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堂“亲子课” 你和孩子上好了吗?

这堂“亲子课” 你和孩子上好了吗?
2020年03月24日 06:45 成都商报

  这是一个“超长假期”,受疫情影响,一切都“慢”了下来。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陪伴,是父母花时间和孩子一起生活。”在很多家长开玩笑吐槽“家有小神兽(神兽,网络用语,用来称呼自家孩子)”时,近两个月的朝夕相处,也让他们对亲子关系有了新的审视。有人重新“认识”了父母,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变得融洽、缓和;也有的孩子感到压抑,不理解与得不到理解,让她在半夜里痛哭,最后只能打电话求助心理医生……

  你们,是其中哪一面?

  家庭1

  长时间相处爆发冲突 她和妈妈都在学习相处

  成都实验外国语附属小学三年级学生赵一诺的假期,并不都是美好的回忆。这个留着长发的女孩,在假期里因为学习自律问题,和母亲爆发了几次冲突。“让她做作业,她却控制不住要去玩平板电脑。”在母女俩几次周旋之后,妈妈谢丹终于忍无可忍,把她的作文本给撕了,“那你就不要学了,就一直玩吧。”在那个被撕了一半的作文本里,还写有假期里她观察妈妈的作文。文中,她对妈妈以前爱臭美到现在不化妆,发出“真难看”的灵魂拷问:“天晓得她怎么愿意穿?”

  其实,和女儿爆发冲突,也是谢丹不愿意看到的。最初她也很矛盾,为何在难得的假期里还跟女儿吵架?思考后,她认为这是长时间相处的原因,“可能平时孩子都在学校,很多矛盾发现不了,现在每天在一起,就把问题放大化了。”爆发冲突之后,她也试着跟孩子谈心,去了解孩子是怎么想的,也试着尊重孩子,让她自己制定学习计划,主动去学,她只起辅助监督作用,在发现女儿没有按时学习时,她也会跟女儿平等地沟通交流,而不是一味地责骂。

  最近,谢丹也在看有关亲子教育的书,女儿一诺也会主动看,看了之后她还会告诉妈妈,下次她们再遇到某个问题时应该怎么去做。谢丹说,某种程度上,女儿也在教她如何去做一个好妈妈。

  家庭2

  看到妈妈从温柔到忙碌

  调皮儿子也在假期中变化

  面对超长假期,一诺的同学豆凌云也认为是有变化的,“最大的变化就是妈妈。”在题为《妈妈》的作文中,他写道,“这个寒假,妈妈基本都窝在家里,可能是被关坏了吧,她整个人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原来多温柔啊,可现在却成了一个急性子,走路风风火火,双脚像踩了风火轮一般……让我头晕目眩……”

  他的妈妈人称萍姐,是他们学校初中部的语文老师。疫情之后,萍姐开始了网上授课,为了能一边上课一边监督两个儿子,她在客厅里搭起了临时教室,办公桌就紧贴着豆豆和弟弟的书桌,只要她一转头,兄弟两人的“小动作”都会一览无余。

  豆豆觉得妈妈变了,因为之前的妈妈特别温柔,只要他有作业不会做,她都会耐心解答,而现在妈妈上网课后,她就一直在电脑边忙来忙去,“只要我问她问题,她都会说‘嘘!小点声’,讲题也变得粗枝大叶,两三分钟就讲完了……”

  原来,上网课让萍姐变得十分焦虑,而看到妈妈为上网课而辛苦、抓狂,豆豆也在暗自支持着她。原本两兄弟能把家里闹得“天翻地覆”,但现在他们收敛了,直播时不能有声音,他就尽量不说话,和弟弟交流也变成了用“手语”。

  看到妈妈凌晨都在等着批改学生的作业,他也十分心疼,要求妈妈“以后不要等了。”萍姐也发现这个从小调皮捣蛋的儿子变了,“变得听话、贴心了。”

  虽然豆豆在作文中抱怨妈妈“让他头晕目眩”,但其实他很享受这段时光,因为这样长时间跟妈妈在一起的机会以前是没有的,“要是有,也必然是我生病了,因为我只有生了病,妈妈才会带着我东奔西跑。”

  而回想起疫情以前,大家都很匆忙,“忙着送他上下学、去上补习班。”萍姐也觉得是“慢”让他们沉淀了下来,也让她慢慢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和了解儿子,也让母子间有了更深的了解。

  现在,他们每天吃完午饭都会在小区楼下转上几圈儿,一起锻炼,一起谈心,“变得更像朋友了。”

  家庭3

  心理压力大

  14岁女生半夜痛哭求助心理医生

  疫情之下,与家人爆发矛盾的孩子并不少。李垚卓是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援助热线的心理治疗师,自疫情以来,医院开通了心理援助热线“96008”,帮助大家消除恐慌、压力和焦虑。

  她告诉记者,她所接到的电话中,有十分之三都是关于亲子关系问题。而其中,孩子打来的求助电话更多,占到了60%,“基本都是处于青春期,14、15岁的孩子。”他们所反映的问题基本都是和家人沟通出现了问题,“包括自己的想法不被家人尊重,或是他们与家人对外界事物的看法有比较大的差异等等。”

  她记得3月初的一天晚上12点过,一个14岁的女孩打来电话哭诉,原因则是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因观念不同,她跟家人发生了无数次争吵。

  有时她上网课直播设备出问题,自己都很着急的时候,家人不仅没有给予比较正面的支持,反而把原因都归结到她一个人身上,“反复唠叨,为何其他同学都能弄好,就你弄不好?”她也尝试着去做家务来缓和一下矛盾,但总得不到家人的满意,她觉得,她在家里做任何事情都被家人不停地批评、否定。因为疫情,她也只能待在家,不能去学校,也不能向同学倾诉,因此这样的压抑感就更加强烈。

  孩子也能感觉到家人很爱她,但可能这种爱和关心很多都是家长的要求,或是家长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并没有询问过她的意见。

  在李垚卓看来,在疫情期间,孩子很多的人际交往、兴趣爱好都受到了一些限制,“孩子是比较活跃的,是想和外部世界有更多联系的,但因为疫情因素只能困在家里,所以这时孩子向外的力量就会转向家人,想和家人更深入地去交流。”“但在家人那里好像永远有一道墙,把他们阻隔开来。”而家人的理由可能是觉得孩子还小,想法很天真、不现实,所以会对孩子抛来的话题进行打压、敷衍,久而久之,就出现了亲子间交流不畅的问题。

  老师观点

  家长不愿跟孩子沟通

  孩子在学校里圈子也很窄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五年级一班的班主任许艳丽也发现了假期里学生与家长间关系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往往是因为孩子上网课,“家里没有老师,家长就承担了监督的职责,之前老师和学生间的矛盾,也变成了家长和孩子间的矛盾。”但她发现,并不是所有家长都把网课当成是一种负担,相反,很多家庭反倒把网课当成了家长和孩子间沟通的桥梁,“家长通过在假期中帮助学生一起去学习,让学生看到父母‘厉害’的一面,在更深入的相知相助后,孩子和家长间的关系也变得更亲密。”

  但同时,豆豆和一诺的班主任赵婉笛老师也发现,并不是所有孩子在假期里都朝好的方向发展,“每个家庭处理方式不同,结局也不一样。通过这个假期,你也许能真正分辨出积极向上的家庭和真正努力向上的孩子,这些家庭会打破你在校对孩子优劣的评定。”

  因为在家中上课,对每个孩子和家庭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特别是对父母,如果家长有足够的毅力和自省能力,以身作则,多探索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就会收获孩子的成长,反之则会出现“鸡飞狗跳”的场面。

  同时在沟通时也要讲究方法,这就要求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用放大镜去看孩子的缺点,而是要学着去鼓励孩子做得好的地方,“然后去巩固这些优点。”最后平等地沟通,“不要像一个监工一样去命令,他们是很反感的。”

  和孩子沟通的重要性,许艳丽老师也赞同,“你不沟通、不了解,怎么能进入孩子的内心?”而她也发现,那些不愿意跟孩子沟通的家长,其实孩子在学校里面的圈子也是很窄的。

  心理治疗师

  当孩子还愿意信任你时应尽量去珍惜

  心理治疗师李垚卓发现,家长的心理援助诉求更多是担心孩子的学习,“觉得孩子作息不规律、孩子不听话、孩子把门关起来了、又和孩子吵架了等等,但他们都忽略了沟通的重要性。”

  在她看来,趁孩子现在还愿意和家长沟通,还愿意信任你,愿意把他内心的一部分向你敞开时,家长就要把握好这个调节亲子关系的契机。这个时候家长就应尽量慢一点,“即使你在外界背负了很大的压力,回到家时也应该去倾听孩子说了什么。”

  同时家长也要放下“觉得孩子还小”的偏见,用心平等地去交流。这至少对孩子来说,是觉得被尊重的,也让他们觉得“你愿意看到我,而我也能够被你看到。”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对此也表示,这一次因疫情而带来的全面停课,给了家长一个“冷静期”,理性反思如何利用假期陪伴孩子成长,尽到家庭教育的职责,让大家回归家庭。

  他认为,“最好的家庭教育是陪伴,是父母花时间和孩子一起生活。”围绕疫情期间学生上网课出现的亲子矛盾问题,根本问题不在于网课,学生和家长的冲突,暴露的是家庭教育的长期缺失,以及对孩子自主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所以,如何在假期上好这一堂亲子教育课,这才是家长最应思考的问题。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胡挺 章玲 摄影记者 王欢

育儿热点排行榜

育儿直播间

高清图排行榜

全程育儿指导

教育排行榜

健康排行榜

试用

自媒体排行榜

育儿视频推荐

育儿课堂

百家百问百答

教育新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