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行为不可取 育儿误区要回避

这些行为不可取 育儿误区要回避
2020年09月22日 06:45 新浪育儿

  不可否认,确实有一些老人存在倚老卖老、顽固地坚守旧的育儿观念以及错误的价值观的现象,对于年轻人的教育方式常常以“你们就是我这样养大的,不也很好嘛”来应对。下面是征询到的各地隔代人育儿的一些陋习,希望我们认真学习。

  喂米油或米汤

  不少地方有给新生儿或者小婴儿喂米油或米汤的习俗,这种习俗可取吗?

  张思莱回答:有的地方是在孩子2个月大的时候,也有的地方是在新生儿出生不久就给孩子喂米油或米汤,认为“米油赛人参”,说喝米油长肉。米油是用米熬稀饭时浮在上面的一层粥油。熬制的米油主要含有糊精和少量单糖。虽然消化吸收得很快,但是没有任何其他的营养成分。更何况大米还可能富集重金属等污染物,尤其是砷也会同样进入米汤。虽然我国对大米中的砷含量做了规定,按照国标《GB2762—2017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每公斤大米中可以含有200μg以下的砷,但我们不能保证买到的所有大米都合格。

  因此,给4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喂米油、米汤这个习俗是绝对要不得的,可以添加辅食的婴儿我们也不建议喂米油、米汤。

  不管是米油还是米汤,主要成分是淀粉,而消化淀粉是需要淀粉酶的。淀粉酶主要由唾液腺、胰腺等分泌。婴儿在4个月前消化功能发育不全,唾液腺的发育尚不成熟,不仅口腔唾液分泌量少,唾液中的淀粉酶活力也低;而且小肠内的胰淀粉酶的含量也明显不足。4个月大时唾液才开始逐渐增加,5~6个月时分泌量增多。唾液具有消化和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同时唾液中淀粉酶分泌增加,才能对食物进行初步的消化。

  如果要想给宝宝喂食米汤,最好在婴儿6个月后,最早也要在4个月后。如果在4个月前添加米汤、米粉等淀粉类辅食,常常会导致宝宝消化不良,同时也会影响母乳或者配方奶的摄入。

  有的老人认为米汤营养价值高,因此会用米汤来冲奶粉,认为这样可以给宝宝更好的营养。但是这种做法不仅不能给宝宝增加营养,还会给宝宝带来不良影响。这是因为米汤中的主要成分——淀粉,其中含有脂肪氧化酶,它会破坏奶粉中的维生素A,而奶粉是婴儿摄入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长期用米汤冲奶粉喂宝宝会引起维生素A的缺乏,从而导致婴幼儿发生夜盲症和皮肤粗糙、抵抗力低下等。另外,米汤冲奶粉还可能造成婴儿缺钙。因为米汤中的鞣酸会与奶粉中的钙结合,从大便中排出,造成钙不被吸收,而奶中的钙是婴儿摄入钙的最主要来源。长期用米汤冲奶粉喂宝宝会导致缺钙,甚至会发生佝偻病(多汗、夜惊、鸡胸、漏斗胸、O型腿等)。

  咀嚼食物喂孩子

  在喂宝宝食物之前先把勺子放到自己嘴里尝尝或试温度,抑或将食物咀嚼后喂孩子、与宝宝共使一个餐具……这些做法可取吗?

  张思莱回答:宝宝发生龋齿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是,细菌是发生龋齿重要的因素之一。发生龋齿的主要致病菌是变形链球菌,而咀嚼喂食孩子正是这种细菌传播的一个途径。新生儿的口腔里原本是没有变形链球菌的,如果父母和看护人有一些不良的卫生习惯,如在喂宝宝食物之前先把勺子放到自己嘴里尝尝或试温度、将食物咀嚼后喂孩子,或与宝宝共使一个餐具等,而恰好这些成人又是导致龋齿的变形链球菌携带者,经过嚼食喂饭、或尝试,或共用餐具,就会通过口水将自己口腔中的变形链球菌传播到孩子的口腔中去。变形链球菌在孩子口腔定植、繁殖得越早,孩子将来患龋齿的程度就越严重。

  我国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是很高的,约为55%。虽然有的人感染后并没有发病,但依然是幽门螺杆菌的带菌者。其原因与我国家庭成员之间共用餐具,没有分餐的生活习惯相关。尤其是抚养者尝试食物、咀嚼食物后喂养小儿或与小儿共用餐具等不良习惯,更易传播。

  幽门螺杆菌主要是通过感染者唾液在口与口之间传播,也会造成婴幼儿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主要是生长在胃黏液下层黏膜表面的微需氧的革兰阴性菌,同时也生长在人的口腔唾液和牙菌斑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易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专家还发现幽门螺杆菌与儿童缺铁性贫血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密切相关。幽门螺杆菌也被列入第一类致癌因子。

  在人的一生中,儿童时期较成人期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所以,这个陋习必须改正。

  孩子不吃盐没力气

  一些老人总说“孩子不吃盐没力气”,这种说法科学吗?

  张思莱回答:成人尝试过宝宝没有添加盐的辅食后感觉没有味道,就认为不会引起宝宝的食欲,更重要的是,他们认为“不吃盐,宝宝会没有力气”。因此在宝宝的辅食中往往添加盐,孩子吃了添加盐的辅食可能会一时食欲增加,但是随着辅食添加盐量的增加,孩子会越来越喜欢口味更重的咸味食品。过食含盐多的食品会造成体内钠储存过多,尤其婴幼儿肝、肾等器官发育还不成熟,过量摄入钠会引发一些严重疾病,如心源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肿瘤等。孩子长期食用含盐量较高的食品就埋下了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某些肿瘤的风险,所以中华医学会高血压分会提出预防高血压从婴幼儿开始的建议。

  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人类主要是需要其中的钠离子。钠离子是维持人体正常血压和肌肉神经应激性所必需的一种矿物质。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年)》,正常人血浆钠的浓度为140mmol/L。人体是一个体液恒定、细胞内外液稳定的整体。而钠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一旦体内钠的含量过高,其渗透压也会增高,就会吸收大量的水分,使整个细胞外液容量增多,造成心脏负担过重、机体水肿、血压升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以及中国营养学会颁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6个月内的宝宝需要的钠为170mg/d。母乳含钠量230mg/L,

  按每日哺乳量为750mL,从乳汁中获得的钠为172.5mg/d,足以满足孩子对钠的需求。我国对第一阶段的配方奶粉中钠的含量有具体要求,按照我国现行国标规定:在0~6个月婴儿配方奶中钠的含量为5~14mg/100kJ。7~12个月的孩子每天需要的钠为350mg,除了奶里含有的钠(按照我国现行国标规定: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奶粉中钠的含量应低于20mg/100kJ)以及辅食中含有的钠,例如1个鸡蛋含钠71mg,100g新鲜瘦猪肉含钠65mg,100g新鲜海虾含钠119mg,加上母乳或者配方奶中的钠(配方奶中钠含量略高于母乳),足以满足较大婴儿对钠的需要。

  所以,7~12个月孩子的辅食中不要加盐。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还建议:1~2岁<1g/d,2~3岁<2g/d,4~5岁<3g/d。更何况1岁以后还要警惕孩子吃的零食中的隐性盐的摄入。

  多穿衣捂孩子

  有一种冷叫“奶奶觉得孩子冷”。只要一摸孩子手脚发凉,马上说孩子太冷,给添衣加被。尤其是孩子生病发热,更要捂着孩子发汗。这种做法对吗?

  张思莱回答:这是一些隔代人在照顾孩子过程中容易犯的错误。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婴幼儿手脚发凉,一些家长就认为孩子可能穿得少,手脚发凉是受冷所致,因此就会给孩子增加衣服。殊不知,这样做反而容易造成孩子感冒。

  为什么呢?婴幼儿,尤其是1岁以下的婴儿,四肢含有的血量少于内脏,通往四肢末端的血管对温度更为敏感,遇到冷空气会收缩,造成四肢供血不足,这是孩子手脚发凉的原因之一。另外,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尤其是自主神经发育不成熟,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管收缩和舒张,这是孩子会出现手脚发凉的另一个原因。随着孩子逐渐发育,这种现象就会消失。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办法来观察孩子是否冷:哺乳期的婴儿在吃奶时,妈妈可以通过乳头来感受孩子口腔的温度,判断孩子是否冷;摸摸孩子的后背和腋下的温度,如果后背和腋下温暖,就说明孩子不冷,不需要给孩子额外加衣服。

  孩子发热时更不能捂汗,这是因为人体发热需要经过3个阶段:

  ●体温上升期。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表现出畏寒、皮肤苍白,严重者打寒战并出现鸡皮疙瘩。

  ●高温持续期。体温升高到新水平时便不再继续上升,并在这个高水平上波动;产热与散热达到新的平衡;表现出酷热、皮肤发红、口干舌燥。

  ●体温下降期。高温持续期后,体温中枢发出降温指令,散热明显增加;产热减少,体温回到正常;表现出体温下降、皮肤潮红、出汗,严重者脱水。

  当发现发热时,孩子往往已经处于高温持续期。此时皮肤的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呼吸加快,促使身体散热,并开始大量出汗。这样就能使散热增加,产热减少,促使体温下降。由于婴幼儿体温中枢调节温度的能力有限,越小的孩子调节能力越差;再被厚厚的被子包裹,孩子的体温不但不能降下来,反而因为不能散热,造成体温升高。同时,小婴儿大量出汗,还会导致孩子严重脱水,造成大量电解质丢失,引起电解质紊乱。而大量的脱水也会造成血液浓缩、有效血容量减少,严重地影响散热,导致肾功能受损。越小的孩子皮下脂肪越薄,不能抵御高热。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对于高热的耐受能力很差,可以引起孩子的昏睡、谵语、惊厥、昏迷,尤其是小婴儿,更容易发生热性惊厥。

  所以,孩子发热必须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千万不能在孩子发热的时候捂汗。

  来源:选自《隔代育儿不是那么简单:我的隔代育儿生活》,由中国妇女出版社授权发布

育儿热点排行榜

育儿直播间

高清图排行榜

全程育儿指导

教育排行榜

健康排行榜

试用

自媒体排行榜

育儿视频推荐

育儿课堂

百家百问百答

教育新主张