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家长在孩子成长中别越俎代庖

评论:家长在孩子成长中别越俎代庖
2018年07月16日 14:42 现代教育报

  近日,湖南卫视播出一档青少年健康成长心理表述节目《少年说》,邀请全国12所中小学的学生走上天台,大胆地喊出他们的心理诉求。一个初一女生吐槽,女强人妈妈安排太多补习班,最关键的是,本来她舞蹈学得好好的,也很热爱,妈妈又给她报了武术;她想成为亭亭玉立的美少女,却硬生生地被练成了女汉子。节目中,她大胆喊出心声:学习是享受自我学习的过程,我要享受,我不想为你而学习!

  看了这档青少版“实话实说”,笔者不禁连生两个疑问:在孩子繁重的课外负担中,家长充当了什么角色?为什么我们总是在越俎代庖?

  家长为孩子报特长类培训班本身并没有错,关键是现在的培训班大都变了味儿,大多是功利心导致的。这种功利心来自培训机构,来自社会,更来自家长自身。从家长的角度来说,把孩子送进兴趣班的理由大概有以下四点:一是希望孩子将来能尽快超越别人;二是自己工作确实忙,当然也不乏图清静省心者;三是人云亦云,禁不住其他家长的“经验之谈”;四是听信培训机构的忽悠炒作,跌进其布下的压力“圈套”。

  内外因综合,造成了家长的教育焦虑。这种焦虑极易在家长中产生“剧场效应”,于是,更多的人开始加入校外培训大军。这种“刚需”助燃了培训机构超纲超前教学这把火,也使得家长甘愿把自己和孩子架在上面“烤”。

  超前教育害处不言自明。违背学生认知规律,容易使孩子受到伤害并产生厌学情绪。超越孩子认知能力,会让孩子在学习中产生畏难情绪,自信心受到损害。过度培训剥夺了孩子快乐的童年,束缚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容易使家长忽略对孩子其他素质的培养……

  家长要了解孩子的爱好,更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真正按照孩子的天性去培养他们。家长要承认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坦然接受孩子与他人的差别,接受孩子可能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的状态。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的能力适度要求孩子,不强迫孩子和他人一样,不强迫孩子必须要超过他人。家长教育子女时,要切记教育家卢梭的话:“把孩子当作孩子,把儿童看作儿童”。家长要根据孩子的需要来培养他们,而不是根据成年人的需要。另外,家长还要多陪陪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

  在家庭教育里还有一个怪现象:成功的家长希望孩子像自己一样,甚至比自己还有出息;而自感失败的家长,总会找出各种理由,让孩子替自己弥补缺憾。凭什么家长不能实现的梦想,却希望由孩子去实现?凭什么非要给孩子设计好要走的路,剥夺孩子独立思考和选择的权利?这样的家长很可悲,自己不能为自己负责。这样的孩子很可怜,小小年纪就没有了自己。

  目前,我们欣喜地看到,学校教育正吹来一股清风:当前的教育改革更强调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包括自主学习探究能力、自主选择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在各地推出的新高考方案中,学生自主选科选考已成必然趋势,北京更是将选科考试提至初中阶段,选课(科)走班也将成为学校教育的新常态。因此,在家庭教育中,我们更应该学会适当放手,让孩子做学习的主人,做自己的主人。

  总之,在日常教育中,家长要做的不是越俎代庖,切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家长要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求。别让孩子才走出“别人家孩子”的光环,却又落入自己父母的“阴影”。

育儿热点排行榜

育儿直播间

高清图排行榜

全程育儿指导

教育排行榜

健康排行榜

试用

自媒体排行榜

育儿视频推荐

育儿课堂

百家百问百答

教育新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