口江滩附近某酒店,服务员把他们带到三楼一个包房,菜单像一块大砖头,包房最低消费3980元!余师傅平时请客花两三百元都觉得够排场了,根本没带那么多钱。儿子得奖了,不能让孩子扫兴。余师傅赶快给弟弟打电话,要他送钱来。弟弟都懵了:“你们上那里干吗!” 这么多年来,余师傅的儿子从未有过完整的、轻松的双休日和寒暑假,几乎都被“填满了”。许多时候,还要家长陪着。 余师傅伸出一根大拇指和一根小拇指说:“粗略算了一下,学小提琴、钢琴、围棋、‘培优’、学费加吃饭穿衣要这个数!”“6万元?”“小学毕业至少30万,上完大学要60万!”余师傅和爱人每月收入共几千块钱,家里房子都没装修。 “家里能承受吗?”“那有什么办法,承受不了也得承受。”余师傅叹了口气。为了省钱给孩子,余师傅和爱人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朋友送一条好香烟,余师傅会把它卖掉,买便宜的香烟。“别人穿好的,我穿差的。别人吃肉,我吃菜。只能自己给自己作揖了!” “教育专家说了,孩子没必要培优,放学后就要玩。可是我们不培优,别人在培优,不搞不行啊!” “供孩子上完大学,我们就没钱了。等孩子上研究生、博士、出国,我们就把房子卖了供他。我们没多高文化,只能搞好后勤服务。”余师傅从不打骂孩子,也很少和儿子交心,只是默默“搞后勤”。 “你们这么用心良苦,孩子怎样呢?”“小提琴、钢琴、围棋半路不学了,搞‘奥数’又叫累。” “你们宁可累折老腰也不让他受一丁点委屈,这是在爱孩子吗?”余师傅沉默了一会儿说:“中国的家长都这样,你有小孩时就明白了,谁不希望孩子有出息!话说回来,到底怎样爱孩子才算对……” 快下课了,余师傅向教室门口走去,留下一个疲惫的、微弓的身影,还有一连串的问号。 这是一次面对面的“暗访”式谈话。余师傅讲述时像拉家常一样,听完他的故事令人会感到震惊,也感到心痛。家长都希望子女成材,关键是成什么样的材?父母都爱孩子,关键是怎样去爱? 有的父母只有爱的“渴望”,却没有爱的“能力”。余师傅这样的父母属于什么呢?现实中还有多少这样辛苦的父母?这到底算不算爱呢? 国际知名心理学家、瑞士人丹尼什把孩子的成长生动地比喻为一棵树的生长:心理就像树根一样,虽然看不见,但却非常重要。看不见的部分关系着一棵树的高大强壮,关系着一个人的生存发展。丹尼什博士提到这样一个观点:树根的成长期是5年到15年,15年后才是树干与树叶的成长;一个孩子心理建设的重要成长期也是在人生的头15年,在生命最初的年头便学会自我约束、推迟欲望、不自私,做好人,将会使孩子的一生充满人性的光彩。博士的话值得引起家长深思。 一项研究表明,像余师傅这样溺爱型家长占的比例大于30%,这部分家长认为自己辛苦赚钱,孩子吃、穿、玩的尽管都满足了,要尽可能多地学一些“专长”,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只局限在教给他们一定的技能,还有更重要的环节需要家长能认识到位。如果家长觉得对孩子的爱就是让他们能学到许多的“专长”,那是肯定要走入误区的。 父母对孩子爱的丰富内涵还应包括致力于形成好的家庭“共感”氛围。共感,通常是指当事者双方(或多方)从各方不同的角度出发来感受所遭遇的事情和情绪体验。家庭中缺乏共感和沟通,是现代家庭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家庭共感是多维度、多指向的,不仅体现在父母之间,也体现在父母与孩子的交往过程中。一味地让孩子去接受各种各样的培训,而忽视了亲子关系的培养是得不偿失的。 每个孩子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是有能力的孩子,都是能取得成功的孩子,都是能获得快乐的孩子。即使这些能力、成功、快乐,在大人看来是那么微不足道,但对于孩子,这些能力、成功、快乐却是他成长道路上那一道道灼目、亮丽的风景。有了家庭中良好的共感氛围,父母才能真正体会到孩子需要的是什么,孩子的兴趣与爱好又是什么,才不会仅仅从父母自己的好恶出发,在“一切为孩子好”的借口下,生造出那么多孩子的“指令性需要”、“指令性兴趣”(即是由父母指定的,但同时又被父母认为是孩子的需要或孩子的兴趣爱好)等等。说实在的,如今的孩子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没兴趣”、“没劲”,难道与父母所认定的那些“指令性兴趣”无关吗?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父母不但应该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且应该帮助孩子拥有健康、积极、丰富的人生。作为父母要是真正爱自己的孩子,就要着眼于长远,以培养孩子的素质为根本。 知识是死的,学的再多也是有限的;只有培养出孩子创造力才是重要的。而我们的家长缺乏的正是这样的思维。美国的教育专家认为,每个儿童都具有创造力。父母、老师、儿童结成三位一体对其进行引导与开发,儿童的创造力将会得到大大的提高。《华盛顿邮报》以该理论为基础介绍了几种激发儿童创造力的方法。 示例直观模型。比如让儿童雕塑鸭子,就领他参观海洋游乐中心的鸭子展览或者博物馆的鸭子雕塑等等。 为儿童的想象力加油鼓掌,培养他们用独特的方法观察问题的能力。如在家里捏粘土团儿或者面团儿给儿童看,让儿童照此做成各种形状,然后晾干,涂上颜色。听音乐时,成人不讲解,让儿童随着音乐起舞或者讲出故事。交谈时给儿童看他们从未见过的东西,告诉其出处或者使用方法。 要常向儿童发问。“结果怎么样”“与什么有关系”“那么,还有什么”“然后又怎么样”等等问题,这样,儿童自然会对所提出的问题有新的想法和思考。创造力往往就是在这一瞬间产生的。 采用创造性解答问题的方式,讲授科学知识。不妨一起商量在失重的房间里绘画的方法;在儿童社会活动时间里,不妨让儿童猜一猜,假定17世纪的北京有秘密碉堡,王族的儿童是怎样生活的。 不要有问必答。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好奇心是人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感到新奇而有兴趣进行探究的一种心里倾向,它是推动人们主动求异,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因。好奇心在孩子身上尤甚,其基本表现就是不断地提出“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必答”。有些问题可以鼓励和引导孩子自己思考寻求答案。 让儿童集中精力做事情,精力越集中,创造力就越强。不妨儿童多做些手工,例如削木头、针线活儿、编织活儿等等。 利用周围环境诱发儿童的好奇心。例如:有时可以让儿童看一看,是否电视机出了故障?插头是否插好?录像带是否插入,是否与电视机连接好?看看家里的人穿的衣服用的是什么工具和材料做的。 向儿童提出“假如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怎么办”等问题。例如:“猫掉到井里怎么办”“宠物吃了合成树脂做的黄瓜怎么办”“突然发生地震怎么办”等等,别忘了,对孩子的回答要给予鼓励。 犹如破谜底一样,让儿童接触更多的事物。可以搞一些单词连接、智力测验之类的游戏,也可以鼓励儿童开玩笑、做各种运动游戏等。 其实要做到这些难吗?当然不难。还是一个意识问题。同时也应该看到广大父母有这样的意识也是与我们的教育大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的。在这一点上,似乎父母也有难言之隐。但不管怎么说,作为真正爱孩子的父母,还是要有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能近视地理解只要孩子有了一定特长了,就一定能在将来立于不败之地。 很多情况下,父母的期望可以化作孩子奋发向上的动力。而有时,过高的期望会成为孩子肩上沉重的压力。对孩子的期望要把握好“度”。那么,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把握对孩子的期望呢? 第一、拓宽期望面,不要只局限于智能与学业。 以智能高低、学业成绩好坏作为衡量孩子是否有出息的标准,是现代社会的流行病。但事实上,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有许多评价标准。 在罗马,有个小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不那么理想,成天郁郁寡欢。一次,父亲把他带到一座教堂高高的塔顶上。“往下瞧瞧吧,亲爱的孩子。”父母指着像蜘蛛网般的街道说,“通向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一样。假如你发现这条路达不到目的地,就走另一条路试试!”多么聪明的父亲!他以一种恰当的方式,表达了对孩子取得成功的期望。 第二,期望应符合孩子的能力水平与志向爱好。 从自己的好恶出发,形成对孩子的期望,替孩子设计一个未来的宏图,是一些家长乐此不疲的做法。甚至对孩子期望的高低也会出现攀比心理。但现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切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往往事与愿违。家长在对孩子有所期望时,先不妨评估一下孩子的智能、兴趣、个性特点。父母所期望的是不是孩子所感兴趣的,孩子的个性是否适宜于父母的期望。 作父母的要切记,要以孩子自身作为参照,从他的特点出发,而不要以他人甚至自己作为期望的参照或出发点。 第三、表达适度,激发动机。 要使期望成为现实,得让孩子把父母的期望化为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如今的孩子,大都生来就享受着众多成人给予的关爱。在这样的生存空间里,孩子不知不觉地养成了一种被动的习性,习惯于等待外来的指令和安排,而真正源于内心的需求与动机则显得相当缺乏,从而导致主动性与创造性水平低下。有时处理不好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这样的期望,能对孩子产生作用吗? 爱孩子光有态度显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需要方法。在具体的育人过程中,切不能只图眼前而忽略了孩子今后发展所需要的素质能力。(文/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 高荣芳 编辑/谷汉霞) 进入“早教论坛”谈谈您的想法!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