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中心 > 教育中心 > 《好孩子的成长99%靠妈妈》> 正文

 ☆适应社会
 2006年05月09日 17:44 《好孩子的成长99%靠妈妈》


  让孩子自己去经历和领悟

  孩子在步入社会后,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个社会,仍将一事无成。即使孩子拥有发达的头脑、超众的能力,但若与社会格格不入,在别人面前缺乏自信,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还是没有用武之地、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

  最近,在汉城地区,有近40%的孩子沉溺于网络。这意味着我们的孩子们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这些孩子在学校被孤立,处理不好人际关系,为了逃避现实,便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到了虚拟世界当中。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在一些综合性医院里,已经专门设立了人际关系门诊。

  有人认为适应社会就是要性格温顺、心情保持愉快,其实不然。真正适应社会的能力是要使他人能与自己产生共鸣,可以同他人建立密切的关系。

  孩子的这种能力不是哪一天就突然具备了的,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孩子幼年时,如果妈妈不去有针对性地培养他适应社会的能力,那么当孩子真正步入社会后,就会因为不适应这个社会而遭到无情地淘汰。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妈妈应当遵循以下几种原则:

  确保孩子和妈妈的感情

  孩子在家庭中存在问题,在社会上也会出现问题。

  孩子最先是通过妈妈来了解这个世界的,年幼的时候,妈妈是孩子的全部。如果感受不到妈妈的母爱,孩子对这个世界也会产生不满。

  在妈妈那里有了挫折感,孩子会对整个世界持否定态度,陷入忧郁之中。他会认为这是一个令自己很痛苦的世界。这样的孩子在成人后,与别人的接触中总会存有戒备之心,无法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小时候和妈妈关系密切,形成默契的孩子,也会同他人相处得十分融洽,做起事来会信心百倍。妈妈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妈妈同孩子的良好关系,是孩子迈好人生的第一步,适应社会的基础。为了使孩子在步入社会后能够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妈妈必须首先保证自己和孩子建立融洽的关系。

  如何判断孩子同母亲的关系呢?这就要求母亲在生活中,对孩子的细微变化都很敏感。

  偶然中我发现了爱丽丝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描写了枯叶从树枝上落下,在地上随风翻滚的情景。在读诗的那一瞬间,我的心感觉到一丝酸楚。

  现在,我和孩子们已经成为一家人了,但是爱丽丝仍然没有完全信任我,这使我心里非常不安,怎样才能使孩子向妈妈敞开心扉呢?

  读懂了孩子的心思后,晚上我对爱丽丝说:“爱丽丝,今天晚上和妈妈一起睡好吗?”

  彼得和南希听到这句话后,也大声嚷嚷着要和妈妈一起睡,我故意大声对他们说:“不行,今天就我和爱丽丝两个人一起睡。”爱丽丝骄傲地拉着我的手,和我一起去睡觉了。

  孩子不像成人,他们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他们经常把这种感情带到自己的行动中去。坐在街上哭、无理取闹、突然不说话、行为反常,这些都是信号。作为妈妈要能从这些信息中,看出孩子的内心世界。如果妈妈不能及时掌握这些信息,孩子和妈妈的关系就有可能会出现问题。

  孩子同妈妈的关系,对孩子今后步入社会是否有信心、能否健康生活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

  孩子的坚强超乎妈妈的想象

  每天早晨,我总是在上班的时候顺便开车送三个孩子去幼儿园和学校。自从南希上幼儿园后,送他们的时候,三个孩子总是一起并排坐在后座。送三个孩子上学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种乐趣,三个孩子也很喜欢坐在车上嬉笑打闹。

  但是没过多久,有一天,南希在幼儿园门前下车后突然说讨厌去幼儿园。

  当时南希所去的幼儿园是一所小学的附属幼儿园。因为家里没人照顾南希,而我上班可以顺便送孩子,于是就让南希提前一年上了幼儿园。

  面对无理取闹的南希,我也无可奈何,不管怎么劝说她也不听,最后她抓着我的裙摆开始大哭起来,看着大哭的南希我感到很为难。

  “是不是带着南希去上班呢?幼儿园里出了什么事了吗?”

  我的脑子里产生了很多念头,但最后我还是坚决地对南希说:“南希,其他小朋友不是都高高兴兴地去幼儿园了吗?南希再怎么哭,妈妈也得上班去。你为什么讨厌去幼儿园呢?告诉妈妈好吗?”

  南希听了我的话后,依然不停地哭,我想她只是不想去幼儿园罢了。我又看了看南希,叹了口气对她说:“妈妈要走了”,然后把她交给了幼儿园的老师,转身上班去了。

  到达学校后,我接到了南希幼儿园老师的电话,她说南希现在还在哭。我问老师南希在幼儿园发生了什么事?电话一端传来了笑声,老师说,孩子刚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肯定会不太适应,这是每个孩子都需要经历的一个过程,不用担心。

  在那之后,又经历了几次这样的过程。每次心软的时候我都想把南希带走,但是,每次我又强忍了下来。我想,如果破例一次,再想开始就困难了。

  南希不久就不再哭了,也不会无理取闹了,她很快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她明白了无论自己怎么闹妈妈还是会将她送到幼儿园的,于是她开始自己去寻找其他能够带来欢乐的方法。从此以后,南希不仅可以从妈妈这里,还可以从别人那里得到欢乐,她也开始享受这种欢乐。

  南希比我想象的要坚强得多,她不再是爱撒娇的小孩子了,在小朋友里,她成了一个孩子王,和小朋友们相处得十分融洽。这使我明白了,以前只不过是我自己一厢情愿地认为她最小,应该得到格外的照顾。

  妈妈总是认为孩子应该得到更多的照顾,总觉得孩子柔弱娇嫩,应该待在妈妈身边。只要孩子一哭就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担心孩子受到什么委屈。

  其实,孩子比妈妈想象的要坚强得多,对事情的反应能力也很快。孩子又哭又喊,不愿离开妈妈的怀抱时,妈妈可以试着挣脱他们的小手。当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他们会很快融入到新的环境中去。

  练习同别人单独打交道

  现在我和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们相聚,聊起往事的时候,总有一些话题要被反复重提。尤其是孩子们小时候旅行的事情,总要被反复地说上好几遍。

  由于丈夫工作的原因,我们不止在美国本土,而且在日本和夏威夷等地也生活过。那时,一到周末我们就出去旅行,孩子们在旅行的开始总是要接受一番考验。

  “彼得,现在你去订房间。”

  孩子中无论是谁,只要一到宾馆,就要有一个人把行李交给妈妈,然后直接去前台订房间。我要求孩子们直接同那些穿着整齐的服务员去交涉。对孩子来说,直接同素未谋面的大人单独交涉,是一件需要胆量的事情。

  第一次,彼得不停地回头望着站在大厅的我,脸上露出不安的表情。但是我一动也不动,只是用鼓励的眼神望着他。

  “Can I help you?”

  看孩子总是望着我,已经猜出来意的宾馆服务员亲切地询问彼得。面对笑脸相迎的服务员,彼得结结巴巴地对起话来,对话结束后,服务员将彼得领去看房间。几分钟后,还红着脸的彼得向我跑了过来。

  “妈妈,我订完房间了。从窗户能看到外面的大树。”

  我总要求孩子们直接面对面地同陌生的大人交谈,渐渐地,他们克服了畏惧心理。他们可以大方地同别人交谈,有时候甚至还开些玩笑。现在经营公司的彼得,一想起这些往事总是说:“我现在做生意时使用的谈判技巧,都是从那时候学来的。可以说,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进行商务谈判了。”

  彼得的话不是在开玩笑,经过这样的练习后,彼得在同陌生人谈话时不再紧张不安了。而且他总是主动同别人交谈,他的朋友也越来越多。孩子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接触社会的。

  同陌生人接触并不是什么特别困难的事情,对孩子们来说,通过这些细小经验的积累,可以更加有勇气面对外面的世界。另一方面,通过同外面世界的接触,在同陌生人的交谈中获得交往的经验,可以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

  在同社会的接触中,可以逐渐培养孩子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孩子离开自己身边后,妈妈可能还会担心孩子,但是,孩子应该迈出面向社会的第一步。只有经过这样的历练后,孩子才能在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立足点。



    关键字:好孩子  家庭教育  适应社会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1,390,000篇。



 【评论】【论坛】【 】【打印】【关闭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