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中心 > 教育中心 > 婴幼儿 > 父母与家教

 孩子零花钱到底该咋给
 2006年07月05日 09:04 哈尔滨日报


  请客送礼成班里“大款”,“放高利贷”自称理财高手,为要零花钱撒谎蒙人……孩子“小钱包”问题让家长烦心——

  五年级男孩不会花钱

  你好!我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男孩的母亲。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时,我发现他周围的同学
都有零花钱,于是,我参照其他家长的支付标准,每周给儿子10元钱,让他自己支配,可以买一些文具及喜欢的书本。

  一个星期下来,我发现儿子的书包里什么也没多。经过仔细询问,儿子称把钱都花在校门口的地摊上了,有时买一堆零食和同学分享,有时买“礼物”免费派发。发现儿子乱花钱,我立即断了他的零花钱。然而,好景不长。几天前发生的一件事,让我不得不反思。

  我让儿子去买酱油,给了他20元钱,回来后,他把酱油和钱都递到了我手里。我问:“酱油多少钱,找了多少钱?”“我不知道,酱油和找的钱都在这!”儿子竟被我问傻了。五年级孩子竟然不会花钱?面对不知所措的儿子,我心乱如麻。我想问,孩子的零花钱到底该不该给?什么时候给?又该给多少?一位忧心的母亲 赵女士

  近日,本报现代教育系列报道刊发后,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共鸣。连日来,读者的信件、电话络绎不绝。其中,赵女士的困惑也是广大家长普遍忧心的话题。有的家长说,不给孩子零花钱,一些快上初中的孩子竟不会花钱,对“便宜”和“贵”没有概念;有的家长说,给孩子零花钱,恶习在孩子中间传染得非常快,例如,上网吧、买地摊货、交异性朋友……一时间,因“零花钱”引发的问题五花八门,“给”或“不给”都难以定论。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哈市部分中小学教师及家长,倾听他们讲述孩子的“空钱包”与“鼓钱包”,以及由此演绎的问题,希望能给广大家长以借鉴。

  80%学生不存零花钱

  采访中,记者随机来到哈市南岗区某中学初中二年级的一个班级,做了一项有关零花钱的调查。调查显示,这些初中生的零花钱每天一般在5元到10元不等。主要用途为:午饭、辅助食品(水、酸奶等)、朋友应酬(请客、给好友过生日、出去玩等)。一些男同学还悄悄地告诉记者,省下零花钱可以打台球、去网吧。与此同时,80%的学生表示不会储存零花钱。

  该班主任老师介绍,不少家长认为“再苦不能苦孩子”,从而导致孩子的零花钱不断上涨。今天接受同学的宴请,改日定要回请,这成了现在孩子交往的潜规则,而零花钱恰恰助长了这种氛围。我曾经教过的一个男孩,小时候和奶奶住,零花钱不断,和同学交往非常大方,经常抢着埋单。快上初中时,回到父母跟前,家长开始限制他的零花钱。一次,家长突然发现少了50元钱,接下来类似事件屡屡发生。最后,经核实都是男孩拿走的,家长焦急万分。虽然经过反复教育,但在以后的日子里,同学竟多次发现男孩将同学的东西据为己有,拾到东西不交公,私自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

  无独有偶,哈市南岗区一知名小学的三年级老师说,班里有一个姓刘的小男孩家里特别有钱,他常和同学说:“我爸爸说了,我上不上学都行,我家的钱几辈子都花不完。”这个男孩有时竟无缘无故发给全班同学一人一份礼物。每当同学叫他“刘大款”时,他脸上都会流露出自豪的表情。

  “理财”=放高利贷

  哈尔滨市团结小学的姜晔莉老师说:“曾经教过的一个女孩家长找过我,那时孩子才上小学三年级。他告诉我,他从孩子小学一年级起,就每月给孩子1元钱零花钱。看到周围孩子的零花钱都涨了,于是就给孩子3元-5元/月。一次,他发现女儿的钱包里突然有10元钱,让他疑惑不解。经过仔细询问,女孩承认,她借了同学5元钱,同学还给她10元,女孩还骄傲地自称是‘理财高手’,弄得这位父亲不知所措。”

  姜老师称,为了不让孩子把父母当成银行、张嘴就要,为了让孩子对钱有“感觉”、知道理财,现在不少家长都定期给孩子零花钱,但同时出现了许多问题。不久前,一个小学五年级男孩的母亲说:“我每月给他5元钱,孰料,他都在校门口的地摊上买了一种‘卡片’。后来听他说,和他一起坐‘送子车’的孩子都买,而且还买地摊上的‘三无’产品吃。”姜老师说:“尤其是小学生,他们一旦有钱,花钱的方式互相影响。”

  “偷”家里闲钱零花

  哈尔滨市继红小学的董晓烨老师介绍,以前教过的一个三年级女孩,家长从来不给零花钱。可是,这个女孩看到同学们都经常光顾小卖店,心里非常不是滋味,于是就动起了歪脑筋。她看到父母经常把一些零钱放到抽屉里,便拿了一些。直到家长发现孩子书包里多了东西,方如梦初醒。董老师称,因为周围的同学都有零花钱,没有零花钱的孩子常常想方设法向长辈要,有的甚至撒谎或者私自拿家里的钱,这样导致的后果往往更严重。

  董老师说,零花钱一分不给也未必明智。她说:“一次去郊游,我让一个男孩帮我买一瓶水,我给他5元钱,水价值3元钱。回来后,孩子把水递给我,我问他,找的钱呢?孩子蒙了。因为家里从来不给他零花钱,他根本就不会花钱,也没有找钱的意识。”董老师介绍,除此之外,一些没有零花钱的孩子,因为习惯了要什么家长给买什么的生活方式,对“贵”和“便宜”已经没有概念,而且容易形成浪费等坏习惯。

  或不给或限制或激励

  ——家长小心翼翼看“小钱包”

  女儿上初一的张先生称:“我在银行给孩子开张属于她自己的银行卡,教会孩子学会存钱,从小培养她的节约意识!”对此,张先生的女儿说:“我认为有自己的账户非常值得骄傲。所以看到别的同学乱花钱,我觉得是非常可耻的事。”

  一个儿子上小学五年级的母亲告诉记者:“我每月给孩子5元到10元钱不等,根据孩子的具体表现而定。我给孩子制定了一个付款标准,家务和学习达到标准后给5元,如果有好的表现按标准相应多给,但上线不超过10元。如果表现不好,相应扣零花钱,底线不设,如果扣得多,还将影响下个月的零花钱。”

  而一个女儿上初一的父亲也非常担心女儿的零花钱。他说:“在女儿没有零花钱的时候,我发现她张口要什么特随意,好像我的钞票立等可取。后来我决定打破‘大锅饭’,实行‘包产到户’,给女儿发工资。开始是月薪,后来改为周薪,周薪的目的是为及时纠正和调整钱的使用方向和方法。周薪为10元,此外孩子可利用我们提供给他的机会挣更多的零花钱。要得到全额周薪必须要干日常家务,保持自己房间的干净整洁,否则酌减甚至扣除。有一次女儿叹着气对我说,要赚钱真不容易啊!”

  延伸阅读

  美国:3岁开始实现人生幸福计划

  在美国,这一教育的目标是:3岁能够辨认硬币和美元纸币;4岁知道每枚硬币是多少美分,认识到他们无法把商品买光,必须作出选择;5岁知道基本硬币的等价物,知道钱是怎么来的;7岁能够数大量硬币;8岁知道他们可以通过做额外工作赚钱,知道把钱存到储蓄账户里;9岁能制订简单的一周开销计划,购物时知道比较价格;10岁时懂得每周节省一点钱,以备大笔开销使用;11岁时知道从电视广告中发现事实;12岁能够制订并执行两周开支计划,懂得正确使用银行业务中的术语。

  新加坡:倡导孩子储蓄

  “节俭和储蓄是美德”,这种传统的价值观在新加坡大人孩子中始终牢固不变。从银行存款额看,新加坡全国中小学生1992年参加储蓄的百分比超过53%,平均每名学生大约有1144新元存款。新加坡的学生如此会存钱,在于社会与家庭、学校的合力引导。教育部、邮政储蓄和银行每年都开展全国性的校际储蓄活动。在这种环境下,许多孩子都成了储蓄迷,他们为了防止自己花钱大手大脚,连提款卡也不申请。

  英国:2/3的孩子靠干家务赚零花钱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一项调查显示,几乎2/3的英国孩子要靠干家务赚取零花钱。

  在英国,家长一般都会将家庭的经济状况告知孩子,父母如何给孩子零花钱也会取决于家庭状况,家境比较好的孩子,零花钱会多些,家境差的就会少些。但不管是多是少,孩子们的零花钱都应该通过劳动来换取。例如,大部分英国孩子都使用手机,因此父母每个月就要为小孩支付10英镑(约合人民币140元)左右的手机费。这笔钱虽说不算很多,但如果要求孩子必须用劳动去换取这些有限的收入,如收拾房间、修剪草坪、洗车和洗衣服等,他们就必然要小心地计算如何使用自己的珍贵所得,从而学会控制自己的消费行为,学会在付出与得到之间取得平衡。

  



    关键字:孩子  零花钱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786,000篇。



 【评论】【论坛】【 】【打印】【关闭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