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在西南大学举行全国第二届5.16幼儿心理健康日学术研讨会上,主办方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国际儿童心理与家庭咨询研究中心和西南大学实验幼儿园,公布的一组幼儿心理健康调查大数据显示:家庭因素对当下幼儿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这当中,父母离异家庭的儿童心理健康不佳高达33.3%。
据介绍,心理学家提出了6条幼儿心理健康标准: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每天以积极情绪为主),意志健康(做事有一定的目的性、坚持性、果断性和自制力),思想和行为协调一致,人际关系适应良好,对人和事物的反应适度。
对比这6条标准,目前包括重庆在内,我国幼儿的心理健康不良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个性和情绪问题,常见的有固执、冲动、娇气、任性、自私、胆怯、孤独、自卑、焦虑、易哭泣、过分敏感等;
二、社会行为问题,常见的有争吵、说谎、爱发脾气、攻击行为、破坏行为、多动、偷窃、好打架、嫉妒、以强欺弱、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等;
三、不良习惯,常见的有挖鼻孔、吸吮手指、咬指甲、咬衣服、耸肩、皱额等。
这当中,家庭因素对幼儿心理健康影响非常大。首先,幼儿很多时候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的,而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是幼儿最亲近、最直接的模仿和认知对象,如果父母的心理问题严重、行为失当,就很可能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其次是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
最后,家庭气氛是否和睦,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也十分重要。研究发现,和睦家庭儿童心理状况不佳的只占4.8%,不和睦家庭儿童心理状况不佳的占13.5%,而父母离异儿童心理状况不佳的则高达33.3%。
据悉,西南大学心理学部以西南大学实验幼儿园作为研究基地,自2015年起开始为每一位在园儿童建立心理成长档案,纵向追踪儿童心理发展的动态信息,以期全面评估儿童当前的心理发展状况。上述数据就是他们长期跟踪大量儿童调查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