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从历史、文化、社会、生理、教育各个层面上对母亲的“绣手”与孩子的成长作了全面的探索,以论证母亲“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岗位”,“母亲的工作是上帝的工作”。
——教育学博士曾德琪
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原创作品,它与当今充斥图书市场上的编编抄抄、东拼西凑的图书有根本的不同。纵观全书,这部著作完全是作者考察了中外上千年的教育史、女性史及文化史 ,并对之进行了批判性分析研究而写成的,完全是作者独立研究思考之结晶。不仅如此,它凝聚作者“圣徒式”地献身于“母亲教育”事业的心血,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报国的赤诚之心,这也使得本书激情洋溢。
——著名编辑家汪弥
《发现母亲》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有着极大的启发,学校同家庭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好孩子。
——山东省烟台市特级教师陈泰田
《发现母亲》给了我很多的感悟。我先后买了一百七八十套《发现母亲》送给朋友,我觉得
这是一本真正的好书,不仅读了自己受益、孩子受益,国家也受益。
——陕西省眉县精神病院院长文萍
我先后推荐了数百套《发现母亲》给我们家长,我觉得做家长的都应该看这本书。
——重庆市世纪早教婴幼园园长吕萍
他写下了第一本关于母亲教育的著作《发现母亲》,他组建了第一家母亲教育研究所;在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突出的中国,他的母教理论和实践对家庭教育及社会化的学校教育都具有启示意义。
——《中国青年》:可能影响21世纪中国的100青年人物
《发现母亲》是一本让家长、尤其是母亲正确实施家教、省掉孩子很多眼泪的新书。
——《人民日报》:摇摇篮的手推动世界
教育的全部复杂性,不仅在于它需要体制的支持,同时也需要有效的理论支持和有操作可能性的具体手段。
——《光明日报》:《发现母亲》:启示与意义
《发现母亲》力图把以往的家庭教育的惯性和模式扭转过来,贯穿了注重以孩子的习育、化育比教给孩子什么更为重要的思想,并从社会发展及整个国家、民族的高度来论述提高母亲
素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中国青年报》:关注母亲素质
《发现母亲》的字里行间充满着理想主义的情绪,他呼唤母亲教育在中国重新形成社会规范
,但他过于纯粹的执著使他的理论更多的是一种形而上的探索。《发现母亲》只是他的母亲教育事业的开篇,而现在他所做的《我们是这样教育孩子的》系列丛书,就是他的理论的实践展开。
——《中国妇女报》:王东华和他的母亲教育事业
母亲的工作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的工作,是社会中最为崇高的工作,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有创造性的工作,其他一切工作同母亲的工作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
——《中国教育报》:王东华谈《发现母亲》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