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中心 > 教育中心 > 沟通交流 > 园外教育 > 妈咪宝贝孕0-3版

 老师怎么总是报喜不报忧
 2006年05月12日 10:19 《妈咪宝贝》


  宝贝上了幼儿园,每次问老师,宝贝表现怎么样,老师总说“挺好的”,但是宝贝的小毛病却从来没断过。难道老师只报喜不报忧?

  齐女士的困惑

  每次到幼儿园接宝贝回家,齐女士都问老师宝贝表现得怎么样,老师总是说“挺好的
”,齐女士还跟老师说宝贝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该批评的就批评,老师笑着点头,一个学期下来,确实没有听老师告过一次状。但是春节在家的时候,齐女士发现宝贝有许多小毛病,例如对爷爷奶奶说话不礼貌,在外面问叔叔阿姨要东西吃,到其他小朋友家里霸占人家的玩具不让同伴玩等等,这些毛病是从哪里来的?难道老师总是报喜不报忧?

  老师总是报喜不报忧的原因

  1.宝贝的客观因素

  家庭和幼儿园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在老师的教育和同伴的影响下,有的宝贝在幼儿园确实比在家里表现好,尤其是在独立生活和游戏活动方面,宝贝常常显得更加能干和会玩,可是一回到家里,宝贝就恢复依赖和磨人的状态了,这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造成的。妈咪发现这种情况以后,可以跟老师及时沟通,调整自己和其他家人对孩子的教养态度和方式,使孩子在幼儿园的好表现在家中也得到延伸和巩固。

  2.老师的主观因素

  现在提倡以正面教育为主、负面教育为辅,所以对于宝贝在成长中遇到的正常问题,老师往往从正面进行理解和引导。再说老师也见得多了,知道宝贝自我成长的力量会促使他自我矫正,因而对宝贝的问题态度比较从容,这些职业思维特点使得老师可能出现“报喜”多于“报忧”的状况。

  3.家长的微妙因素

  这是当今许多老师报喜不报忧最微妙的原因。因为每个家长都有一个宝贝,幼儿园是宝贝走出家庭大门的第一步,所以家长对离家在外的宝贝充满了关爱,对老师和幼儿园的状况也有一个渐渐了解和信任的过程,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家长对老师的爱心和教育方法存有疑虑,于是选择了向幼儿园领导反映情况或者与其他家长交流的方式,这些都会被老师理解为“告状”,影响她在幼儿园和家长群体中的威信,所以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有的老师就出现了报喜不报忧的情况。

  喜忧只报一半教育效果也会减半

  “少小若天成,老大自然成。”幼儿的大脑和身体发育有许多关键期,有些问题需要早发现早教育,为宝贝打造最好的启蒙开端。可是喜忧只报一半会产生一半的教育,使家长和老师错过一些关键信息和教育时机,进而影响宝贝的健康成长。所以,家园关系透明一些,家长就能及时了解宝贝各方面的状况,并及时寻求到老师的专业指导,家园通力合作,让宝贝发展得更好。

  让老师报喜又报忧的家园沟通策略

  1.不要接了宝贝就走,抽时间跟老师多聊几句

  常看见有的爸爸妈妈来接宝贝的时候,总是跟老师说声“再见”就走;有的家庭则总是保姆、阿姨来接宝贝,一个学期也难得见爸爸妈妈接几次。因为爸爸妈妈很少跟老师沟通,保姆、阿姨的交流水平和主动性又有限,这两种情况都导致老师没有机会把问题及时、有效地反映给家长。所以,如果爸爸妈妈很忙,可以想办法单独安排一次充分的交流时间,以便详细了解孩子的情况。

  还有一个办法是主动培养保姆、阿姨跟老师交流的积极性,增强她暂时作为代理看护者的责任意识。有的家长采取发手机短信的方式跟老师做简短但又频繁的交流,效果也不错。

  2.不要总是问问,要说细节和故事

  常听见有的爸爸妈妈问:“宝贝怎么样呀?”“宝贝没什么问题吧?”话题还没有打开,就拉着宝贝走了。如果要了解宝贝真实而丰富的信息,就得把话题展开,随机抓取一些有价值的细节,跟老师探讨进一步的教育问题。

  例如宝贝的交友问题在家里不容易出现,因为大人都让着孩子,可在幼儿园里,孩子之间是平等的,孩子是否容易引起冲突?他面对冲突的应对策略是什么?在哪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指导?这些事情不细致交流是不知道的,不知道的信息导致教育关注的盲点,教育关注的盲点导致孩子的发展没有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指导。所以,跟老师进行事无巨细的交流,经常说说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故事,会促进家园双方更好地捕捉教育的关键点。

  3.客观、坦城地看待自己的宝贝

  做到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它又很重要,让老师真实地感觉到你不是一个护短的人,是让老师“报喜”又“报忧”的关键策略。每个家长都最爱自己的宝贝,也觉得自己的宝贝是最完美的,但是不要因此护短,即使不同意老师的看法,也要给老师反映问题的机会。就像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的胸怀和气魄:“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据调查,有的老师对家长的口头承诺并不完全信任,例如她们发现真要是遇到问题了,个别家长可能不依不挠,所以个别不安全的经历和体验使老师产生的一个心理便是还要观察一段时间,觉得家长确实比较客观、坦城,她才会有报喜又报忧的心理安全感。

  4.“喜”不忘情,“忧”不紧张

  听说自家宝贝好,妈咪都高兴,但是有的妈咪可能由此得出宝贝“一好百好”的结论,恰如“情人眼里出西施”。听说宝贝哪方面发展稍慢了点,有的妈咪就着急,于是过度紧张,对宝贝要求严厉起来。其实,童年时代宝贝的发展变数最大,暂时领先的宝贝不久就可能失去明显的优势,暂时落后的宝贝不久就可能与同龄宝贝持平。所以,不管妈咪听到老师“报喜”还是“报忧”,大可不必太忘情、太紧张,平静地面对宝贝发展中的波折现象,以理性的态度促进宝贝的健康发展才是良好的启蒙教育,老师才会放心地与你交流。

  5.谨慎采取“告状”策略

  就像中小学生最怕老师“告状”一样,老师也最忌讳家长“告状”。除非教师有严重的师德缺失或责任事故,普通的问题直接跟老师沟通是比较有效、比较和谐的解决办法。因为你的建议和批评如果是通过其他渠道间接地传输给老师,老师会觉得你不信任她,她反过来也降低了对你的信任度,这些微妙的不良感受会影响老师报喜又报忧的心理安全感。

  6.利用“喜讯”给宝贝成长空间

  个别妈咪有“优点不说跑不了,缺点不说不得了”的观念,这对于自我认识比较客观和成熟的大孩子来说有一定道理,但是不适用于婴幼儿。有一位老师表扬宝贝:“今天很勤快,帮老师收拾玩具。”妈咪却当着宝贝的面说:“在家里是个小懒虫,吃饭还要人喂!”宝贝那本来熠熠闪光的大眼睛瞬间就失去光彩,低下了头,而妈咪还在跟他说:“别总是听老师说好的,你改掉坏毛病才是个好孩子!”老师的表扬确实只是宝贝的一次好行为,但是对于婴幼儿来说,宝贝更适宜接受正面要求而不是反面激将,表扬的主要目的是给宝贝提出继续努力的目标和方向,激起他继续努力的信心和希望,所以“言过其实”之处,妈咪不必“揭穿”。(文/晏红 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 著名早教专家)



    关键字:幼儿园  幼儿教育  家园沟通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7,730,000篇。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评论】【论坛】【 】【打印】【关闭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