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条件反射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利用条件反射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2019年07月22日 06:45 新浪育儿

  我的建议是用成人的语言跟孩子说话。我们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还有一个重要方面的培养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懂礼貌和有教养的孩子。我的女儿会说话以后走到哪里都被夸是有教养、懂礼貌的孩子,都说是我教育得好。坦率地说,我们没有通过讲道理教育她要如何做。因为我清楚她学说话的时候, 理解力根本达不到能听懂词汇的程度,所以我从来不给她讲什么道理,我对她的语言训练基本属于条件反射训练。

  我们在教她说话的时候开始就是使用礼貌用语。比如,她想要什么东西,我们就会教她从简单的字开始,在她要求的时候必须说“请”,我们才会把东西给她。她拿到东西后必须看着给她东西的人的眼睛说“谢谢”。开始说完整的句子就是:“妈妈,请给我一杯水可以吗?”拿到水后就说:“谢谢妈妈。”我马上就会露出高兴的神情对她说:“不客气,你真是个好孩子。”以此让她知道,说这样的话会得到的奖励就是大家高兴的回应。所以当我们对她说“谢谢”的时候,她也会模仿我们的样子高兴地说“不客气”。如果碰撞到了谁,一定要说“对不起”,我们也会对她说“没关系”。

  有一次,她跟在我老公后面走,我老公没有注意到,一回身把她撞倒在地下,她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我老公赶快把她拉起来抱在怀里,不停地说“对不起,对不起”,她当时抽泣地说“没关系, 没关系”。

  我和我的老公、婆婆、父母在家里也是用这样的方式说话。因为我知道学习一种语言习惯需要语言环境。如同学英语,我们为什么学了那么多年英语,还是不会说,听不懂?因为缺少语言环境,无法培养语言习惯。孩子学说话也一样,如果家长只是教孩子这样说话,而平时夫妻之间、家人之间都是粗鲁的“嘿,把 × × 给我递过来”,相互之间从来不说“谢谢”,那么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也会模仿这样粗鲁的说话方式。大人刻意教他的礼貌用语,他因为没有听过大人彼此之间怎么使用,所以根本不会用。

  当孩子开始学习说句子以后,都是在模仿大人的交流方式。往往说话没有礼貌,语气粗俗的孩子,都是受到了家庭成员之间沟通没有礼貌的环境的影响。我们会看到,在家喜欢说脏话的父母,他们幼小的孩子也同样喜欢说脏话,其实他根本不懂这是什么意思。但是对于听到的人来说,他们马上就会知道这个孩子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从而对这个孩子产生了不喜欢的感受。幼儿园老师会喜欢张嘴就说脏话的孩子吗?

  我的女儿和大多数孩子一样,上幼儿园第一天就因为到了陌生环境没有安全感而哭。即使哭累了,觉得渴了,也还会走到老师面前抽泣着说:“阿姨,请给我杯水可以吗?”当时老师特别激动,马上就给她倒了杯水。我的女儿马上哽咽着说:“谢谢阿姨。”晚上我妈妈去接孩子,幼儿园老师拉着我妈妈把这个情况讲了一遍,然后对我妈妈说,这是她见过的最可爱、最懂礼貌的孩子,说大人教育得真好,一看就是来自家教良好的家庭。

  其实她不过就是从学说话开始培养了一种语言习惯而已,但是这个习惯却让她在幼儿园备受老师的喜欢和关注。所以她从来就没有不喜欢上幼儿园,相反特别喜欢去幼儿园。因为她在那里得到了老师的关爱、细心的照顾和内心的快乐。

  有些年轻的妈妈说自己家没有礼貌说话的习惯怎么办?我想问:家人之间相互关爱,相互尊重,懂得彼此感谢不是应该的吗?为什么可以对陌生人客气地说“请”和“谢谢”,反而对自己爱的人说话不客气呢?难道因为爱你,所以为你做任何事情都是应该的?

  即使是没有孩子的夫妻,也要改变一下彼此说话的语言习惯。如果从小没有被训练好,成人以后也可以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而改变。更何况现在有了孩子,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令人喜欢的人,给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夫妻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和孩子一起成长。

  我还有一个体会,就是从孩子学说话的时候,我不会用重叠字和孩子交流。我对孩子说话都是用成人的语言,但是用温柔的语气。这样可以让孩子慢慢积累正确的词汇,能够很快学会理解成人语言的意思。培养孩子对词汇的理解力和领悟力,应该从孩子学说话开始抓起。

  孩子会因无法分辨父母说的“吃饭饭”和老师说的“吃饭”是否是一个意思而不能执行老师的指令,因为和父母训练他吃饭的时候不一样。很多大人也会刻意对孩子使用重叠词汇,这样会让孩子上幼儿园以后,因为无法正确领悟老师的指令而导致老师反感。比如老师说:“小朋友们都坐好,准备吃饭了。”但有的孩子听不懂这个“吃饭”就是妈妈说的“吃饭饭”“吃香香”……的意思,而在教室不停地乱跑。

  还有就是很多妈妈提出的自己一上班孩子就哭的问题,有的妈妈出主意就是给孩子讲道理。 其实不到3岁的孩子的理解力真的没有那么高,我非常理解妈妈们都渴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但是这可能不是真的。医学心理学家认为,0—3岁是孩子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孩子对母亲产生的安全型依恋通常被视为积极良好的依恋关系,但是孩子与母亲在一起的时间的绝对值并不能决定依恋的性质和抚养的质量。依恋的对象可以是母亲,也可以是其他人,比如很多被养父母、祖父母带大的孩子,他们之间也可以建立健康的依恋关系。

  我曾经和很多妈妈讨论过这个问题,我通过探寻她们的行为,发现她们当中大多数人的做法是只要自己在家,就开始营造“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氛围。这本身就是在建立一种强烈的让孩子依恋自己的心理习惯。这种心理习惯一旦被改变,孩子心理就会因为强烈的不安全感而感到难受,并用哭闹来表达抗拒。别说孩子,就连大人改变一个熟悉的环境时都会产生有恐惧感和心理不适应感。

  我曾经想过如何来避免让孩子经受这样的心理痛苦。我想到的一个办法就是尽早给她建立另外一个依恋对象,而她依恋的这个人就是未来我去上班以后能够和她整天待在一起的人。

  在我的孩子6个月的时候,也就是我将要去上班的一个月之前,我把我的婆婆请到家里帮我白天带孩子。她来了以后,这一个月的时间,我让她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让孩子熟悉和她一起待着的感觉。期间,我会经常出门买菜、逛街,让孩子慢慢适应我经常不在家的情况。我即使在家,也是在做饭、洗碗、干家务,而让婆婆负责陪着孩子。当时孩子刚会坐,所以注意力还没有完全在我身上。我只有晚上才会自己带孩子,和她一起玩儿一会,给她洗漱、喂奶、换尿布等,然后带她去睡觉。

  每次我出门,都是表情快乐地对孩子说:“我走了,再见。”对于6个月的孩子来说,她还不懂妈妈离开去上班的意思,她能看到的就是我高兴快乐的表情,所以到我真正去上班的时候,我照样和平时一样对她挥手说再见,她看到我挥手离开也不会哭。慢慢和奶奶熟悉后,她已经适应了每天看我高兴地对她摆手然后离开。因此我去上班,她反而表现得很无所谓,还会对我笑着摆手说再见。

  也就是在此期间,她和奶奶之间、和我之间都产生了很强的依恋关系,所以我们两个的角色可以互换,也不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她很容易、顺利地度过了这个时期。

  对于在职的妈妈们来说,尽早给孩子建立多个依恋对象,并且让自己慢慢地退出事必躬亲的角色,更利于孩子适应和接受妈妈离开去上班的情况。孩子不会有很强的心理不适感,妈妈也因为早就知道了自己离开以后孩子的表现,可以把精力更多放在工作中,为给孩子做表率,为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生活而努力。

  本文摘自《育儿的逻辑》 作者:宋明妮 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授权选载

育儿热点排行榜

育儿直播间

高清图排行榜

全程育儿指导

教育排行榜

健康排行榜

试用

自媒体排行榜

育儿视频推荐

育儿课堂

百家百问百答

教育新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