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降低父母的养育焦虑?

怎么才能降低父母的养育焦虑?
2019年02月13日 06:45 新浪育儿

  焦虑的存在常会让人感觉到痛苦,主要有三种症状:躯体、神经运动性以及情绪。日常生活中,父母们的焦虑大多体现在情绪上,如紧张不安、提心吊胆、害怕、恐惧、担忧等内心体验。这些负性的体验常会让人压抑,让人喘不过气来,有些人便习惯于在充满压力的时候通过大喊大叫或是吵架争辩等方式予以发泄和舒缓。

  有两位小朋友在聊天,一位小朋友说,我可不想长大,长大后当了爸爸妈妈,还要工作,还要挣好多钱买房子,买汽车,还要打扫卫生,还要洗衣服,多辛苦啊!如果你想当妈妈,还得把肚子切成橘子瓣似的(剖腹产),太可怕啦!当孩子多好啊,什么都不用做!另一位小朋友犹豫地说,是啊,长大了就得做很多事情!可是长大了,就能做很多事情啊!爸爸妈妈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不用我们同意,可是我们想要什么就得他们同意!长大了还可以随便发脾气了,没有人管他们,随便嚷嚷也没人批评他们!

  如果父母总是很焦虑,为各种事情而担忧,孩子们便会很容易从中整理提炼自己的“价值观”,所以父母的言行情绪状态,以及处理焦虑的方式和能力对孩子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虽然,焦虑是种不舒服的状态,但是关于焦虑,心理学研究者们很早就提出了著名的倒U型曲线的说法。有研究生探讨分析了应试学生的焦虑水平和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者们发现:低水平和高水平的焦虑都会影响成绩。具体来说:一个人不焦虑或者太焦虑都不利于他才智的发挥,都容易出现较低的成绩;而中等焦虑水平最有利于才智的发挥,最容易做出高成绩。这也提示着我们,焦虑虽然不太舒服,但是焦虑并不是一件完全不好的事情,焦虑适度才是有利于我们获得卓越表现的适宜状态。按照上述孩子们的期待,至少父母在养育中不要出现过多的大喊大叫和肆意地发脾气才好。

  而父母在现实养育中,出现的高焦虑,则需要主动降低,否则便会适得其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父母觉得自己那么重视孩子,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看到相应的“成绩”。孩子不管不行,但很多时候父母的高控最终往往让孩子真正走向的却是失控。

  养育焦虑从何而来?

  1、 生活品质的提升,促使我们做什么都讲究科学性和专业性。学得越多,感觉越慌。交通工具的发达,可能让你觉得地球的物理距离缩小了,但是网络的强大,让你见识了“无奇不有”,可能让你觉得自己所知太少,见识了别人的孩子和别人的养育,会越来越你觉得自己没有养育孩子的专业性,越来越觉得自己不会教育孩子。

  2、 谈论的热点。如同房子属于固定资产,而子女教育属于无形资产,一直是人们谈论的兴奋点。我们中国人素来重视教育,希望孩子学习好,有出息,对于一些传承的话语我们深信不疑,比如“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富不过三代”、“三十年前由父看子三十年后由子看父”,不论这种价值观是否美好,我们大多数家庭对于金钱和权势地位的追求从未停止过,而且我们希望祖祖辈辈都能不断精进,让家族人丁兴旺,让家业大有发展。有时身处这样的催人奋进的人文环境里,你不得不关注,关注越多,越心力憔悴。年少的时候关注自己,年长的时候关注孩子,养育的重视和焦虑早已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无论我们身处怎样的状态里,我们总是希望,或者我总是认为,我们自己,尤其是我们的孩子可以更好一些更优一些,孩子的发展似乎不仅仅代表他自己,而是决定着一个家族的兴衰。

  3、 核心素养的不明确。很多父母都想把孩子养育好,但是往往目标不清晰,听风是风听雨是雨,盲目从众,看得书比看孩子的时间多,分析各类理论比分析孩子的经验丰富。在如今多元化的世界里,每个人的发展势必有很多路径,如果你相信每个人都有独特性,都有存在的价值,你就要懂得尊重和发现自己孩子的长处所在,信任孩子自己也懂得茁壮成长,优秀的核心能力素养有很多,但你家的孩子肯定不能穷尽所有。任何时候都要了解这样的逻辑:身体、心理发展良好,其次才是教育。没有身心健康,教育的意义一定会大打折扣。

  如何降低焦虑?

  1、 逃离焦虑圈。人们的交往确实存有很多圈子,有些圈子让你快乐,有些圈子让你快死。所以,即使有些圈子让你觉得特别有价值,但是在这样的圈里里,在他们的话题里,你只能感觉到自己的无能和不足,自己做的不够,那你就要转移圈子,有意识地跟那些让你觉得养育孩子很有趣的人在一起。让圈子滋养你的心灵,让你能够能够振奋精神,发现养育的快乐和希望。

  2、 积蓄正能量。如果有人总是否定你的养育,给他贴上负能量的标签,你要有意识地分辨和小心接触,懂得在内心深处保有自我的信念,而不是表面的行为口角上去争执。这些人也许是陌生人,也许是你熟悉的人,也许是你的家人。尤其是既然跟你养育观念相左时,比如祖辈、爱人等,都有可能跟你有不同的观念,这个时候你需要求同存异,你可以私下里去求证分析,但是在家人的相处中,不要把过多的精力用于彼此的抱怨和指责,你应该相信,即使意见不同,我们的家人都是真爱孩子的,都在呵护孩子,明确了这一点,很多时候你就能主动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祥乐的氛围,孩子的对家的主观体验才会温暖温馨。

  3、 不可嫌弃孩子。如果我说很多父母嫌弃自己的孩子,可能有些父母会不太同意。但是,仔细看来,很多时候父母的言行确实是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他们的各种不认可、看不上和嫌弃。有时老师和家长一样,不能只喜欢聪明伶俐乖巧懂事干净漂亮的孩子,如果孩子的样子长得并不好看,体型不是很好,个子不是很高,不讲卫生,常常惹祸,反应迟钝,记忆力不好,学什么都慢,这样的孩子就不能得到父母的喜爱吗?当然不是,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每个生命都在世界上顽强地活着,他的样子一定是他努力后的结果,无论孩子如何,作为父母,我们都应该对孩子有单纯的爱,而不是功利的爱,通过孩子证明我们父母的优秀或是让孩子体现我们付出的价值,因为孩子是有自我和自尊的生命体,不是任由我们摆布的普通事物。

  4、 重视观察孩子。观察孩子,接纳孩子,然后鼓励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是一条简单的路径,却很少有父母能够顺利走下来。因为太多的父母做不到先了解孩子,更多的父母喜欢用自己心仪的标准来衡量孩子,找出孩子跟内心标准的差距,然后奋力行动。比如孩子个性内敛,可能你想要他活泼开朗一些,于是你去学习让孩子开朗的办法,结果发现并不管用,在你尝试在孩子身上实施各种大法时,孩子已经抗拒了跟你的交流,因为你的帮助都是以否定为前提。与其寻找改变孩子的方法,不如研究辅助孩子的策略,让孩子在自己的发展基础上进步,而不是在标准的杠杆下跳跃。

  重视孩子的养育,重在行动,重在温暖相处,而不是无尽的焦虑。

  本文来自@赵博士养育咨询室温暖陪伴 微博

养育焦虑成绩

育儿热点排行榜

育儿直播间

高清图排行榜

全程育儿指导

教育排行榜

健康排行榜

试用

自媒体排行榜

育儿视频推荐

育儿课堂

百家百问百答

教育新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