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昆虫记》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和作家法布尔花了将近20年时间才写成的。法布尔以科学的态度,仔细观察昆虫世界,用大量一手的资料,真实介绍了昆虫的生活,纠正了人们一些错误的观念。他以流畅的语言、生动的描述,把各种昆虫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将人们带入了奇妙的昆虫王国。
蝉
蝉与蚂蚁的寓言
作家拉·封丹写了一则关于蝉与蚂蚁的寓言,寓言里说蝉在整个夏天都忙着唱歌,到了冬天的时候,就跑到蚂蚁的家里讨吃的。蚂蚁看了蝉一眼,讽刺道:“您前一阵子唱了又唱,我好喜欢听哦,现在你可以跳舞去了。”其实,拉·封丹从来没有见过蝉,更没有听过蝉的鸣叫声,他说的应该是蝈蝈。
在我居住的村子里,再无知的农民也知道到了冬天绝对不会有蝉的。所以,我认为有必要给这个被寓言污蔑的歌手平反昭雪。
蝉和蚂蚁确实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寓言所说的刚好相反:蝉从来不靠别人生活,从来没有向蚂蚁乞讨过;相反,蚂蚁倒是经常因为受到饥饿的威胁,不得不向蝉求乞。也许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人们还不清楚,我得好好解释一下。
每年到了7月,火辣辣的太阳把大地晒得都快要干裂了,花朵都枯萎了,大部分昆虫因为喝不到水而干渴无力,可是,蝉对此却毫不在乎,它们坐在树枝上,一边放声歌唱,一边用它们那尖尖的喙刺穿坚固平滑、汁液饱满的树皮,然后开怀畅饮。
然而,就在蝉开怀畅饮的时候,它们的身边也围满了那些饥渴难耐的昆虫们,像胡蜂、苍蝇、玫瑰虫等,当然,更多的是蚂蚁,它们不停地在旁边转悠。一旦发现蝉刺穿了树皮,它们就马上一拥而上,围着那个渗出甜甜汁液的小孔,开始小心翼翼地添舐。那些小个子的蚂蚁更是胆大,为了能接近小孔,它们干脆钻到蝉的肚皮底下。蝉则宽厚地抬起脚,让它们过去。那些个子大一些的蚂蚁则迅速地跑上去,狠狠地吸一口,然后走开,到附近的树枝上溜达一圈,然后又回来。渐渐地,这些蚂蚁变得越发贪婪和大胆,它们就像一群肆无忌惮的入侵者,要把主人蝉轰走。
蚂蚁们有的咬着蝉的腿,有的爬到蝉的背上,想尽一切办法让蝉走开。蝉被这些入侵者弄得很恼火,但又无可奈何,于是,它向这些入侵者射了一泡尿,就逃走了。于是,蚂蚁们就成了这个渗着美味汁液的小孔的主人。等到这个孔里的汁液被吸干时,蚂蚁们便转移战场,用同样的办法从蝉的手里夺取战利品。过了五六个星期之后,蝉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这名歌唱家身衰力竭,从树上掉了下来,夏日的太阳马上晒干了它的尸体。即便是这样,蚂蚁还是不放过它。它们把蝉的尸体在地上拖来拖去,并把尸体分成了碎屑,作为它们储备的粮食。
可见,拉·封丹的寓言所写的与事实完全相反,肆无忌惮进行抢劫的是蚂蚁,而不是蝉。
蝉的地穴
快到夏至的时候,蝉才会出现。这时候,你可以在那些被踩得结结实实的小路上,看见一些有指头那么粗的圆孔,蝉的幼虫就是从这些圆孔里爬上来,蜕变成蝉。
这些圆孔通常都在路边最热、最干燥的地方,每个圆孔的直径大概有2.5厘米,在这些圆孔的周围干干净净的,不像粪金龟这些昆虫的洞穴外面一样总有一堆土。这是因为蝉和粪金龟的工作方式不一样。粪金龟是从地上进入地下,从地面上开始挖掘,所以挖出的土就都堆在洞外;而蝉的幼虫是从地底下钻上来的,最后才打开洞口,所以不可能把泥土堆放在洞口。
蝉的幼虫的洞通常有4厘米深,呈圆柱形,在最底部是一个略为宽敞的穴。根据这些洞穴的长度和直径计算,每个洞大概要挖掉200立方厘米的泥土,但是,这些泥土都到哪里去了呢?在这些干燥的泥土中挖洞,幼虫又经常在里面爬上爬下,那么,洞的四周应该有泥土坍塌,可是,我惊奇地发现,蝉的幼虫非常聪明,它们像矿工用支柱撑住巷井一样,在洞壁上涂了一层泥浆,这样,碎土就都被粘住了。
在蝉的幼虫变成蝉之前,它们必须首先了解外界天气的好坏。它们经常沿着洞壁爬上来,通过上面薄薄的一层土,感受外界的天气。如果外面在刮风下雨,或者还太凉快,蝉的幼虫就又重新爬回洞穴,耐心等候。如果它们感觉到外面的天气确实已经非常热,适合它们蜕皮,就扒开上面那层土,从洞里钻出来,爬上地面。幼虫通常要这样爬上爬下很多次,才能找到合适的时间出来。所以,这就要求它们的洞壁非常坚固,否则,就会因为它们不停地爬上爬下而把洞弄坍了。
可是,幼虫挖出来的那些泥土上哪儿去了?原来,蝉的幼虫体积非常大,它们的身体里充满了水分,就像得了水肿病一样。在挖洞的时候,幼虫把挖出来的泥土扔到身后,然后,就从尾部分泌出一种像尿液一样的东西,弄湿那些挖下来的泥土,把它们弄成泥浆,紧紧地粘在洞壁上,接着它们用自己的身体将这些泥浆压实。正因为这样,当幼虫们从干燥的泥土里钻出来的时候,它们的身上或多或少地都粘有泥土。因为需要大量的水分,所以幼虫总是寻找地下有树木须根的地方挖洞,这样它们就可以从须根上吸取所需要的液体。当幼虫出土变成蝉之后,它们身体里剩下的液体可以用作防御手段,如果遇到敌人或者讨厌的家伙,它们就会射出一泡尿,然后逃之夭夭。
蝉的歌声
在雄蝉的胸腔下面,靠近后爪的地方,左右各有一个半圆形的大响板,响板下面都有一个大空腔,空腔的前后有鼓膜,这些构成了蝉完整的发音器官。但是,即使戳破鼓膜、剪掉响板,蝉仍然会鸣叫,只不过声音没有原来那么响。空腔只是一个共鸣器,并不发出声音,而是通过鼓膜的振动增强声音,通过响板开闭的程度让声音发生变化。真正的发音器在别的地方。在左右响板的外侧,有一个半开的小孔,我暂时称之为音窗,这个小孔通过空腔(音室)。在后翼连接点的后面,有一个轻微鼓起物,这是音室的外壁,发音器音簧就藏在这个里面。音簧是一块小薄膜,通过弹性伸缩发出声音。当蝉的腹部收缩时,响板就盖住了音室和音窗,声音就显得微弱、低沉,相反,则声音清脆响亮。
在天气炎热的夏日,特别是中午时分,蝉的歌声一般延续几秒钟,然后就沉默。过了一会儿,歌声又开始,然后迅速提高,再延续几秒钟,然后又停止。就这样,蝉的歌声随着它们腹部的伸缩时断时续,单调地重复着。到了闷热的傍晚,蝉被太阳晒得头昏脑涨,甚至会一直唱个不停,但是,总是强弱交替着进行。一般来说,蝉从早上七八点钟开始歌唱,一直到傍晚太阳下山之后才会停止。如果遇到阴天或者下雨天,蝉就停止唱歌。
那么,蝉这么声嘶力竭地唱歌是为什么呢?也许你会说,这是雄蝉在求偶,但是我并不这样认为。十五年来,我一直与蝉为邻居,虽然它们的歌声让我不甚其烦,但是,我非常喜欢观察它们。
这些蝉不分雄雌,都栖息在梧桐树上,它们把尖尖的吸管插入树枝,吮吸着甜蜜的汁液。随着太阳位置的移动,它们也跟着在树枝上转动着,总是朝着最热最亮的方向,而且歌声不断。既然雌雄都并排相依偎,雄蝉们还有必要对雌蝉唱动人的爱情歌曲吗?而且,当雄蝉们唱起嘹亮的歌声时,我从来没有看见哪只雌蝉有所表示。所以,我认为雌蝉对歌声是完全无所谓的。另外,如果说蝉的歌声是用来求偶的,那么,雌蝉就必须有非常敏锐的听觉。鸟是非常优秀的歌手,它们有非常敏锐的听觉,只要有一片树叶晃动,或者有人经过树下,它们就马上停止唱歌。可是,蝉就不一样了,它们根本没有这么发达的听觉系统。
蝉的视觉非常灵敏,它们的两只复眼能观察到左右两边的动静,它们的三只单眼能看见头上的空间,要是发现有人向它们走来,它们就立刻停止唱歌,起身飞走了。但是,如果我们站在它们的身后,那么,无论我们是拍手、说话,还是吹口哨,都不会惊动它们,它们还是自顾自地在一旁欢快地歌唱着,就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有一次,我借了两只土铳,在里面装满了火药,然后把它们放在梧桐树下,并点着了。那声音响得如打雷。可是,树上的蝉依然在我行我素地唱着歌,丝毫没有受到影响。由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说蝉根本听不见声音呢?我也不敢这么说,但是,至少我们得承认蝉的听觉非常迟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