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孔子学习“看透孩子的心”

跟孔子学习“看透孩子的心”
2018年09月21日 06:30 新浪教育
[故事梗概]

  [故事梗概]

  孔子周游列国,在陈、蔡两国住了些日子。后来孔子准备到楚国去,陈、蔡两国的大夫恐怕孔子说他们的坏话,便派人暗中拦阻。于是孔子被困,后来断粮。连续七天未吃一粒米的孔子非常虚弱,一天到晚只能躺着。

  颜回出去找粮,好不容易弄到一点拿回来煮饭。在煮饭的过程中,孔子见颜回抓了一把吃了。又过了一会儿,饭熟了。颜回拜见后把饭送来,孔子装作没有看见他抓饭吃的事,说:“刚才我梦见我父亲,我要来祭奠他一下。”颜回说:“不行,刚才有灰掉到锅里了。有一小块米脏了,丢掉又可惜,我便把它抓起来吃了。”孔子感叹地说:“人相信的是眼睛,可是眼睛也会看错,所以不能全信;人依靠的是心,可是心也会想错,也不能完全依赖。弟子们要记住:了解一个人确实不容易啊!”

  这就是孔子“知人固不易”的故事。

  [故事意义]

  在故事中,孔子巧妙探寻事情真相的办法可以为家长提供借鉴意义,让家长学会在家庭教育中看到孩子行为的实相。具体说来,有以下4步:

  第一步:拒绝猜测

  孔子看到颜回吃了一口米饭,就猜测颜回是“偷吃”,进而认为颜回不懂得尊师重教。这种猜测在家庭教育中很常见。我们家长平日里经常看到孩子一个小动作、小苗头而猜测孩子“一定又干坏事了”。其实孩子可能什么都没干,或者干得还是一件好事。所以,对待孩子,请拒绝猜测。

  第二步:多方考证

  孔子猜测颜回“偷吃”以后,并没有直接批评,而是通过祭祖从侧面了解事情真相,最终还原了事情真相。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应当秉持谨慎的态度,从语言、行为、表情、情绪以及温、热、凉、寒等多个维度观察孩子,确定事情真相,为下一步教育做准备。

  第三步:开诚布公

  经过上面两个步骤,家长已经基本了解了事情实相。此时,不论事情真相是孩子做了好事还是坏事,都应当跟孩子开诚布公地聊一聊。让孩子陈述事情的经过、说出自己对事情的看法,这样一方面给孩子申述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学会表达自己。

  第四步:就事论事

  第三步进行以后,事情真相大白。此时,不论是好是坏,都要就事论事。如果是好事,就夸奖事情本身让孩子有成就感,健全孩子的是非观;如果是坏事,强调正确做法,引导孩子成长。切记不要没完没了地批评孩子。

育儿热点排行榜

育儿直播间

高清图排行榜

全程育儿指导

教育排行榜

健康排行榜

试用

自媒体排行榜

育儿视频推荐

育儿课堂

百家百问百答

教育新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