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家有个男孩叫阳阳,从呱呱坠地到幼儿园毕业,一直都很乖巧懂事,从来不用家长操心,这让许多“熊孩子”的家长好生羡慕。
然而,自从升入小学以后,阳阳的性格突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逆转得简直与以前判若两人,不仅不再文静,反而到处惹祸,常常弄得家里鸡犬不宁,这让家长很是头疼。
有一次,妈妈在厨房里做饭,他不会再像以往那样安静地看书练字,而是在客厅里把电视的声音调得超大,或是将遥控器摔得很响;还有一次,爸爸在聚精会神地写材料,他会磨磨蹭蹭地伸手在键盘上乱按一通,然后一溜烟地跑了。每次爸爸妈妈出来制止或训斥,他不仅没有半点害怕,反而摆出一副玩世不恭、视死如归的架势。
起初,父母怀疑阳阳到了新环境受了坏孩子的影响,可他们到学校一了解,阳阳接触最多的都是非常优秀的孩子。于是,阳阳的爸爸妈妈又怀疑孩子得了“多动症”,然而经过医生的检查,却得到了“没毛病”的权威诊断,这让阳阳的父母百思不得其解。
一个偶然的机会,阳阳的父母认识了一位大学心理学教授。经过现象分析和专业诊断,教授判断阳阳是在“刷存在感”。经了解,因为阳阳一直比较懂事、不烦人,父母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相对轻松。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认知渐趋稳定,对情感的需求逐渐增加,迫切需要家长的关爱,然而阳阳的父母一直习惯于让孩子“自己玩”,很少参与孩子的活动,平时因为忙于工作更不会主动与孩子交流,导致阳阳感觉受到了“冷落”。于是,阳阳就会采用各种“捣乱”的方式,引起父母的注意。
心理学认为,人类的所有行为背后都有心理需求的支撑。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需要关注孩子每个成长阶段的思想动态,重视对孩子的疼爱和尊重,懂得欣赏、肯定孩子的长处,倾听孩子的心声,和孩子产生心理共鸣,以使孩子的心灵健康成长,从而敬爱父母,友善对待他人。
反之,如果父母没能很好地传达关爱,孩子就会感觉到被父母忽视,“存在感”被拉低,其心理就无法阳光、自信与积极,孩子轻则会通过“恶作剧”来寻求关注,到处“刷存在感”,重则很容易做出伤害他人甚至危害社会的事情。
作者:王寿斌(浙江永嘉学院教授、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