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中心 > 教育中心 > 素质教育 > 智商与情商 > 《与爸爸和好吧》

 上小学阶段父亲缺席
 2005年12月15日 15:26 《与爸爸和好吧》

  大约从五六岁开始,孩子就开始发生一系列显而易见的变化。他们的个子长高了,体重增加了,面部表情也更丰富了。他们的兴趣更广泛了,行为能力——尽管对于已经疲惫不堪的父亲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迅速提高了。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变化:他们开始上学了。

  孩子在情感及智商发展方面也会有一些微妙的变化,这些变化取决于孩子生活中有没有父爱的呵护。假如孩子在少年时代,他的父亲离开了——无论是去世,离家出走,或者
父母离异,或者和孩子在情感上很疏远——孩子会怎么样?如果父亲在这个阶段也远离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会怎么样?

  令人惊讶的是,所有关于儿童成长的著作都很少关注孩子小学阶段父亲的作用。即使家中的确有父亲,而且他也参与了家庭生活,但这仍然未引起人们太多的注意。毕竟,这个阶段通常是父亲工作最辛苦的时候,他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事业上,也总是出差,所以在外界看来,母亲仍然是主要的——如果不是唯一的——对孩子的影响。在这个阶段缺少关于父亲职责的研究也在无形中支持了这样的观点:父亲的作用只不过是一种社会习惯——父亲对孩子的成长无关紧要。

  但是父亲的作用的确是不同寻常的。实际上,在孩子从童年到少年的转折期,父亲起了关键作用。如果在这个关键期父亲缺席,会给孩子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

  之所以说是关键期,是因为孩子从六岁到青春期之间的智力发展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几年中,孩子将观察周围的世界,提高知觉力,学会做判断,这些能力在飞速发展。父亲可以给予正在成长的孩子很多帮助。

  在孩子幼小的时候,他们经常会依赖所谓的“神奇的”思维方式来解释现实。也就是说,他们看不到因果之间必要的逻辑联系,似乎任何梦想都能成真。对他们而言,魔力会使任何事情发生。这也就是为什么小孩子会相信圣诞老人和复活节的兔宝宝(为什么不相信呢)的原因了。他们也会认为由于昨天自己太淘气了,今天才下雨没法野餐了。

  孩子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就开始培养具体思维能力。当他们开始接触冰冷的现实世界时,他们思维方式中的“神奇”成份就开始消退了,同时学会了归类:他们发现某种事物和其它某种事物是类似的。他们开始感觉到现实的多样化,想看看它符合现实中的哪一类型。他们开始有效利用信息,充分利用所学过的知识,学会了归纳和演绎,这是个令人兴奋的过程。大多数孩子都有天生的好奇心,如果处在安全的环境中,求知欲都很强。

  孩子的好奇心不仅限于书本知识和在课堂里学到的那一点儿东西。孩子在这个阶段主要通过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掌握生活常识。如果在这个阶段父亲缺席,亲子教育也就不完整了。

  不管父亲因何种原因缺席,从表面上看母亲似乎可以填补这个空缺。毕竟,她也能够满足孩子的基本生存需要,比如提供衣,食,住,行等等——无论有没有父亲——而且孩子在这个阶段有时也可以和其他人交往。即使父母都在,孩子也不是同时需要他们,这更加深了一种印象:父母是可以互相替代的,孩子可以只和父亲或母亲一起生活。因此,当父亲缺席,孩子只是和母亲更亲密一些。他几乎根本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

  实际上,孩子在成长的不同阶段时而亲近父亲、时而亲近母亲,对孩子与父母建立稳定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说,孩子要学会同时和父母两人相处。我们将在下一章看到,这种能力对孩子的性格、及人际交往很有益处。

  我们已经看到了缺少父爱对儿女成长造成的一些相同影响。以两个女孩,两个男孩为例,我们再看看缺少父爱对儿女的不同影响。



    关键字:父亲  父爱  家庭教育  父亲缺席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15,300,000篇。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评论】【论坛】【 】【打印】【关闭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