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亲子中心

计算机时代的数学魅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9日 09:32 《父母必读》 

  当你走出校门的时候,这些复杂的公式、定律也许很快就会被遗忘,但是你会为拥有一颗会思考的脑袋而自豪。

  “明明都有计算机了,干吗还要学这些无聊的数学题嘛!”5岁的小女儿气呼呼地说。

  其实,小时候,我也有过同样的疑问:都有计算器了,还学什么数学?

  据我所知,在世界各国的教育体系中,数学,都被列为基础学科之一。既然我们都不准备做数学家,甚至我们从事的行业看起来和数学不沾一点边,学校为什么还要开设这门课程?全世界的教育学家难道都疯了?

  他们当然没有疯。即使最后从事数学专业的人只是凤毛麟角,但数学却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中,带给人们无尽的财富—养成一种思维习惯,并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抓20颗糖平分给两个人,怎么分?你可以一人一粒,直到糖分完为止。而换一种数学的方法来思考,则意味着首先将其化为数学的问题,再把这个问题运用于具体情境之中:先将20分成两个相等的数,然后再把糖按这个数进行分配。

  和小同桌闹别扭,如何保证桌子上的“楚河汉界”不偏不倚、公公正正呢?一个6岁的孩子想了这样一个办法:“用一块长积木两边都量一下,做个记号,然后从记号处开始再量一下,这样一直到中间不够长积木的距离时,换短的积木再量。这样就能找出最中间处,两边就一样长了。”她主动用数学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即使这时的她还不懂得什么是度量。

  还有,周末,既想到西边的游乐园玩,又答应去东边奶奶家吃饭,还要和妈妈一起去超市,怎么安排,用的时间最短?

  家里买了新挂钟,怎么才能不偏不倚,正好挂在墙壁的正中间?

  过生日切

蛋糕,怎么分,每个人手中的蛋糕才一样大?

  ……

  其实,数学本来就来源于人们生活的需要。如果拥有了数学的思考方法,孩子就能够从具体的现象和事物中,抽象出各种数量关系,获得对事物之间关系的认识。

  这些事情等丫丫长大后自然就会懂吧。我拿过女儿的作业纸一看,是张图画:左右两个水平的跷跷板,左边的跷跷板一头坐着一只鹅,另一头有两只小猫;右边的跷跷板上,一头是一只小猫,另一头是两条鱼。题目是:一只鹅换几条鱼?

  我突然想起昨天晚上给女儿讲的故事:“丫丫,昨天晚上的故事忘了没有?”

  “当然没有忘呀,给大象称体重,它太重了,大家都没有办法,后来有一个聪明的小孩想到把大象拉到船上……”女儿迫不及待地讲起来。

  “是呀,这个叫曹冲的小孩想到了用和大象一样重的石头来代替大象。要是把大象和石头放在跷跷板上,哪头高?”

  “平的呀!它们是一样重的呀!”

  “那么……”我指了指作业本,知道她的这道题肯定是过关了。

  又一日,女儿突然趴在我耳朵边说:“卓卓用贴画换了小元的气球,可气球是小元用2根棒棒糖和我换走的,卓卓刚才又用气球换了我的1根棒棒糖。妈妈,我赚了哦!”她乐不可支,一会儿又补充道:“其实,1个气球能换2根棒棒糖!”

  看着女儿得意的脸庞,突然想起大学时代教数学的教授说过的一句话:“明天,当你走出校门的时候,这些复杂的公式、定律也许很快就会被遗忘,但是你会为拥有一颗会思考的脑袋而自豪。”

  爱动脑、会思考,才是计算机时代数学的价值。



    关键字:早期教育  数学  计算机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06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