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孩子为什么会变得这么“拧”吗?

你知道孩子为什么会变得这么“拧”吗?
2019年04月03日 06:45 新浪育儿

  大宝今年5岁半了上大班,妹妹10个月。他2岁前都是姥姥带,后来回到爸爸妈妈身边。妹妹出生后妈妈一个人带不了,爸爸妈妈就又让他去姥姥家附近上幼儿园,由姥姥姥爷、爷爷奶奶轮流管。

  这次带他出去旅游,回程路上姥姥给他买了一大瓶水,但觉得带的东西太多太沉了,因此姥爷把水喝了一些,大宝知道后就不干了,我们许诺给他再买一瓶、回去后买很多等等补救办法,但他就是不听,然后不停地哭嚎着拍打姥爷。

  一位着急的姥姥:这孩子为什么不听劝,这么拧呢?

  根据案例中5岁大宝的表现,可以看出大宝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负性情绪持续时间长、调控能力弱、个性执拗较真。这样的孩子不仅自身难受,也往往让养育者束手无策。

  原因分析

  当一个孩子的身心发展状态明显偏离应有的水平时,我们就要开始特别关注他们的自身发展和成长环境。虽然大宝的行为令人困惑,甚至气恼,但是作为教养人,我们必须要理性的提醒自己两点:一是大宝自身的感受一定会更加痛苦更加糟糕,孩子个性执拗、调控能力较弱,特别需要我们帮助他从情绪困境中走出来;二是孩子有现在的行为表现,家长一定是有责任的。确实有一些孩子的情绪有生理发育问题,但是大部分孩子的情绪问题跟家庭养育方式的相关性更大。家长不能奢望孩子会开心顺利地长大,他们总会遇到各类问题,而身为父母的价值和意义,也往往体现在孩子遇到成长问题时,我们能够积极面对时的勇气和智慧上。

  孩子的心理发展状态,是先天遗传和后天成长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成长环境是影响孩子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

  从先天因素来说,先天发育障碍或出生过程中的意外可能会导致大脑损伤,进而影响情绪控制中枢的功能,比如一些自闭症的孩子往往情绪调控能力差等,有研究者把先天气质分为粘液质、多血质,胆汁质和抑郁质四种。案例中的大宝可能属于情绪强烈而难于转移的胆汁质。

  从后天因素来说,成长环境的和谐,稳定性和丰富性。以及教养人对待孩子的方式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情绪的稳定性和调控能力的发展。

  根据案例描述,基本上可以排除孩子先天发育的特殊性,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在熟知和尊重孩子个性特点的基础上,把问题原因聚焦在孩子调控能力的发展和成长环境等方面。

  生活环境中的过多变化导致孩子安全感缺失

  一岁前是孩子和主要看护人建立。依恋关系的关键时期,三岁前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重要时期,孩子这五年半的生活环境有三次切换。两岁前有姥姥,姥爷抚养,在自主意识萌芽,开始反叛的时候,回到父母身边,如果父母缺乏育儿常识,会觉得这孩子让人费解,不好带,难以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在两年多之后,或许孩子已经适应了和父母在一起的生活,但由于妹妹的出生,大宝再次被送回姥姥姥爷身边,试想,即使一个成人在五年多的时间里搬家或是。更换,工作三次,恐怕也会感受到那种不安全和颠簸,沛流离之感,更何况一个孩子呢。孩子这五年半的生活经历有三次切换,两岁前,由姥姥带养,之后回到父母身边大约两年多,由于妹妹的出生,大宝再次回到姥姥姥爷身边。试想一个成人,在五年多的时间里,搬家或是更换工作三次,恐怕也很容易感受到那种不安全和颠簸流离之感,更何况于一个小孩子呢?

  孩子理应在一个稳定的环境里和成人建立。安全牢固的金依恋关系,潜移默化的学习如何识别,表达和控制情绪。但是家庭的安排时的大宝不得不将更多的精力。用来应对外在变化的环境,无法获得稳定的归属感和平静内心的机会。

  当前事件点燃了内心深处被压抑的情绪

  试想孩子上了幼儿园以后,每天看到别人的爸爸妈妈来接送,无疑都是一种深刻的刺激。在父母身边成人是人内心深处最自然的渴望,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直系亲属关系,绝不不是隔辈的亲缘关系能够轻易举取代的。况且,大宝又因各种原因被“送来送去”的,难于稳定,在一个地方。还是内心深处,渴望和父母在一起,渴望稳定,渴望,安全感。但这些渴望没有被承认,看见也没有被满足,这一切都是大宝不能决定无法改变的,这种无力感和不被重视的感觉,深深埋常在孩子的心底。

  案例中,当姥爷没征求大宝意见喝掉他的水时,虽然只是为了一个成人看来再正当不过的理由——减轻重担。但因为没有尊重大宝的‘物权’大宝自然觉得被侵犯了。孩子由于年龄的局限,有时难于识别内心的情绪,不知道怎么表达合适,这就需要成人能够理解孩子和孩子共情,当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孩子一旦觉得自己被理解了,他积压的情绪就有了出口,内心的委屈也会得到释放。

  或许当大宝抗议的时候,姥爷只是反复强调自己行为的合理性,没有从孩子的角度换位思考,不理解孩子情绪背后的原因,结果孩子就现在自己的情绪里。他的表现,在成人看来就是任性,姥姥姥爷的不理解,不耐烦,可能触动了大宝内心,深藏,深处,隐藏着难以言说的愤怒,自己被剥夺了对这瓶水的拥有权和处理决策权,被成人以一种他们认为正当的理由随意处置,成人不理解,更不尊重自己的感受。

  发泄和疏解情绪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但是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可以根据他们的调控能力提出适当要求,让孩子有意识的克制自己,不能任由自己被消极情绪控制。

  所以,大宝在父母和姥姥家的切换,生活的不安定极有可能就是大宝这么拧的一个最底层最深处的根本性原因,导致孩子需要更多的精力来应对不断更换的环境,缺乏平静内心的机会,无法获得强大的归属感,表现得极为敏感和浮躁。

  即使大宝心有不悦,他还是存有一定的理性,这也说明孩子的身心发展还是在正常轨道上,目前只是有所偏离而已。譬如,姥姥补充说,自己比较严厉,所以孩子几乎都不会打姥姥,而是选择“欺负”姥爷,在姥爷身上出气。相对来说,孩子在姥姥面前,情绪有所控制,在姥爷这里便会肆意发泄。孩子的弱小使得他们只能自生自灭,寻找到适者生存的路径。祖辈带养使得孩子没有更多机会获得榜样的力量和示范,孩子只知道怎样做不好,没有得到足够的引导,以便了解到底应该怎么做才适宜。

  尽管发泄和疏解情绪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就像我们常说的大禹治水,疏解比堵塞更能长久真正的解决问题。但是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基于自身的调控能力,对他们有适当的要求益处会更多,即要让孩子有意识地克制自己,积极管理自己的坏情绪,不能任由自己被坏情绪控制,这在孩子的成长中很有必要,发脾气可以而且完全允许,但是不管在时间上还是程度上都要适可而止,因为长期高频次经历坏情绪,就真的会让我们的大脑在生理上发生质变,到了那个时候,再想调整情绪就会非常困难,极有可能需要药物支持。但需要注意,对孩子有要求并不是“堵”孩子的发泄,而是让孩子发挥主动性,不做情绪的“奴隶”。

  由此看出,如果孩子在年幼阶段情感认知发展的敏感期内,没有建立明确的归属感,没有与父母形成安全依恋,没有丰富的社会学习机会,没有充分的情感反馈,没有清晰的行为引导,终将导致孩子的社会生活痛苦不堪,难以掌控。

  本文来自@赵博士养育咨询室温暖陪伴 微博

育儿热点排行榜

育儿直播间

高清图排行榜

全程育儿指导

教育排行榜

健康排行榜

试用

育儿视频推荐

育儿课堂

百家百问百答

教育新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