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中心 > 教育中心 > 学龄前 > 父母与家教

 小目标奖励法改掉“坏毛病”
 2006年07月03日 12:50 哈尔滨日报


  经常有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有许多“坏毛病”,而且很难改掉,比如:两岁时吮手指,好撕书;幼儿园小班时上课随意插嘴,好讲话;上小学放学后,做作业磨蹭拖拉,边做边玩;错误率高,字迹潦草;没完没了地泡电视,过分贪玩等等,不一而足。在孩子的幼小时期,利用“小目标奖励法”可以改变孩子种种不良生活习惯,收效不错。

  实施步骤

  ★确定一个(只能是一个)最期望改变的问题行为,并确定该问题行为的期望目标。如欲改变的问题行为是作业磨蹭,边做边玩,期望的目标是30分钟做完作业(经与老师协商后认为,一般一年级小学生所留作业半个小时即可做完)。

  ★依据问题行为的现在水平,确定第一个小目标。因为边做边玩,家庭作业要一个小时才能做完,确定第一个小目标为50分钟做完,即可得到奖励。

  ★让孩子知道,他做到什么,就可以得到相应回报。把协助的计划大致告诉孩子,并让孩子自己选择奖励物。如果孩子要一辆玩具汽车,可以用“小红星”(或“小红旗”)作交换:如50分钟做完作业,可以得一颗红星,2颗红星可以换一套剪纸,5颗红星可以换“星期天爸爸妈妈带你到公园去玩”,10颗红星可以换一辆玩具汽车等等。

  ★一般以2~4周为一个小阶段,每一个小阶段定一个小目标。第一阶段用两周时间,达到的小目标是:50分钟做完作业。第二阶段用三周时间,达到的小目标是:30分钟做完作业。

  ★取消奖励物。一般在你所期望的良好行为稳定2周后即可取消奖励物。

  注意要点

  ●一次只能改变一个问题行为,定一个期望目标。不能一次改变两个以上问题行为。如果问题行为比较复杂,需分别处理。

  ●目标要尽可能让孩子经过努力即可做到,并且要征得孩子同意。宁低勿高,以取得成功,建立信心。

  ●在奖励问题上,孩子可以讨价还价,宁可顺应孩子,放低要求,不可强求孩子服从父母。因为,孩子点头,意味着他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是父母强加,就变成你们的责任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父母说话要算数,按约兑现奖励物,要恪守信用。

  ●每次设定新的小目标都要与孩子协商,并征得孩子同意。如发现孩子很难得到奖励,要反思小目标是否定得太高,并考虑第二天降低要求;如发现孩子很容易得到奖励,则不要第二天就提高要求,而应在下一周调整小目标水平。

  ●在取消奖励物时,告诉孩子,你现在已经和大多数孩子一样,不需要依靠奖励物来控制自己的不好行为了。如果孩子对奖励物还是很在意,可以让他用建立另一个良好的行为来争取。



    关键字:目标  奖励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25,500,000篇。



 【评论】【论坛】【 】【打印】【关闭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